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老狼

也曾酒醉鞭名马,从未情薄弃美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也跟着景阳兄说说李贺:诗鬼李贺留给后人的绝对儿

(2010-03-28 01:29:32) 下一个


(此篇乃旧文新晒。读景阳兄赏析《李凭箜篌引》妙文,忍不住续貂。诸位见笑了。)


为什么文人称李贺为诗鬼呢?

一是因为他才27岁(790~816)就死了,死得早。

二是他体格相貌有点儿怪异:身材细瘦,通眉(双眉之间是连着的),长指爪(手指过长)。这十只长手指很有名,当年他曾把自己的诗集“献”给诗人韩愈看,那时他还年幼。韩愈看了诗叫好,还喜爱地握着他的手说:真是长指郎啊,怪不得能写诗。诗人李商隐曾给李贺作过传,也说他是“长指爪”。

三是他诗歌的格调介于仙鬼之间,以鬼气为多。诗人杜牧在为他的诗集作序时说:“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您看,“鲸和鳌,牛鬼蛇神”等都不能满足他在诗歌里的想象了。《聊斋》的作者蒲松龄自然也很喜欢他的诗歌,他在为自己的《聊斋》写的序里这样说:“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这几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字面儿的,说屈原感于天仙地灵而作《离骚》,李贺呢,则尽以牛鬼蛇神入诗。第二层意思则颇有自负的意味:屈原以仙灵作《离骚》,李贺借牛鬼入诗歌,我蒲松龄呢,揽狐怪编《聊斋》,直把自己的历史地位跟屈原和李贺放到一起了。事实证明,他在中国文学方面的影响低于屈原,略高于李贺,也难怪他自负了。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龄称李贺为“长爪郎”,而不是“长指郎”,指爪人鬼之分,寓意明确,这点儿,最考验读者的眼力。

把“诗鬼”说明了,现在赶紧说说李贺的绝对儿,否则就离题太远了。这句绝对儿是:“天若有情天易老”。从古至今的文人们都说,这句诗是千古绝对儿。而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确实没几个才子能对出贴切的下联。

要深刻体会这句“天若有情天易老”之绝,最好还是先看看李贺的整首诗是如何写的:

金铜仙人辞汉歌 并序

(作者 李贺)

序: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诗歌的背景:

史传汉孝武帝刘彻想长生不老,听了道人的话,就在宫中立了一个铜制的仙人,手执一个铜盘,叫承露盘,来接天上的露水,说用来和药后饮下可以不死,这自然是谎话。

汉孝武帝死了几百年之后,另一个怕死的皇帝魏明帝,就是曹操的孙子 - 曹睿,又想起了这个承露盘,就派人要把铜人从长安搬到魏国当时的国都邺城(现在的河北临漳县)。《三国演义》第105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 ,正是对这段历史的生动描述。(万幸的是,在半路上承露盘被碰坏了,否则,在后面的朝代里,铜人不知道还得搬迁多少次啊。:D)

李贺的这篇诗歌就是借魏人迁移汉宫铜人的事,来抒发对兴亡盛衰的感慨。

他在开篇就写道: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茂陵”是哪儿呢?就是汉孝武帝刘彻的墓。果然,落笔鬼气就来了:茂陵里刘彻的鬼魂儿,乘着秋风,来到了汉宫(目睹铜人拆除后的废墟),夜间还听得见他的马叫,天亮了就寂静无声了。

李贺不像某些酸腐文人,尊称刘彻为汉武帝,而直呼他为“刘郎”,传毛泽东喜欢李贺的诗歌,估计他这种豪放的性格可能是原因之一。

接下来说的是汉宫里面的景象: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土花碧” 是李贺的典型笔触,来渲染 “满地的青苔。” 以衬托废弃的汉宫的荒凉。

再接下来的四句则是模拟铜人的感受: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听,铜人是这样说的:魏人指挥着车队出城,开始千里之行,过东门时,风吹酸了眼睛。除了汉代的明月跟着我出了宫门之外,什么也没有了。想起您(指汉孝武帝刘彻)我的眼泪就成了铅水流了出来。“铅水”和“铜人”相切,这个比喻类似于科幻影片里外星人以汽车蓄电瓶里的溶液为饮料一样。还记得某个恐怖片儿里的镜头,圣像眼里溶出很浓的泪水,慢慢地,挂满脸颊。当时,感觉导演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这样的想象,一千多年前的李贺早就有了。

