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琳在菲不搞钱的见闻日记

落后岛国菲律宾,欧美人的后花园,日韩人的度假区,中国人的地狱村,为何还有这么多中国人前仆后继地来?
正文

在菲律宾,我曾三次假装自己是台湾人(上)

(2024-01-26 01:36:09) 下一个

接前文,本人想的躺平不是啥也不干,偶尔也可以因为自己能力接点小单,之所以不在国内三四线城市躺平,因为作为普通人的我,在国内好像活在一个只有Winner和Loser的世界,回乡尽是攀比,进城全是铜臭,没有普通人下脚的地方。
 
我不想很冒进,也不想丧,我的家乡是一个很不出名的空心村,家里没有牵挂的人,城里也没有房,所以对于我来讲,在哪都一样。
 
上次遇到一个老乡,他说他习惯了这里,因为这里只要自己屏蔽,就可以不去攀比,有音乐的地方就有舞蹈。我也很适应在这个国家的生活,在这个国家第一次喝上了星巴克,第一次去潜水,第一次看到海豚,第一次有了底气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国内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告诉我,她活在荣誉里,活在期待里,活在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混沌里,那个画地为牢的自己她不喜欢。但生活要真是一潭清水也有点可怕,毕竟这世界拥挤不堪。
 
或许这就是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说回正题,在马尼拉直截了当说自己来自于China的时候,还是五年前,我刚来这边的时候,操着一口刚从大学出来的口音,倍儿兴奋。虽然后面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只能流落青旅。
 
但那时候谁要是问我来自于哪里,我毫不犹豫说China,还记得当初青旅斜下铺是一个美国大汉,他友好地问我, I come from America, how about you? 我受宠若惊回答, I’m from China。
 
我以为锻炼口语的机会不就来了吗?结果人家一听China,就放下帘子睡觉了,弄得我以为我的发音是有多离谱,直到几年之后,我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第一次来菲,呆了足足两年,期间有人问我,我都会诚实地回答我来自大中国,来自南方。而这一次来,我也不知道我为啥小心了,可能是感受到了浓浓的贫富差距,也可能是本地人那带着探究的眼神让我躲闪不及,所以在菲律宾几个月,我犹豫着假装自己是台湾人三次。
 
为何偏偏是台湾人?因为都说中文,我也可以默认自己是中国人,顺便了解一下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大陆人和台湾人的不同。
第一次,是跨年夜白色出租车司机的询问,因为白色出租车司机的宰客打劫新闻,让我心有余悸,在他问我哪里人之后,我说不出口。
 
脱口而出,你猜!!!U guess!!!中国人的你猜是个冷梗,果然他试探性地问我,韩国人?我说不是?越南人?我还是摇头?就在他马上要猜到中国人的时候,我说我是台湾人。
 
他好像松了一口气,说台湾人受教育程度都很高,所以都会说英文,我汗颜,并且加上了一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说英文,我连忙澄清,其实很多中国人也会英文的,而且台湾用的也是中文,所以也是中国人。
 
心里默念,也算是为祖国做了点表面功夫。
 
随即他问我在台湾读到了哪个程度,是社区大学还是?是来旅游还是工作的?我一一作答。不出所料,我想他会问我一些敏感问题,但我跳过,我们开始探讨亚洲的孩子教育问题,我提到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台湾其实也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得知司机有过两段婚姻,两儿一女的情况,我问他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他说他已经用行动做了很好的证明,他工作了一辈子,供他女儿去了欧洲读Marketing,而两个儿子在读社区大学。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受到重视,而不是依靠性别,如何发展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只要孩子愿意飞,父母便会托举。这一点倒是和中国式家长有些不同,但是牺牲和付出精神倒是如出一辙。
 
跳不过的敏感问题还是来了,我想我不能替台湾人回答那个问题,但是我想我们所说的中国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动态发展,早就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地理位置划分,这与语言、历史、传统风俗都有着关系,这是一个民族认同问题。
 
我只能笑一笑,我们都用Mandarin,我们都过春节,我们的神话传说有很多共同点,我是中国人,不过台湾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Q22 回复 悄悄话 菲律宾那旮旯,反华宣传媒体也很多,盛产女佣的地方,社会上三教九流的,旅游中什么人都会遇到,这有什么稀奇。老美的普通民众对中国了解很肤浅的,不奇怪。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