2007 (103)
2008 (93)
2009 (61)
上次说到“终于,老师的告状电话来了”,而且也收到了校长的信,建议我们和老大谈谈这个问题,并且说如果没有改变的话,就要怎样怎样。开家长会的时候,和老师详细了解了情况(其实都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并表示我们在家里要好好配合,让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
转眼过去了几个月,自我感觉孩子还是挺努力的,而且确实也有所进步。但这毕竟只是在家里啊,学校里表现怎样咱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呢?到学校去一趟。Kinderganten的lunch room每天都需要几位家长维持秩序,我以前去过几次,但因为中午要接老二,时间不是很合适,所以很久没有去了。跟老公商量了一下,那天他在家,我去学校帮忙。醉翁之意不在酒,看见了Ms.K,我马上走了过去,想和她聊一聊,看看孩子有什么改变。刚寒暄了几句,她就说她有点事情,要到另外一个房间去一下,结果可想而知。
回到家,想起了老师上次说,随时可以给她发email。email发出去了,石沉大海。问了一下当老师的朋友,她说,学期马上就结束了,而且那老师明年也不教我老大了,多一事少一事,她才懒的理呢。在美国,要见老师,校长,难着呢。
我没在美国上过学,以前对美国老师的印象都挺好的,有爱心,有责任,慢慢地发现,其实美国老师缺乏的正是责任心,绝大多数都抱着多一事不入少一事的态度。
我在澳洲上中学,大学,感觉老师就是打一份轻松的工,一到点,老师走得比学生还快,说要赶火车,有问题,下次再说,幸好读书时也没什么问题,学的东西比国内的简单多了。现在我小孩上学,我觉得家长在学校的involvement比小孩还多,义工义卖,出钱出力,活动一个接一个,孩子小,哪记得那么多,还不是要家长搞。我有时想想,好像自己还没离开学校多久,怎么又回来学校了。
不能否认这边也有好老师,很负责任的那种,但比例有多大就不知道了,相反觉得国内老师虽然对你不那么nice,但毕竟考核指标放在那儿,他们不想管也得管,这边没有什么压力,自然是愿意做个nice的老师了.
还有就是对nice这个词,真的要好好体味,是不是对孩子nice的老师就一定是好老师?或者就一定对孩子有好处?合适的尺寸在哪里?个人认为,温和而严格是比较好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