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旧情绵绵】之张雨生(zt)

(2006-01-30 12:06:13) 下一个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对于未来手足无措得不知如何才能看得到,每走一步才会懂一点醒一些。听张雨生的歌,也是在他去世之后,但总算感触来得不晚,在他的歌中没有对爱情的无休止的咏唱,没有对失恋的无止尽的叹息,里面蕴涵的更多的是人生的哲理,是年轻的拼搏,是未来的追求,是生活的向往……领悟到没有什么东西是望尘莫及的,只要像张雨生那样斋志以赴。
 
其实从那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始,就牢记下张雨生这个名字了。那个时候是中学一年级,对“未来”懵懵懂懂,“理想”也真的是想想而已,一次到老师的办公室取作业,一进门就被从收音机里传出的好听的旋律吸引住了,也竟然坐了下来仔细的听着: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那个声音清朗得就像早晨八点的一缕阳光,从干净得没有一抹云的天空一直泻到安静的湖面,然后映射出一点白晃晃光亮,刺眼而印象深刻。突然间听到老师慈祥的声音:“你的未来是不是梦呢?”我微笑着点头,自问:“我的未来是不是梦呢?如果不是,应该是怎样的呢?如果是,那又会是怎样的梦呢?” 真是无从知晓,或许像张雨生唱的那样就好: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的未来不是梦》是收录在1988年5月发行的合辑《六个朋友》里,这首歌红火得超乎寻常,不仅唱遍街头巷尾,而且也成了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或者座右铭,记得有一次考试的作文题目就叫《我的未来不是梦》,当然,这促使张雨生火箭式窜红。而张雨生的命运是如此富有戏剧性,在此两个月之前,也就是1988年3月,他还是一个济济无名骑着自行车去报名歌唱比赛的毛头小子,两天之后张雨生站在舞台上领取了“Metal Kids第一届热门音乐大会”的“最佳主唱”奖,而进入音乐圈不是因为这个奖项,则是他独一无二高亢的嗓音,在芸芸之中具有极强的辨认度。
 
张雨生的第一张专辑是1988年11月加盟飞碟唱片发行的《天天想你》,清朗高亢的声音、清纯乖巧的外型、细腻纯真的情感在专辑中契合的非常统一,“学生情人”的称号也随着“隐隐约约闪动的双眼/藏着你的羞怯/加深我的思念/两颗心的交界/你一定会看见/只要你愿意走向前”的歌声广泛传遍开来。现在再来听这张专辑,油然忆起学生时代,在操场做操的时候偷看临班的她的情怀,青涩与悸动都是纯真的。接着,1989年张雨生开始去服役,同年7月发行了临别专辑《想念我》,专辑扉页上写着:我只是想要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唱歌,同时对所有听歌的人负责。在这段时间里我要感谢一些朋友自始至终的鼓励,让我可以尽情扮好自己的角色,不断进修,创作更多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歌曲,虽然生命中有许多朋友的面容,会随著光阴而无法辨识,而我却要用歌声留住你的记忆,就让未来等一等吧!如果想念我,请到我的歌里来找我。这张专辑的风格延续了《天天想你》,专辑中还收录了张雨生创作的《没有烟抽的日子》和《他们》,两首歌的思想性与许多偶像歌曲有着深刻不同,从这张专辑起,张雨生开始向创作人转变。
 
经过两年服役的沉淀,张雨生完成了制作人的第一步,在1992年2月发行了《张雨生创作专辑》。专辑中,张雨生的带有英式摇滚风格的音乐和人文的歌词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透出不俗的品味。张雨生在悠游之间,因为社会现实的映象而有了《带我去月球》这个遁逃而诙谐的念头,在那里,人与人相互友爱,没有战争,没有纷扰,没有悲伤,没有痛苦……这应该就是雨生的世界:走/带我走/走出空气污染的地球/走/带我走/走出纷争喧扰的生活/因为漫天黑烟/腐蚀掉我的梦/因为征战杀伐/我就快要没有朋友/不求轩/不求冕/不为这红尘所囚……觉得张雨生总是超前于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常常感慨伟哲圣贤的金玉良言竟不得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奉行,几千年来流失的智慧数以万计;然而,迈向二十一世纪人生的问题却越来越超于尖锐的个人化。
 
