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35)
2010 (139)
2011 (156)
2012 (113)
2013 (98)
2025 (4)
饶毅在其博克中发表了以下对年轻人的“忠告”,看了真让人失望。因为SCI由它的弊病,他就敢杀所有说SCI好的人。也不知这位老兄这么多年怎么熏陶的美国民主。大概评价一项研究的唯一标准就是他饶毅和王晓东的认可。
提醒年轻人:何时SCI害你?(补充版) 饶毅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9758
SCI在中国科学和教育界长成了一个畸胎瘤。
其原因,也许不外乎中国行政主导不懂得选择专家、不愿意依赖有水平的专家来了解和支持科学研究。一层层推广开来,有时,是不懂的外行希望越过内行简单地行事;有时,是水平低的希望评价水平高的。SCI对中国急功近利的风气推波助澜。
比较可笑(也有点可悲)的是,近年培养的有些学生,受了SCI的害。
每年SCI出来的时候,在中国转抄最多。这是浪费时间。没有哪个体面的科学、教育机构应该关心各个杂志引用率每年的消长,如果哪个学生在这样的机构,为了自己的前途,应该想方设法逃跑。
最近几年,有些申请教职的华人,在自己履历上注明每篇论文所发表的杂志的SCI分数,有些还标明自己论文的引用数。
这样写履历的人,如果寄到我熟悉的机构(如王晓东所在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我所在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来,只会徒增笑料,降低被面试和录用的可能性。
我们一般都知道杂志的竞争力大概情况,绝不会因为某个杂志SCI年度分数摇摆而认为某个杂志如何了。对于不同领域,我们也大体知道如何比较。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希望知道研究是否好,我们自己要了解;不懂的,我们要问懂的人。要知道研究内容,与同领域和相关领域比较。
真要了解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决定招聘、支持、或者奖励一个人,不仅不能依赖SCI,也不能依赖引用次数。
只有偷懒、或者不懂装懂的人,才用SCI来评价人。发Nature、Science而拿不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职,已经不是新闻。听说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也拒绝过发表不只一篇这种文章的申请者。
这样写履历而且寄给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人,没想过王晓东和我不会接受SCI,是不动脑筋。我们都多年参加美国一流机构的教授招聘,从来没有见过体面的科学家列出SCI。我们在中国建设一流机构,自然不会庸俗化。
对于中国有些机构来说,如果谁乱用SCI,也会受损害。而且,我相信,这样的机构,会逐渐多起来。
补充:
本文只集中提醒年轻人:在申请工作时,碰到重真才实学、而且有学术评判能力的机构,如果列出SCI分数及论文引用数等,会不利于申请人。
这个提醒,对年轻人申请美国大多数中等以上的机构适用,在中国有些单位适用。
这些机构是依赖对于学术内容的了解和评价,而不会盲目依赖间接数字。认为数字客观的不过是不懂、或者偷懒。招聘人,是懂学术在一起讨论,没有人敢用间接数字来比较,必须以学术内容来评价。
之所以要写一篇短的博文,是有些人走火入魔,迷上了SCI。
至于其他衍生的推论,本文没有仔细讨论。读者如何看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没有说过不要发论文,没有提倡论文引用越少越好。也没有说用SCI和论文引用数评判在所有时候、所有情况下都不好。比如,当大家都不懂科学内容的时候、也找不到有公心客观提高评判意见的专家的时候,用比任人唯亲的标准要好,比…,比…,都要好
说SCI和论文引用数不能替代对科学内容的直接了解和评价,不是说不要发论文,也不是说论文发到Nature去就是不好。
所以,提出其他意见很正常,批评也很好,不过应避免张冠李戴、将其他观点归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