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是要活在有地气的地方。
晚上五点最终决定小睡一会儿的我还觉得望京真美。我住的屋子朝东。记不清多少次它在朝阳的初始突然地唤醒我,让我与焰火般的朝阳一同醒来共度北京被唤醒的时刻。目睹这个城市最最燃烧的那一刻是如何被日光隐去,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稳重的,没有任何性别的,包含所有的,男女老少的城市。如果没有爱,你甚至很难找到机会去完整地凝视它。
我享受看北京城市街道的穿梭,但是我不享受在望京拥有这样的感受。
现在切实活在北京给我一种,这个城市真的太大,实在难以抓住任何细节的感觉……浓浓的疲惫袭来……好像任何方式都无法将这个城市很细致地尽收眼底。咋办!
北京的城市很高很壮,其实并没有给我压迫感,因为在它们其中行走的时候广阔的路也给我留了巨大的与天光并行的空间。只是我和建筑也是并行的……我好像难以钻入它们的细节。每每看到一个有趣的建筑,我似乎都是在高架桥上遥望,然后很快掠过。在北京生活的多少年我已经不记得我默默记住了多少个掠过的影子的名字,有一些留下了影像的记录,但是几乎所有的,我都难以细致地去光临它们。要不就是我站在它们的底下仰视他们。
那天路过西城的福绥境大楼。那样一个美妙的……一幢生命……一幢历史……我只能仰视他们。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绕到他的背面去看看它被书写的工程细节。看看它的名字,看看它被哪个现代的建筑公司承接。只能仰视那样破败的屋子是如何被工人充满,唯一的闪烁就是电钻和器械发出的光芒。
它们一直在被打错成他们。罢了,他们也是生命。
今天去“拜访”(我的一厢情愿)三家咖啡厅,发现全部人满为患,没有任何一个座位。我在搜寻和拜访他们的过程中整整花费了三个多小时。万幸,北京在昨天一夜之间刮起了巨风,呼啸而过。温柔的柳树终于展现出它们最最本质的那疯狂一面。乱柳……实在令我着魔。但,也实在惋惜,我背着沉重的电脑和杂乱无章令我抓狂的充电器在斯文败类般变态的海淀区行走。万幸,我见证了万泉河旁闪着晶莹的河流,乱柳在其中主动挥动河流的纹路,拨动他们的命运,让它、风、光共舞在这样一个绝无仅有又永恒的时刻里。万幸,今天有人在颐和园分享了短视频,让我一览之前和方游览时那极富solidness,但又不似西湖般油润晶亮的水,被风卷起层层浪花,以奋力一搏的舞姿拍打着颐和园池壁。地被摇晃、倾斜,水似乎要溢出来……
我期待绝对的地动山摇。
似乎只有在写下什么记录什么的时候,我才能抓住一些东西。在这个巨大的城市。说真的这么久了我也没有探索出一条很好的探索北京的方式……我没有摸索出一条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路线可以维稳住我自己的心。难道我真的不适合这样稳定的日子?那我该将这样深重的稳定的环境投射在何处呢?
很多年前,刚开始摄影,刚开始锻炼自己在人群中行走的那一套路在如今已经不再奏效。一是我已经无法将自己和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剥离开。二,我无法行走在这个空间的时候不去思考和聆听它的声音。三,我不知道自己是变得懦弱了还是变得更加渺小了,至少在这个城市里。
一本书被我带回家后,似乎我阅读的动力或者生活的动力完全被它主动操纵了。这他妈太令我感到绝望了。这种被控制的被束缚的日子让我绝望想死,让我无法凝视此刻,只能将未来的到来不断拖延。厌恶。
我承认是我的无能,有我的无能。
全盘接受。我操
……
这种感觉总让我想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