1992年12月发行的《大海》和1993年6月发行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是张雨生颇为流传的两张专辑,在这两张专辑里,他高亢的声音也多了一分圆润。“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激起/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蓦然回首你在那里……”和“沧海多么辽阔/再也不能回首/只要你心里永远留我……”,在张雨生看来,世界再大也比不过大海,岁月的蹉跎让这片海更顽强,带着一点忧郁,带着一点失望继续着向前奔流;而多变又是它的本质,时而平静如镜,时而翻腾如沸水,时而咆哮如狮吼,时而温柔如女人。每每听到《大海》脑里就浮现着同一个画面,暗暗喜欢着的她从宿舍了踱出来,猛然间听到学校的播音站正在播放这首歌,没想到她竟然很惊喜的大叫一声,然后停下来听着,再然后一个男生走过来拥她在怀里,而我在远处的教室里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享受着把一个人从心上活生生割下的疼痛,以后放不下而去偷望的心情真就像张雨生唱的:“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1994年1月发行的精选辑《自由歌》纪录张雨生成长的痕迹,还夹着一点点的嬉笑怒骂。同年8月发行的《卡拉ok、台北、我》是张雨生独立制作的完全自己的专辑,这张在台湾几乎被定为另类的唱片,所具备的超前性,即使现在听来仍然让人感触颇多。张雨生在这张专辑展露出不落俗套的创作天赋,溶入了他多年的音乐经验,每首歌都是一个奇妙的遐想。同时歌曲也带有很强的反抗性和社会呼唤性,在编配方面较为华丽,张雨生坚持Live的演出形式和乐队式的排演方式,包括录音方面都亲历亲为,为台湾的流行音乐进行了一次长足的尝试,但不被多数人认可成为这张唱片的死敌。专辑收录的《后知后觉》在4年后被张惠妹唱红,才受到大家认同。张雨生评价这张专辑说:“就一体成形的概念而言,这些歌曲都是生活的抽样,真实的或者感觉到的、经验的或者梦想能的、独特的或者不停重复的。不在乎你认不认同、喜不喜欢每一首歌,只希望你在一个多小时内,会因为什么而想了一想!”
 
1995年,张雨生从歌手到创作人正式过渡到制作人,而他在飞碟的最后一张专辑《还是朋友》并没有参与太多的制作,但这也是一张相当精彩的专辑,其亮点就在于怀旧,张雨生高亢圆润的声音中在平添一分沧桑。6月,张雨生给伊能静制作了半张《下大雨了,春花开了》,两个很难想象在一起的歌手,却出奇的顺利,他证明了他担任制作人的成功;9月,他又为好朋友陶晶莹制作《非比寻常》专辑,两人玩得很高兴,做得很认真,在陶子充满爆发力的Vical中听张雨生的力量。1996年,张雨生加盟丰华唱片,同年6月发行的套装专辑《红色热情》和《白色才情》,是唱片公司的完全放手,张雨生玩得比较痛快的专辑,他独立完成了全部词曲、编曲、制作和吉他演奏。专辑在配器上花了很大的心思,加入了许多民乐的成分,在旋律上更加优美,而且还以一首《最爱的人伤我最深》成功的把张惠妹带上位。接着,一直到1997年5月,张雨生的音乐才华获得全面的肯定,他先后制作了伊能静的《自己》,张惠妹的《姐妹》和《Bad Boy》,在张雨生的制作中有激情有流畅有孤单,他真正懂得如何掌握自己。
 
《口是心非》是张雨生最后的专辑,1997年10月发行。听到这张专辑是得知他去世之后,看着专辑封面上的玩偶,耳边响着:口是心非/你深情的承诺都随着西风飘渺远走/痴人梦话/我钟情的依托就像枯萎凋零的花朵/星火燎原/我热情的眼眸曾点亮最灿烂的天空/晴天霹雳/你绝情的放手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渊源的感触涌上心头:记得朋友告诉我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有趣的地方,有些我去过,有些没有;大半时间,我执意守在面海的一方小天地里,与这里的朝晖夕晕一同呼吸。常常,蓝得发亮的天空一早让我来不及揉开睡眼惺松,惊喜不已的一跃而起!一放眼望尽海天之际,层层白云作弄千奇百怪的造型,清风徐来,更伴着一片绿茸茸的草浪夹带四溢的原野纯香,那一刻,真叫人不爽快大喝一声不行。但是,也有冬夜远从地球另一端来紧紧贴在窗外狰狞咆哮的狂风,“使天地战栗如同发了疟疾”,那一刻,不着魔似的随之乱舞一阵亦不得也。于是我下放所有情感的起落,听着张雨生讴歌所有爱恋的绝美。属于荒谬的罪愆,任由子夜银白如洗的月色洁净;属于神秘的口诀,便在夕阳金芒散尽的瞬间领略;属于纠缠不清的、似懂非懂、欲语还休的、交叉质询、欲辩忘言的、泛激情的、泛道德的种种,就丢给天龙八部里的无名老僧吧。
 
张雨生虽然尚未大放异彩就离开人间,但就创作本身来讲,张雨生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品位和方向。张雨生坚持写自己的生活、意识,以自己的感动为中心,就是创作的真谛。正如张雨生所说的“不求轩/不求冕/不为这红尘所囚”,相信他不是放弃我们而去,只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热衷音乐的张雨生,抢先开路去了。
 
《六个朋友》1988年3月
《天天想你》(1988年11月 飞碟唱片)
《想念我》(1989年7月 飞碟唱片)
《张雨生创作专辑》(1992年2月 飞碟唱片)
《大海》(1992年12月 飞碟唱片)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1993年6月 飞碟唱片)
《自由歌》1994年1月
《卡拉ok、台北、我》(1994年8月 飞碟唱片)
《还是朋友》(1995年3月 飞碟唱片)
《红色热情》(1996年6月 丰华唱片)
《白色才情》(1996年6月 丰华唱片)
《口是心非》(1997年10月 丰华唱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