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异乡沉浮

一名女地产经纪在加拿大的沉浮人生。她在这里跌倒,也在这里重生。 这是关于婚姻、移民、母爱、女性自我救赎的故事。欢迎你,进入她的世界。
正文

她在异乡沉浮(三)

(2025-08-29 09:15:58) 下一个

第二章     《午后来电》

(一)

窗外的雨滴轻轻敲打着玻璃,林熙蜷缩在沙发的一角,手指无意识地滑动着手机屏幕。

又是周末,又是一个人。三十三岁的她早已习惯了这种独处的时光,但习惯并不等于喜欢。公寓里安静得能听见冰箱运作的嗡嗡声,她放下手机,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温水。

水杯在茶几上留下一个圆形的印记,林熙盯着那个渐渐消失的水圈发呆。她的生活就像这个水圈一样,看似存在,实则转瞬即逝,留不下任何深刻的痕迹。

工作稳定但缺乏激情,朋友不多而各自忙碌,父母健在且无需担忧,至于婚姻,则越来越像茶几上的这杯水,寡淡无味。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打断了她的思绪。是读书论坛的推送通知,有人回复了她上周发布的关于南怀瑾《论语别裁》的读后感。

林熙点开通知,一个名为"远行客"的用户写道:"很赞同你对'君子不器'的解读。现代人太容易被职业和身份所定义,忘记了人首先应该是完整的人。"

这个回复引起了林熙的兴趣。她在这个论坛潜水多年,很少发言,这次心血来潮分享读书心得,没想到会遇到知音。

她迅速回复:"谢谢认同。南师说'君子不器'是指人不该被某种功能局限,就像茶杯不只是茶杯,它首先是泥土,是大地的一部分。"

对方很快又回复:"正是如此。我出差常带南师的书,每次重读都有新体会。你现在在读他的哪本书?"

就这样,林熙和"远行客"——后来她知道他叫陈浩——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论坛交流。从南怀瑾到庄子,从禅宗公案到现代心理学,他们惊讶地发现彼此的思想如此契合。

一周后,陈浩发来私信:"如果不介意,可以加微信继续聊吗?论坛回复太不方便了。"

林熙犹豫了。她向来谨慎,不轻易加陌生人微信。但那种被理解的感觉太过珍贵,她最终还是发送了自己的微信号。

加上微信的第一天,他们就聊到深夜。陈浩告诉她,他三十五岁,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销售代表,常年在全国各地出差。

"此刻在杭州,酒店窗外的西湖在夜色中像一块墨玉。"他发来一张模糊的夜景照片。

林熙躺在黑暗中,手机屏幕的光照在她的脸上。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嘴角挂着微笑,这种感觉久违了。

"我在北京,窗外只有对面楼的灯光和一棵梧桐树的影子。"她回复道,然后惊讶于自己居然分享了如此私人的生活细节。

第二天中午,林熙正在公司附近的公园长椅上啃三明治,手机震动起来。是陈浩的视频通话请求。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几秒钟,才按下接听键。

"嗨,打扰你午休了吗?"屏幕里的男人有一双深邃的眼睛,挺直的鼻梁,温厚的唇,略显柔和的脸庞,梳理整齐的头发,背景是某个咖啡厅。

"没有,正好在吃饭。"林熙不自觉地整理了一下头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又赶紧停下。

"我想看看北京今天的天空。"陈浩笑着说,"杭州这边阴雨绵绵,让人提不起精神。"

林熙翻转摄像头,对着天空拍了一会儿。"北京今天难得晴朗,能看到几朵白云。"

"真美。"陈浩的声音通过手机传来,有种奇异的亲近感,"比天气预报生动多了。"

(未完待续......同名小说《她在异乡沉浮》正在”豆瓣阅读“上连载,点击链接可以在线阅读: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71387737/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