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记

人生如大海航行,时代如大海一样波翻浪涌,虽然一切文字都将如落叶被波浪卷走,仍然在这里写下一些观感,即使阳光在风暴来临之前只照耀它们一霎那。。
正文

二战真相

(2024-05-24 13:18:49) 下一个

二战真相

 

作者:圣劳伦斯河评论

2024年5月23日

1871年8月15日, 美国共济会第33级总大师阿尔伯特·派克(Albert Pike)在给意大利政治家光明会负责人朱塞佩·马志尼的信件中预言三次世界大战, 也有种说法是规划三次世界大战, 其中关于二战是这样说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必须利用法西斯和犹太复国主义党派之间的分歧挑起纷争,引发这场战争来摧毁纳粹主义,而让犹太复国主义党派强壮,足以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人的主权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共产主义必须巩固到足以抗衡基督教世界,接下来我们必须抑制和控制它,直到最后我们认为它应该变革之时。

我惊讶于派克预言的准确性,结果正是这样。

二战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以苦肉计达到以色列复国的目的,同时驱赶欧洲的犹太人去巴勒斯坦定居以及去美国和南美等地定居。所以,深层政府选定德国和意大利二个国家领头反犹,上演苦肉计,屠杀和驱赶犹太人。二战前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大约有950万,其中波兰最多,居住着330万犹太人,苏联大约有250万犹太人,罗马尼亚有98万犹太人,德国有56.5名犹太人。由于居住在波兰的犹太人是欧洲最多,所以,德国首先对波兰发动闪电战。由于俄罗斯居住的犹太人占欧洲比例第二高,所以,俄罗斯必然卷入战火。由于德国与波兰相邻,离苏联很近,所以,德国在一战后被美英重新武装成为二战的发动国, 方便与波兰和苏联交战。加之为了迅速形成国际共产主义与基督教世界相对抗的局面,也必须让德国侵略许多国家,然后让苏联卷入战争,通过解放德国占领的国家,形成一片共产主义的红色区域。为了驱赶欧洲犹太人,二战通过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的进攻与反攻,让几乎整个欧洲燃起战火,欧洲只有瑞士、瑞典、爱尔兰、葡萄牙免遭战火,它们应该是深层政府的根据地。德意也没有占领英国,英国是共济会的金融中心。此外,没有占领巴勒斯坦,显然,有利于被驱赶出欧洲的犹太人去那里定居。非洲,中东,都燃起战火,并不是那里真有必要争夺领土,而是不让被驱赶的犹太人去那里定居。

1941年,当希特勒选择6月22日这个日子入侵苏联,就注定了苏德战争的结局。为什么?因为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是6月24日。它们只相差2天。开战日期泄露天机,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准备步拿破仑后尘,重蹈覆辙,输掉这场战争。为什么? 因为他不能赢, 他必须输掉这场战争。 因为他背后的老板要他输。为什么? 因为老板要让共产主义运动更加兴旺, 让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与基督教世界的力量发展到旗鼓相当, 以便进行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持久战。

希特勒对苏发动闪电战,斯大林当然早就知道。为了制造一场史诗级的“兵败如山倒”,斯大林故意不防备,而且在1939年8月还装模作样与希特勒秘密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更进一步,斯大林在战争前二年清洗军队将领, 弱化军队指挥系统; 而且故意不重视坦克战术, 使具有坦克兵团优势的希特勒对苏闪电战大获成功。开战不到半年,苏联损失士兵竟然达400多万,在1941年9月26日结束的基辅会战中被俘虏的苏联红军达60.2万人。历史上可曾出现过同样的战例,不到半年损失400万兵力还不投降的?斯大林与希特勒相互配合合演了一曲人类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战争“史诗”,可惜,这场“史诗”存在严重的虚构成份。希特勒与斯大林的配合还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露出破绽,在关键时刻, 希特勒故意分兵攻打高加索油田, 导致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功败垂成,成为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斯大林在希特勒的配合下,在广阔的苏联战场上上演了一幕由大溃败到大反攻的惊天逆转, 塑造了斯大林杰出军事家的形象。而战争初期德军的狂胜也成就了希特勒的威名,这个只在一战中有一段普通士兵战火经历的德国元首,突然就成了以闪电战闻名的大军事家。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0分, 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 这是苏联与德国合谋的,苏联也按约在9月17日入侵波兰。 所以,今天美国官员说当年苏联与德国共同发动了二战, 并非空穴来风。其实,二战的策划难道就没有美国的参与? 就没有英国参与? 在一战后迅速将德国扶植起来的就是美英大资本家, 目的不就是为了支持德国发动二战吗? 难道美英不参与二战计划?

敦刻尔克希特勒故意放走34万英法联军。

法国战役,6周时间德军征服了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法国的快速投降有效地保护了法国人, 法国的大部分地区受到了新上台的中间政府的保护。

德英与德法打的是假仗,德对英战而不占是不想破坏英国本土。德打败法国却对法国留有仁慈。

至于亚太战场,美国打日本,是不想让日本在亚洲称霸,尽管美国开始支持日本发动对华战争,目的不过是让日本当炮灰,让中国、朝鲜半岛和东南亚陷入灾难。在今后的亚太战争中美国也只能再次让日本当炮灰,绝不会让日本称霸东亚。

二战中无论德苏战争、德英战争、德法战争和欧洲其它战争,以及非洲、地中海、中东战争,都存在虚假的战争,尽管大量的士兵和老百姓死亡,他们不过是炮灰和无畏的牺牲品,俄美英法那些所谓的战争英雄人物都谈不上真正的英雄。只有中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完全真实的,中国诞生的抗战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1945年2月4日,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个共济会高级会员在雅尔塔聚会,商谈怎样瓜分世界, 他们当然不会邀请蒋介石参加,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中国。二战结束,苏联将东欧变成红色:社会主义,不久形成华约组织。而美英法为主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形成北约组织,一场世纪冷战拉开帷幕。而二战中成立的联合国很快就通过以色列复国法案, 1948年以色列终于复国,这其实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但直至今日,世人仍鲜有认知。
 
<红色交响曲>(Red Symphonyz , by Josif Maksimovitch)透露了许多关于二战、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创建的的惊人细节,国际幕后势力共济会领导俄国革命,共济会以金融为核心控制世界, 美国财阀支持希特勒,共济会会员托洛茨基与共济会会员斯大林的斗争。不过,作者试图让读者相信斯大林最后接受被关押的托洛茨基分子让苏联与希特勒一起攻打波兰的计谋是为了转移战争方向,让英法与德国发生战争,我认为这是误导,作者以部分真相掩盖二战更大的真相。而且我认为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斗争是共济会故意制造的内斗假象, 目的是制造一个战争理由,斯大林背叛了共产主义,斯大林搞的是民族共产主义,而不是共济会的国际共产主义。所以,共济会要武装德国打垮斯大林的苏联让苏联回到国际共产主义。托洛茨基是走国际共产主义路线。尽管这本书有此缺陷,这仍然是一本了解20世纪上半叶乃至18、19世纪历史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