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
2008 (1)
2013 (86)
2014 (110)
2016 (55)
2017 (77)
2018 (80)
2019 (90)
2020 (50)
2021 (93)
2022 (71)
2023 (64)
今年阳春三月初我从美国芝加哥返京,此趟回国的主旨是探望年迈的父母,并为年届八十的母亲祝寿。我到京后不久就有幸从闺蜜妞子那里收到预约,妞子邀我于2015年3月15日下午到中国国家大剧院聆听系列讲座“走进唱片里的世界”中的一辑——由著名词作家甲丁主讲“闲话唱片收藏”。我实属音乐的门外汉,对古典音乐或是流行音乐虽则喜欢欣赏,但从未深探其究竟,大都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懵懂状态,所以对专业人士的点拨很乐于领受。不过归国短短一月里日程密集,能悠而闲之地去听讲座其间自有更具含义的因素:这次讲座的主持人梅弘夫先生、主讲人甲丁先生与我的闺蜜妞子三位从父辈起就交往甚密,他们的父亲曾是共和国的交响乐队指挥、词曲创作名人,可谓同属音乐世家之后。说来我结识甲丁于三十多年以前,我们不仅曾在同一军旅文工团服役,私下里也曾一起纵酒放歌、渡过青春好作伴的奔放年华……。还有个令我更为兴奋的原因,据悉有多位我当文艺兵时期的“战友”也将前去给甲丁捧场,而且约定在讲座结束后大家一起聚餐叙旧,难得一箭多雕的机会我当仁不能错过。
国家大剧院内的部分景观,气势恢宏:
讲座在国家大剧院四层的艺术资料中心举办,场内听众几乎座无虚席:
这次讲座的主持人是著名的音乐学者、昆河音响公司总经理梅弘夫先生,主讲是著名词作家、导演甲丁先生和《人民音乐》主编、著名音乐评论人金兆钧先生。
左为甲丁先生,右为梅弘夫先生
左一为金兆钧先生
(注:以下人物简介摘录自网络)
甲丁
一个熟悉的名字,是集著名词作家、导演、策划、音乐制作人为一身的音乐人。
甲丁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是著名的词作家洪源先生(代表作《学习雷锋好榜样》、《北京颂歌》等),从小受到音乐环境的熏陶与影响,15岁开始发表歌词作品,至今,已经创作歌词一千多首作品,出版专辑12张,获奖无数。在创作歌词获得硕果累累的同时,涉足策划、导演各类重大活动(如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导演、世界财富论坛开幕式、2014年 APEC晚会导演等)、专题晚会(6次担任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总策划、多次担任世界小姐和环球小姐的总决赛等导演)、歌剧(其策划的歌剧《卡门》荣获第二届中国歌剧艺术节金奖)、艺术家与影星歌星专场音乐会(如安德烈.波切利、卡雷拉斯等国际著名艺术家在华音乐会艺术总监,成龙、刘欢等个人演唱会导演)、综艺晚会(如春晚、元宵晚会等的策划与导演)等两百余台,同样也是获奖无数。
百忙之余,甲丁也是一位音响爱好者,不仅收藏有多款古董级黑胶唱机,更收藏有众多黑胶唱片和一些白金唱片,当聊起这些唱片时,他都会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一张唱片,每当此时,他都会说上一句:我是听着唱片长大的,所以,听唱片,是我音乐人生的开始。
此次讲座,将从唱片谈起,再聊到他的音乐人生。
梅弘夫
1959年出生于北京一个音乐世家,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舞蹈学院任钢琴教师,后就学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金湘教授、赵行道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为多部电影、电视剧、电视片等创作音乐。在获飞利浦公司赞助后,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荷兰留学,在荷期间,主攻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回国后曾任广告公司、文化公司总经理,并曾任教于深圳大学、艺校,现任北京昆河宝珍音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扎实的音乐基础、敏感的艺术嗅觉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视角及深刻的理解。
金兆钧
生于1958年,满族。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1年成为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人民音乐》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长年致力于音乐美学和流行音乐、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曾应北大出版社之邀,翻译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诗学六讲》,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1年,担任由团中央、文化部、广电部联合主办,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希望的钟声》的策划和总撰稿并创作主体歌词(该作品后来又用于电视片《邓小平》及1998年文化部春节晚会中),此后一直参与“希望工程”的年度大型活动;1994年,担任《共和国的儿女——老三届》大型音乐会的策划与撰稿;1995年,担任大型电视片《21世纪不是梦》的策划及艺术设计;1996年,发起、策划和组织了“中国流行歌坛十年回顾”大型系列活动;1996至1998年,参与大型文艺专题电视片《百年恩来》制作,担任艺术策划和音乐设计。1998年,参与发起北京社会各界为抗洪救灾举办的大型义演。1999年,担任首届南宁民歌艺术节艺术策划。2000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同一首歌》总体策划。2003年,担任齐秦北京春分音乐会策划、《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策划,参与创办中国轻音乐学会学会奖。2000年以来,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广电总局“金号奖”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评选评委。
以上介绍的三位业界精英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为普及群众艺术知识作贡献,精神相当可嘉。这次讲座以他们三位的聊天形式进行,语调委婉放松,气氛融洽。他们三位的谈资以年代为主轴,串联起民国和抗日时期、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唱片引进制作和发展的状况(由于民众收入和音乐教育等局限性,唱片在中国基本上没有普及过)。他们还扼要综述了六十年代的红色风暴、七十年代末音乐创作的复苏、八十年代百花齐放、九十年代到至今音乐唱片被盒带光盘逐渐取代的情形。讲述过程中提到许多不同时代词曲创作的名人轶事,间或让听众欣赏一段有代表性的音乐或歌曲,把唱片、西洋古典音乐、中国音乐创作和流行音乐的轨迹有机地糅合起来,令听众很容易产生联想与共鸣。讲座最后安排了主讲人与听众的问答与交流。
讲座结束后我们和“老战友”甲丁一起合影。
以上从左至右人物为:(一排)崔宁先生-现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及夫人娟(原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日本留学海归的妞子。甲丁先生。本博主逍遥白鹤-原中央电视台编导、节目主持人、配音演员;(二排)原我团节目主持人经娜。原舞蹈演员转业后于银行从业的凡子。王景彬先生-原我团舞蹈演员,现为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歌剧导演,先后担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荣获美国法尔夫声乐国际比赛一等奖。原我团舞蹈演员豆豆。
后排个头高挑的小帅哥是经娜之子
我和我的“战友”们在国家大剧院内合影留念。
在傍晚聚餐席间,我和曾经的战友们回忆起许多过往故人旧事,边推杯换盏边感慨,几十年光阴荏苒,尽管走下部队的文艺大舞台以后我们各奔东西、从事的职业职位大相庭径,但因为我们共同挥洒过青春、共同体验过从青涩少年迈入社会的最初况味,曾一起成长,多少年来我们从内心深处有意识无意识地、彼此都从未相忘、一直都在相互牵挂。真正是:一朝战友,一生好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