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溪随笔

我是若溪。走过一些地方,也经历过一些不易,如今在西雅图安稳生活。 一个人走过这么多年,没有变得凉薄,反而更懂得温柔与独立并存的价值。这里记录海外生活、美好瞬间、成长思考,也记录我如何在世界的另一端与自己和解。 愿这些文字陪你一起,慢慢变成你想成为的人。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九年后,我仍在这里扎根

(2025-11-12 18:42:25) 下一个

上周四下班回家的路上,我路过那家华人超市,临时折进去买了一包速冻饺子。回家煮饺子时,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厨房记得装个小夜灯,你小时候总怕黑。”

蒸汽一下子模糊了眼镜,我却突然意识到,当初买房时,我特意挑了带感应夜灯的厨房。

原来,有些习惯早悄悄写进了成长的底层代码里,不需要提醒,也不会忘记。

现在我的床头柜上,永远摆着两样东西,一个印着公司 Logo 的马克杯,里面插着看房时随身带的卷尺;

一本被翻到卷边的美国房产税务指南,书里夹着我刚来美国时的工卡照片。

照片里的我,头发比现在短,眼神比现在怯,却倔强得像写死在代码里的常量,无论如何,都要在这里扎下根来。

前几天,团队里新来的中国实习生问我:“姐,在美国做技术真的很难吗?”

我指着窗外那棵玉兰树说:“难。但你看它,把根扎得够深,也能接住这片土地的阳光。”

九年过去,我依然会在写代码时下意识用中文默念变量名;

依然会在每个月交完房贷的那一天,给母亲转一笔零花钱,并附上一句“就当我还在你家吃饭”。

科技让世界变得平坦,但有些时差永远计算不出来:

比如北京时间的早餐,是美国的晚餐;比如代码能优化效率,却算不出一个女人在异乡,把“我”活成“我们”(家)的勇气。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