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祭

1989年6月4日那个夜晚,和随后的黎明,从未远去
个人资料
博文
社会主义政策从来不缺“善意”的外表。它以公平、关怀和救济为名,试图让政府成为全民的供养者。但事实一次次证明:无论披上多少民主的包装,脱离生产与责任的再分配,终究会走向不可持续。这种政策的核心在于民粹——**无条件迎合底层情绪,牺牲长期稳定换取短期掌声。**当政治人物以“全民免费”“人人保障”为口号赢得选票,他们实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战争后的心灵伤痕 美国退伍军人群体中,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已成为最常见的心理负担之一。从越南战争到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大量士兵经历过血腥场面、战友死亡、平民伤亡,心理冲击极大。 不同于二战时期“英雄回乡”的叙事,冷战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士兵回国往往面对的是冷漠、质疑甚至敌视,这加剧了他们的孤立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独裁的世界里,压抑无处不在。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监控,连呼吸都像被盯着。思想被束缚,言语被过滤,情绪被压抑——长期积累,人的心理迟早会变形。就像童话里的理发师,每天都得躲到井边,对着井喊:“国王长着驴耳朵!”没人能听到,但至少他保住了理智。那口井不是新闻,也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心理上的安全出口。它允许人们把心里的秘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历史的长河中,妥协往往被视为屈服的象征。然而,若从更为深刻的视角审视,妥协本身往往是一种智慧,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理解与对现实的理性应对。那些看似强大的国家与领导者,往往因未能认识到自己的真正实力与局限,而陷入盲目对抗与过度自信的陷阱。历史中,许多政权的覆灭与衰落,正是源于过刚易折的冲动。而那些能够灵活应对、懂得妥协的领导者,往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全球社群用户,郑重宣告:1.言论自由不可剥夺无论政治立场、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我们的声音不可被任何平台以模糊条款、任意算法或暗箱操作消音。封号、屏蔽、删除,都是对人权的侵犯。2.反对信息垄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26 01:30:22)

最近,我因为把油管昵称改成“中共黄俄殖狗朝鲜大餐”,并发了一张朝鲜战争的真实战场照片,就被永久封禁——第一次违规就被直接移除,完全跳过所谓的“三振规则”,荒谬至极。他们或许援引“庆祝暴力和死亡”,但朝鲜战争是正义与邪恶之战,事实面前没有争议。这只是冰山一角。自翻墙以来,我在Meta、推特、油管、亚马逊游戏,多次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以中国为例表面上看,今日中国拥有高速铁路、互联网平台、庞大工业体系和现代化军队,这些似乎是“现代社会”的标志。然而,这种现代性并非中共政权内生发展的结果,而是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被动嵌入、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产物。若剔除西方科学、技术、资本和制度经验的输入,中共治下的社会逻辑与清朝高度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退步。本文将分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美国社会日益极化的今天,家庭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常常成为年轻人心理危机的导火索。泰勒·罗宾逊的故事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一个成长于保守派共和党家庭的年轻人,因性取向与家庭的宗教和政治立场对立,最终在孤立与愤怒中走向极端。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体悲剧,也揭示了家庭支持系统在预防极端化中的关键作用。家庭冲突:认同的裂痕泰勒·罗宾逊的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小草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娱乐化和认知浅薄化的表现。他们把政治当作证明自己胜负的平台,把复杂的国家事务当作游戏规则或打卡任务,而非严肃思考社会、制度与战略后果。这种行为的荒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来源偏狭小草言行通常只依赖特定媒体,例如中天,面对报道中出现的“陆媒报道”等模糊字眼,丝毫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年,美国右翼青年领袖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大学演讲期间遭遇枪击身亡,这是一次针对政治活动家的明确暴力行为。作为保守派青年组织“美国转折点”的创始人之一,柯克不仅是公众人物,更是民主参与的象征。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生命的损失,更是对民主制度和言论自由的公然挑战。一、政治暗杀的严重性政治目的的谋杀不同于普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