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国演义最成功的忽悠

(2025-11-09 11:50:54) 下一个

看见讨论张郃斩了谁, 许褚斩将仅仅六员之类, 以及家喻户晓,国人乐此不疲的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 子龙七进七出,似乎从来没人去追究这是个大忽悠?

三国演义里面,交战大多描写成:两军列阵,双方主将出马,施展武艺,大战多少回合。或不分胜败, 或斩或刺敌将于马下,或诈败使拖刀计,或卖个破绽生擒敌将,国人津津乐道上千年的事情,从来没人去认真捅破窗户纸,这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既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被今人重复?

历史上所有大战都是主将指挥士兵打的, 不是主将比武的结果。这要么是常识,要么稍为用脚趾头想想就应该知道。 而且中华武术本身就是个大忽悠, 根本不能在现代格斗竞技场立一席之地。 

这些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演义”部分,纯属虚构。大概不是始于罗贯中,但无疑影响最大, 天朝古典文学不问真伪,照抄不误。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都是雷同描写,包括水浒,甚至在当代被金庸炒到极致。 

三国演义这样写,应该是便于说书人摆地摊活灵活现。试想如果不忽悠,说书人在街头怎么讨钱?

挺有意思的是,为何国人最热衷讨论不存在的忽悠?而且近千年没人认真?整个民族都热衷于生活在童话之中永远不打算长大?

这坛子应该是讨论历史,不是文学家怎样编故事吧?从纯文学和娱乐角度说, 这种忽悠属于无害,harmless。 被忽悠的获得娱乐,陶醉其中也无不可。 比如娱乐业中魔术都是忽悠,也很有娱乐价值。但魔术师从来不试图让观众以为是真的。 观众也知道是忽悠。 可三国演义好像是要人把忽悠信以为真,而且全天下上千年似乎都信。这个大忽悠不能不是史无前例的成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电影《Troy》里,两军对阵。
一方的国王说:我们两军互相厮杀,要死很多人。不如你挑一个武艺最棒的,我挑一个武艺最棒的,就两人打。你方的武士赢了,我就称臣。我方的武士赢了,我就不称臣。这样,所有的士兵都能活着回去。
阿伽门农同意了。于是叫 Achilles 上阵。
看来,武将对打,士兵看着,还是有先例的。

ahhhh 回复 悄悄话 武将单挑肯定是有的,以前能坐战车的都是贵族呢。三国的时候,门阀世家还是主流,单挑还是有可能的。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看三国,学的是怎样玩心眼,津津乐道的是诸葛亮的草船借剑,还有空城计,日本人看三国,佩服的却是老曹--曹孟德,学的是怎样才能由弱变强、、、
金笔 回复 悄悄话 应该是将对将,兵对兵互博互撕的。将们的胜败对兵们的士气有很大影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