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自由之路

股票音乐宋词元曲历史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苏联侵芬战争中,斯大林对大批芬兰共产党员加入芬军打击苏军表示不解。这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做得很好!是榜样!

(2024-06-16 15:41:59) 下一个

武装保卫苏联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武装保卫苏联[编辑]

 
 

武装保卫苏联中东路事件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一次政治运动。

背景[编辑]

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共产国际远东局明确要求中共中央要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和拥护苏联的群众示威。对此,中共中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他们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在8月1日“反帝日”举行示威,而且争取发动上海工人总罢工。

行动[编辑]

中共刘伯承叶剑英等人响应“武装保卫苏联”的号召,参与“国际义勇军”,前往伯力加入即“远东工人游击队”(或红河赤卫队),执行特殊任务,[1]与国民政府军张学良部作战,协助苏联进攻中国黑龙江海拉尔之役。[2]同时,共产国际派遣伍修权担任苏联红军翻译。

远东工人游击队是由共产国际东方部于1929年在距伯力18里远的红河组建的,主要招收了三四百名海参崴地区的矿工,归远东军区司令的加伦将军指挥。[3][4]刘伯承领导,黄平任党代表[5]刘鼎担任一中队政治指导员及全队的武器教官,[6]涂作潮担任无线电机务员,[7]黄文杰从事党务工作。

调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则发动了反对国民政府张学良、支持苏联的运动[8]。8月22日,在奉天(今沈阳)纱厂门口,因煽动罢工嫌疑与孟用潜一同被捕,9月中旬经奉天高等法院判决,“证据不足,不予起诉,取保释放”[9][8]。日后刘少奇成为“叛徒”的重要证据,即为此次被捕[10]

影响[编辑]

对于中共中央的做法,原中共领导人陈独秀专门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批评,主张在这个时候片面宣传“拥护苏联”“于我们不利”,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广大群众都认同苏联是中国解放的朋友”[11]陈独秀等人因此被开除党籍。

中东路事件中,中苏双方的武装冲突在1929年12月即已结束。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保卫苏联”的宣传并未结束,持续数年[1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