底下就要说到咱们要说的绝对儿了,它也恰好是这首诗歌的“诗眼”: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说:在咸阳古道上送走铜人的只有衰萎的兰草,天要是有情感的话,看到这种凄凉,也会因忧伤而衰老的。“衰兰”和秋景相切,同时也和“不老”的“天”成对比,暗喻:人事有代谢,草木有盛衰,苍天却不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所以恰为诗眼,一是句子清新出奇,寓意深远;另外,它还是这首诗歌的灵魂,即主题。同时它也满足了“诗眼”的最后一个要求:处于诗歌最主要的转折点,就像相声艺术中,那个抖最后一个包袱的关键地方。

最后两句是: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两句似诗歌结尾处的荡荡余波,再加一笔则多,无此一笔则少。诗句描述了那个铜人独举着承露盘随魏国人离去,一路荒凉,离城越来越远了,渐渐地,城边的水声也听不见了。

咦,怎么又出来个“渭城”?,其实,就是秦都咸阳,到了汉代被改为“渭城县”。诗人王维写的那首送别的诗还记得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送别的地点正是这个相同的渭城,若与李贺此篇诗歌对照而读,更会增一份怀古之情。

您要是真跟着俺一起看到这几行字了,只能有一个原因:您喝多了,跟俺一样。俺人好话多,没几个人有耐心听完。呵呵,既然已经到这儿了,就请看看下面的绝对儿吧。在网上找了一下,发现颇有些人敢于一试,罗列如下:

李贺的上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网上竟见到这么多不同的下联,分个类:

1、以地来对的

地如无草地不荒
地如无人地也荒
地如无憾地常平。

2、对海,水或云的

海至无泪海也枯
水如无意水不东
水如无恨水常东
水若无恨水长碧
水似无心水自流.
云若无恨云长静

3、对花蝶烛梦的

花若无恨花长红
花如无意花常艳
蝶若无恨蝶长双
烛如无泪烛长明
梦若无恨梦长圆

4、对人情的

人若无恨人长善
人若无恨人长安
君如无恨君不伤
品亦无求品自高
爱若无涯爱成痴。

毋庸细看,这些对出来的下联都与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无论在意境,气势,寓意,文笔和用词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句诗之所以成为绝对儿大约有这么几个难点:

一:下联必须出现的字是“地”和“无”,其中 “地”须和“天”对,“无”和“有”对。

二:“天”字重复两次,“地”字也须相应地重复。

三:能够和“若、情、亦、老”这四个字相对的字也很少。如“若”只能对“如、似”,“情” 对“恨、憎”,“亦”对“也”,还有“老”对“少、新、幼”等。

四:也是最难之处,“天若有情天亦老” 是以天拟人阐述出来的一句哲理,那么对句呢,就不能胡乱搪塞。

先让在下按照上面的规则和平仄声调相对的格式,来“死”对一下,得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
地如无恨地也新

马上看出毛病来了。“地也新” 寓意不足,说成“地常新”才好一些,此其一;还有,“新” 的恰对是“旧”,不是“老”,改为“幼”或“少”,平仄声调又不符了,此其二。另外,“天亦老”中,“老”字应该解释为自动词,即“变老”或“老去”(当然按形容词解释也勉强可以,但相对地别扭。),而“新”字则常常用做形容词。但前面这些还只是枝节,最大的毛病则在于:“地如无恨地也新” 一点儿也没有上句的“神气”或“鬼气”。

现在,若依照上面的规则,再来看前面所列网人们对出的下联,感觉如何呢?感觉是:无一达到要求。

不过,凡事都是不幸中有万幸,万幸的是,对联的对仗规则其实可以相对地宽松一些,若能达到下面的要求也基本上可以了:

1、上下联儿平仄相对,这个不得含糊。
2、上下联儿用词,门类相同即可,即只要事物属于一个大类就可以了。如:“天”,就可以对“风雨日月星辰” 这么多字。

北宋有位诗人,叫石曼卿,曾给李贺这句诗对了一句下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
月如无恨月常圆 (石曼卿)

若按上面所说的宽松规则,这句“月如无恨月常圆”实在堪称妙对。事实上,迄今尚无一人能对得比他更好。唉,绝对儿就是绝对儿啊,若能对得上来就不是绝对儿了。不信的话,诸位也大可一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