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
2008 (1)
2013 (86)
2014 (110)
2016 (55)
2017 (77)
2018 (80)
2019 (90)
2020 (50)
2021 (93)
2022 (71)
2023 (64)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也是北美最长的一条河流。她起源于明尼苏达州的埃塔斯卡湖(Lake Itasca),从北向南,一泻万里而入海。作为合众国的母亲河,她滋润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哺育了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此河在流淌过美国中央大平原后,经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注入墨西哥湾。
我最初是在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里开始认识这条大河的。第一次见到她则是在来美后不久。记得刚去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时候,就应邀和学校实验室里的美国朋友一起去河畔遊览,并参观了那座大名鼎鼎的Gateway不锈钢拱门博物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图1-2. 与实验室技术员Pamela在密西西比河畔及Gateway博物馆内合影。
密西西比河在流经伊利洛伊州和爱荷华州时,将这两个州分为东西两岸。河西的第十四号水坝旁边有一处白头鹰自然保护栖息地,喜欢鹰的人们常去那里拍摄。
水坝旁曾有一棵古老而孤独的大橡树。那是白头鹰们捕鱼时的俯冲跳台,同时也是它们翱翔蓝天后的休憩之处。数年前该树不幸枯死,被管理坝区的工兵弟兄们以安全为理由,挥斧将它砍倒。
图3. 俯冲捕鱼的白头鹰。眼神专注,高度集中。
图4. 盘旋于蓝天里的白头鹰近景。注意观察它在常规飞行时较平静的目光。那种目光似乎不同于它在发现猎物、发起攻击、或者是捕鱼得手以后的眼神。
此举严重地影响了白头鹰的日常进餐活动。后来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军方和当地政府经过协商,用从民众那里募捐所得的款项(也包括我们一群摄雕朋友所捐的钱)建了两副木架,供鹰们歇脚。但老少鹰们依然怀念老橡树,不怎么喜欢在那人味太重的木架上停留。最近该坝又因为整修而关闭了停车场,封锁了该保护区。此举让大家霎时间失去了这个摄雕的好去处,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图5. 志在必得。
图6. 出手瞬间。
图7. 午餐在手。
图8. 抢劫同类的食物是白头鹰的天性。
更让人困扰的是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从去年初至今,由这种病毒所引起的COVID-19肆虐全球。该死的瘟疫将大伙困在家中。很多人被迫长时间work from home。朋友间的聚会也大多只能虚拟。如今虽然大家已经逐渐开始接受抗病毒感染的疫苗注射,但一时半会儿恐怕还不能将这大流行彻底抑制。
新年休假。闲暇时换脑筋翻阅旧照片。发现有些从前被放弃的废片在新AI软件的帮助下,似乎还有被挽救的可能。于是从老矿里又挖出了几张前些年拍的旧片子,重新调整了一下。这也许可以算得上是用电脑虚拟摄雕吧,应了目前疫情流行期间的流行做法。自己不仅因此学了些修片的新招,也填补了今冬也许不能实地拍摄白头鹰的遗憾。一举两得。
图9. 如欲河里抓鱼,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图10. 得手后腾空而去。眼神里似乎少了些急迫和强烈的欲望感。
图11. 随时警惕,防止被劫。
图12-13. 满载而归。
从旧照片中我还发现了一幅有趣的画面。一只刚成年的白头鹰在盘旋于白云蓝天之时,面对强烈的阳光照射,放下了眼睑内的瞬膜以保护自己的眼睛。这就像人类戴上太阳镜一样,防风沙、抗紫外、抵御强烈的光线刺激。虽然自己从前也见过鸟类和两栖动物眼中的瞬膜,但在翱翔于蓝天里的雄鹰眼里看到它实际的功能运用,这还是平生第一次。颇有些新鲜感。尤其是在看到白头鹰眼中的瞬膜并非十分透明之后,更加惊羡鹰眼的敏锐,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15. 即或是鹰眼,有时也得戴上防风墨镜。
拍摄白头鹰或其他动物的过程确实令人愉悦。但因为鸟类和动物的天性,很难做到近距离拍摄。不过,朋友们也各自都有自己喜欢的拍摄手法和习惯,和大家在一起玩时能让自己学到许多知识和技巧。如果拍摄条件许可的话,我比较喜欢用拉近的方法来观察鸟类和其他动物们的表情和姿态。在镜头焦距显得不够长的时候,我也会试用裁剪放大,再加上后期制作的方法来弥补。这样做会使自己觉得拉近了与它们的距离,产生了无言的对话,并从中感受到一种陌生而异样的触动和冲击。
这种用人物特写镜头的方式,以及拟人化的手法来表达鹰的眼神、表情、和姿态有其独到的好处。它不仅仅在于可以“数毛“(而这通常要求恰当的聚焦、曝光、镜头运用、以及后期画质的优化调整),而且似乎还能让我学到更多一些新东西。如果你仔细观察,分析比较,也许能看出鹰的眼神在平时巡航飞行的时候,有着与搜索、发现猎物、发起攻击、或者是捕鱼得手之后,完全不同的眼神。当然,这恐怕只是我自以为是的一孔之见,因为自己毕竟不是白头鹰专家。但是这样做也很好玩,同时还强化了基本功训练,可谓一石二鸟,不是吗?
昨日是元旦。三十七年前的今天,我来到了这个陌生而又令人兴奋的国度。一晃眼,已是白驹过隙。鹰成年白头,人成年皓首。彼此彼此。不过,今非昔比。如今的米国也已经不是我刚来时所看到的那个美利坚了。
箱底挖片时还翻出了以前所填的一首词。因为与拍鹰有关,也一并放在这里助兴:
《钗头凤·摄雕》晴川秀,峰峦皱,坝前枯柳冰凌透。西风起,群英聚,啸傲苍穹,目光如炬。厉,厉,厉!寒江右,人依旧,短焦长镜龙蛇斗。金乌熠,浪纹细,魚鳞鹰爪,电光霹雳。趣,趣,趣!
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
2021年元月二日,于芝加哥北郊。
谢谢菲儿夸赞!我家领导喜欢拍,在野外一蹲点就是大半天,我没有耐心的,偶尔陪他去。:)
对,他是用长焦镜头拍的,多数飞禽都不喜欢人类接近,普通镜头拍不到清晰的图像。有时因为离得太远,即使是长焦镜头都拍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