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诗文

布衣白丁,华夏子孙,半生飘泊,晚晴黄昏。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随笔《与侄女的微信圈内的对话》

(2025-11-19 23:49:48) 下一个

       此次回沪度假,唯惜女儿及外孙无暇伴行。一个奔九,一个奔八,垂垂老人断然一举万里之行。思乡忆故之情难抑,痴其一也。祖国崛起,日新月异,欲睹其新妩媚,食其传统佳肴美味,以磬日思夜想,痴其二也。临行儿孙叮嘱殷切,必须日日通报呈帖。于是微信絮絮汇报,拙文俨成随笔。编纂一二,命名《回沪琐记》。日后重读。唯求独自窃然一笑也。补题拙诗一首如下:
五绝·回沪琐记
历历回眸日,
千梦未胜收。
一言难以尽,
随笔记乡游。

《回沪琐记》之七

随笔《与侄女的微信圈内的对话》

       偶尔在<三号仓库>开了一次洋荤的消息,在平静若水的微信朋友圈,激荡起粼粼皱皱的涟漪。于是就有了如下与身在德国嫁入德门的侄女露西的微信圈内对话:

侄女: 我上次回沪,朋友阿萍约我去龙之梦的“三号仓库”,结果我等了半个小时多,她没来。她把日子搞错一天。我在那里等着,看了好几遍菜单,看了餐厅环境,就是觉得 到处都亮得刺眼,对我来说没什么特别吸引我的,还是觉得去接地气的餐厅更惬意。

侄女: 可能我老了。

我: 你也许跟我一样看到了在门口的 菜谱吧?点菜价没有一个不是一百五,二百五的,甚至有更离谱的。我也曾产生“不接地气”而望而却步的反应。不想,在我拍照打卡的档口,我的小妹领着你嬢嬢直接进去了。还用手机扫码打开点餐软件,抢着点餐。我运气好,一下点了套餐按钮,立刻发现有两人餐200左右,三四人餐389。我立即觉得价格还是可以忍受。因为这几天几乎在到处疯吃,进中档网红店,点四五个荤素大菜酒水,合计大多在500元左右。就在我点击认购的档口,小婴妹私自离席去中央服务台增订了特色烤鸭。于是就成就了此次堪称豪华的意外的欢快之宴。合计一下,也就514元。要细论性价比的话,说实话,不算很贵。那服务,那环境,呵呵,绝对上流。而价格,在现今的上海,确是只在中档水平。

侄女: 不是的,我是坐在里面用手机扫码看菜单的,后来我女朋友没来么也就一个人没吃,去了她家里。然后庆幸她没来,来了她肯定抢着买单,我么又欠人情了。

侄女: 人多吃实惠,二个人就属于人太少,点不了什么菜。

我: 你嬢嬢有时也是这样思量,我就用汇率计算德国餐价让她比较,她就觉得心平许多了。不过,经过这几天来的所见所闻和实地“考察”,我越来越觉得:大多数上海人比我们活得阔达洒脱许多。
二五年十一月九日记于上海旅途。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