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
中共伪政权在今天,即7月7日发表宣传文章,标题是《纪念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在京举行 蔡奇: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其中再次宣称:中国共产党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引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再度试图将自己打扮成所谓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有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直徘徊在我心里:
比如,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在外蒙和中国边境的诺门坎和苏联打了一仗,当时俄匪调动欧洲的精锐,输了。
后来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全面战争,一下击垮苏军防线,俘虏数百万苏军,要求日本从东面进攻,可它偏偏一直往南打,打到马来西亚,可谓那南辕北辙。
而最离奇的是,也是最让世人想不明白的是,珍珠港事件!
无论是中日战争爆发、还是日军一路南下打到马来西亚,甚至第二次大战打响后,美国一直是隔岸观火,不参与。
可偏偏日本好像不想活似的,战线已经拉得那么长了,它竟然出动舰队,悍然对夏威夷的美军发动突袭,不宣而战!
苏联人,特别是斯大林,是非常害怕日本进攻西伯利亚,这是其最薄弱之处。
特别是九一八事件爆发后,苏联人将在远东的数十万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迅速打成日本间谍逮捕、处决或流放,以保障远东地区至少无内忧,从而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可能的外患。
当然,如果能有力消除外患是最好的选择。
1931年4月,也就是9.18发生前半年,苏方截获并破译了日本驻莫斯科武官、中校笠原幸雄发给日本总参谋部的一封电报。这封电报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日本将要进攻苏联的资讯。电文中说:日苏交战已无法避免,只是迟早的问题日苏战争开始愈早愈对我们有利。我们应当明白,形势一天天变得有利于苏联。简而言之,我希望当局下定决心同苏联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并着手製定相应的政策(《克格勃全史》196页)。
引起苏俄更大恐慌的是日本驻苏联大使广田弘毅同到莫斯科访问的日本将军进行的谈话。广田弘毅是甲级战犯中被绞死的唯一文官,是从始至终都对日本对外政策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日本官员。他的谈话表明,日本同中国的战争非常偶然,日本压根儿就没打算同中国展开全面战争,日本也是被人带入历史漩涡之中,越转越深。广田弘毅在谈话中说:
暂且把日本是否值得同苏联交战这一问题放在一边。我们可以说,有必要推行旨在与苏联在任何时候开战的对苏强硬政策。但目的应当不是抵制共产主义,而是佔领东西伯利亚。(《克格勃全史》196页)
这些资讯使苏俄大为震惊。莫斯科经历了与日本战前的恐怖冲击,共产国际秘书处大为光火,严厉批评了一些外国间谍组织,说他们不善于捕捉日本进攻满洲里同备战反苏战争之间的联繫。
1932年,共产国际秘书处要求各兄弟党立即行动,煽动民众的反日、仇日情绪,破坏日本军队经资本主义国家铁路和资本主义国家港口运输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对日本施加影响,以避免日本和苏联之间发生战争。共产国际的这些思想,由于佐尔格和尾崎秀实的作用,在中国得到强有力的实施。因为这些间谍组织也都十分清楚苏俄对德、对日的政策一直建立在妥协的基础之上,他们的主要任务就要尽量避免苏联与日本直接作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想办法把战祸转嫁给别的国家。
这是不是潜伏在日本的苏联间谍起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的苏联红色间谍格鲁乌局长佐尔格:
红色谍王的上海情报生涯
苏联借共产国际的名义,派遣众多情报小组来华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亚洲笼罩在战争即将来临的恐怖气氛之中。
