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走上了一条无人能替代的旅程。
他在啼哭中降生,被父母拥入怀中,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被塑造”。从孩童的懵懂到青年的挣扎,从中年的担当到老年的回望,人生仿佛是一段被提前设定的程序:
读书、成长、恋爱、结婚、生子、抚养、送别……
然后,归于沉寂。
我们经历了太多:
痛苦与喜悦交织,责任与孤独并存,信任与背叛轮番上演。
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来得及想明白“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就已经身陷生活的洪流,疲惫不堪。
而终点,几乎从未偏移——死亡,静静地等在路的尽头。
没有终极解释,也没有“结算窗口”。
那么,这一切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哲学家加缪曾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
他说得残酷,却也真实。
如果人生注定终结、奋斗终将化尘,我们为何不直接放弃?
为何还要忍受挫败、孤独、病痛,努力活着?
我的答案很简单,也很人类:
因为每一个当下,都值得。
当你牵着孩子的手走过黄昏的街道;
当你在病床边为母亲拭去眼角的泪;
当你在无数次失败后咬牙前行,不为他人,只为不让自己低头……
这些瞬间,就是意义。
它们没有答案,却有重量;
没有逻辑,却满是人性的温度。
也许没有神来告诉你“你做得很好”;
也许死亡不会奖励你“你尽力了”;
但你可以自己说:
“这一生我流过泪,也笑过;我恐惧过,也坚持过。虽然结局一样,但我的过程不同。”
活着,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是为了回应自己那颗会痛、会想、会爱的心。
我们终将归于尘土,但我们曾活得像火焰。
这,便足够。
——
如果你正在困惑,愿这段文字给你一些陪伴;
如果你还在挣扎,愿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思考。
意义从来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你亲手赋予的。
1. 人生不是偶然,是神的创造(诗篇139篇)
2. 生命的目的是荣耀神、活出祂的旨意(以赛亚书43:7,哥林多前书10:31)
3. 痛苦不是无意义,是造就灵魂的操练与恩典(罗马书5:3-5,雅各书1:2-4)
4. 死亡不是终结,是通向永恒的门(约翰福音11:25)
5. 真正的盼望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基督里(哥林多后书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