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看见披着假发、抬着下巴的雕像,总忍不住问:“这是哪位路易?”
路易十四眉眼间写着“朕即国家”的自信,像财政部长刚呈上税单,他却只关心香水够不够;另一位神情柔媚,好似刚背完一首情诗,准备溜进情妇的阳台;而那位远眺者,分明是复辟归来的老王,站得笔挺。 最有趣的是那位手握文稿的路易——表情宽厚,仪态温和,像国王派出的“文化委员”,负责撰写圣旨、润色自夸、调和朝政与八卦。凡尔赛宫的这些路易们,个个神情端庄、姿势讲究,仿佛不靠王权也能靠姿态统治。
法国的“路易”多得像中国的张王李赵,数也数不清,却个个自命唯一。中国人问“贵姓”,答曰“姓路易”,只怕还得细问一句:“您是打过仗的那位,还是打情骂俏的那位?”我站在他们中间,看他们神情各异却气质相同,心想:路易知多少?雕像不语,仿佛都默认了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