后来以准确披露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时间,以及日本关东军暂时不会进攻苏联等情报而闻名的苏联特工佐尔格,便曾在中国上海经历过这样的岁月。
1929年,苏联工农红军总参情报总局(简称格鲁乌)局长,决定把拥有德国记者身份的佐尔格派往中国。佐尔格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政治分析师,扎实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经验能让他在中国乃至整个远东游刃有余。
红色谍王佐尔格
1930年1月10日,佐尔格抵达上海,刺探情报,深入了解英法美日的对华政策。
他向德国驻沪总领事科伦堡男爵递交了德国外交部新闻司签发的介绍信。科伦堡看完信,随即将给佐尔格写了很多介绍信。
很快,佐尔格结识了帮助国民党军训练的德国顾问吉尔贝特上校, 德国之所以帮助蒋介石加强战备,是把中国当成德制武器的试验场,派德国官兵到中国接受实战训练,为德国军队培训骨干。
当时,日本军部有两份计划已被苏联获知,一份武装入侵中国的计划已实施,另一份对苏作战否会实施?何时实施?这是苏联最关心的问题。
1932年下半年,佐尔格被召回莫斯科。不久,他被派往日本,重新开始新的情报收集工作。
佐尔格在日本很快建立起间谍网。他最主要的搭子,是日本共产党记者、日本智囊团昭和研究会的尾崎秀实。
根据维基:
尾崎秀实在近卫首相执政期间,在政界、舆论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军部关系特殊。在佐佐弘雄的介绍下,他参加了近衛文麿的亲信组织的昭和研究会。这是一个近衛文麿研究施政方针的私人智囊团体,因此在日本侵华战争以及太平洋开战之前都能接触到政治最高层的消息,对日本国政施加影响。1939年,成为满铁调查表嘱託職員,在此期间他趁机打探关东军的动向。
1941年,佐尔格间谍案被发觉,尾崎秀实在該年10月14日遭特别高级警察(特高)逮捕。经过审讯,尾崎秀实承认自己是苏联间谍。根据其自己的供述,他在二战期间作为记者以及近衛文麿的智囊,极力主张日本应扩大在华战线以消灭國民政府,其后在近衛政府就北进与南进犹豫不决时也主张南进东南亚与英美政府开战,目的是使苏联与中国共产党政权发展壮大,实现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中国、放弃资本主义制度的日本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主导的「东亚新秩序」。1944年11月7日,就在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当天,尾崎秀实以违反国防保卫案、軍機保護法、治安维持法的罪名,在处以绞刑,佐尔格也在同一天被绞死。
那么,珍珠港事件会不会他的另一出杰作呢?
日本侵华:没有一个日本决策者透彻思考过他们的计划。他们全都是才华横溢的战术家;没有一个人是战略家。对于开始一场战争,每个人都有引人注目的想法;但从头至尾,从1931年直至1945年的惨败时刻,没有一个日本人,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设想过战争可能会如何结束。
对中日战争感兴趣的唯一大国是苏联;中国方面唯一从这场战争得到好处是中共。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导致了全面战争。有意思的是,对阵的两个指挥官(国民党华北总司令宋哲元和日军总司令桥本群)相处友好,他们都在自己的权限之内尽其所能地给这一事件灭火。
但接二连三的无法解释的暴力行动清楚地表明,有人故意寻求全面冲突。
七七事变期间在场的日本军官都认为,暴力是中国军队中毛的间谍奉苏联的指示行事,挑起了这场战争。
1967年,日本的苏联问题专家土居朋夫将军说:我们当时太单纯,没能认识到这完全是共产党的一场阴谋。事变发生后,中国人的行为比日本人更不妥协、更傲慢,他们主动使战争蔓延开来。
苏联是中日战争的大赢家。日本与苏联的边境一直保持紧张,有几次非常严重的军事冲突。如果没有中日战争,日本无疑有能力跟苏联人爆发全面冲突,并把他们赶出远东。
另一个赢家是毛泽东。
1937年秋天,他告诉手下:中日冲突给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极好的扩张机会。
我们的政策是:七分扩张,二分防蒋,一分抗日。
这一政策将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和国民党合作,以确保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阶段,我们将实现在力量上和国民党并驾齐驱。
第三阶段,深入渗透中国的各个地区,建立对国民党发起进攻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