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京城(一)
(2005-07-31 03:23:04)
下一个
听天气预报讲北京将有三天高温天气,本该待在家里享受冷气,不幸的是在高温的第一天就接到了越洋长途,希望能带一个初次来华的28岁小鬼子游京城。这种天气当“三陪”,是会把人变成烤白薯的!大呼不干,电话里一边是苦苦哀求,一边是坚决回绝,在经过N次回合之后,终因敌人太狡猾,善良的我还是心太软而落入圈套。挂机后才发现,只顾在电话里bargaining,根本忘记搞清这个小鬼到底是黑的、白的还是黄的了。甚至不清楚用什么和他交流。不过转念一想,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把他放了羊。
第二天一早,看天气闷热,决定到商场扫货,可以一边享受冷气,一边享受购物乐趣,顺便等一下小鬼的电话。待我在商场里上上下下疯狂试衣扫货三个小时后,才发现手机没电了。只好向朋友求救,才知道在北京的商场里,还有为这种紧急情况专门设置的手机充电站。这个东西看上去就象公共电话亭,里面有能配合很多品牌型号的手机插头,也有万能插头,还有放电和消毒的功能。也许是因为太久没回北京了,也可能是太久没逛商场了,这个新生事物还真让我觉得自己土了一把。不过,它救了我。
刚充好电没一会儿,电话就响了。我下意识地:“Hello, this is Jun speaking.” 对方居然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应对:“嗨!我是Paul!”一听他可以讲中文而且字正腔圆我更是开心,这种大热天,我可不想带着发木的脑子和疆硬的舌头跟他白活英文。不过,我错了,这是后来才慢慢知道的。他的所谓字正腔圆也仅限于他的开场白。
首先,我要到酒店去找他,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我把他教我的酒店名称告诉了司机,可是换了几辆车人家司机师傅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我只好再打电话和他确认:“你说是华为酒店,我想可能是华威酒店。”Paul坚定地说:“是华为,不是华威。”我让司机又转了几圈还是没有结果,再次问Paul:“你把地址给我吧。”Paul:“No.130 Xidan Street.”很快我们就找到了华威酒店。不过我还是想他可能有点南方口音,只是找不准四声。
初次见Paul,T恤、短裤、旅行包,典型的北美仔子,不过他的发型使他显得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差点儿没敢认他。接上头后,我们决定去吃午餐。Paul点名要吃北京的涮羊肉!39度的高温,大中午,吃涮羊肉?我建议中午吃烤鸭,晚上凉快点再吃涮肉。
在我的印象中,全聚德的烤鸭一向有“老鸭子不如新鸭子,新鸭子不如病鸭子(病鸭子不如臭脚丫子)。”之说(就是前门老店的不如和平门新店的,和平门的又不如王府井协和医院旁边的),可是在我咨询了朋友之后,他却说你那已经是十年前的老皇历了,如果对方不是纯种白人,你还是带他去吃鸭王吧,那儿的鸭子可比老字号的牌子好吃!结果我真的采纳这个损友的建议,说句实话,没吃出什么特别,烤鸭没有特别,其他菜更是难吃,只觉鸭架汤是店中极品。
点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Paul根本就不认识中文,他拿着菜单,看着上面印着的彩图,口水倒流。我还真开始佩服起这些图文并茂的菜单来,用这种东西蒙人真是一蒙一个准儿呀!尤其对那些不明中餐的鬼子。Paul冲着服务员比比划划点好了菜,便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英文书,我翻了翻,就是中国指南之类的东西。告诉你如何住店、旅游、购物……他拿着书找出他感兴趣的景点与我商量。我看着Paul,心里想:这个家伙说着一口蹩脚的中文、大字不识一个、当然更谈不上写了,听力估计也有问题,只是不想表现出来而已,这不就是解放前的中国农民吗?地地道道的文盲!我下意识地问了一句:“Paul,你能听懂我的话吗?”“噢,当然,你一直把我当成五岁的孩子,我怎么会听不懂呢?!”但是,我相信也就是fifty-fifty吧,可能略多一些,不过有限。他拿出北京地图,指着一行拼音说:“瞧,多奇怪,这个地方叫鸡蛋!”我愣了一下,仔细看了看地图,上面写着Xidan,我瞪了他一眼:“笨蛋,那是西单,就是你住的地方。”他小心地问我:“你骂我了?”“我有吗?”“我听不懂,可是我知道,你一定骂我来着。”这么看来语言有时候不必全懂,听语气也能猜出好赖话来。
等菜上齐后,我们边吃边聊,这家伙也越来越露出本来面目。只要有难以表达的词或者想急于表达一个意思,他就开始整段整段地蹦英文。他的中文我听着费劲,英文听起来还要略爽一些。对于中文来说,把他比喻成文盲都高抬他了,他真的是连文盲都不如。文盲最起码可以听得懂,说得明白呀。我暗暗地替他遗憾,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都是他不能涉猎的,那些优美的文字是他不能体会的,庄子墨子的思想精髓更是他不能参透的,至于紫微斗数、五行命理、易经八卦、五格剖象、阴阳理数恐怕他一辈子都不会听说… … 在为他遗憾的的同时,突然又想到了自己,也许二十年后,我的儿子和女儿也会象他一样,或者更糟,也许到时候他们能有这样的水平我还会暗自庆幸?想到这里,我对Paul开始变得宽容和迁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