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想

认真生活,用心体会,温暖回味
正文

小教堂

(2024-11-11 17:41:33) 下一个

我来美国的第一站是波士顿。那时我喜欢去看市中心各种罗马风格和哥特风格的教堂。外观庄严华丽,里面气氛肃穆,但让人感觉很有压力。

上班后,老板是犹太人,客户也有很多犹太人。发现很多犹太人给自己的教堂捐款特别慷慨,参加教会活动很积极。他们的孩子很多上私校。

当时有一个同事是虔诚的天主教教徒,生了五个孩子,还领养了一个,全部home school。节假日全家老小来公司参加活动,一个个都着装整齐,谦逊有礼的样子。

孩子小时候和朋友们参加集体课外活动,周日上午总是不能约的,因为有几个孩子要去基督教教堂做礼拜。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个穆斯林朋友。他每天一定要跪拜几次。他和父母兄弟住一起,他们的小孩子也是home school. 他和他的孩子侄子们都很handy,会修房子,对人特别热情。

再后来跟人合伙经营一家公司,一墙之隔就是一个墨西哥人办的教堂,是用一个仓库改装的。虽然比较简陋,但是人气很高,有很多大人孩子参加。他们特别喜欢唱歌,嗓音高亢豪迈,可惜我听不懂西班牙语。他们的孩子大部分都不会上大学的,他们不在乎。他们普遍家庭关系很好,总是一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现在我的仓库旁边是一个印度庙,小小的佛堂里供着至少五尊神,布置得金碧辉煌。他们念经祈祷的时候,我也能听到梵文,还能闻到特别的熏香。牧师和信徒们都很友善,对我这个懵懂无知的华人也很欢迎,和我聊西藏。我看到十几岁的小孩子们帮忙做法事,脸上身上都涂着油彩,说话带着浓浓的印度口音。应该也是不上学的。

现在我不再只欣赏那些华丽庄严高耸入云的教堂,社区里那些五花八门的小教堂小寺庙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才能把人凝聚在一起。其实早年我也被人说服去过几次教会,但感觉很不得劲,实在不能融入。也许是我慧根太浅,也许是缘分没到。我们华人,真的是religiously homeless. 有点像游民。既没有宗教的纽带,又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绑定,长久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不容易。孩子一上大学就像风筝断了线。

我的华人邻居们的孩子都很大了,几乎看不到他们回来。一个邻居每年圣诞和元旦期间,都邀请孩子和他们的家人们一起去度假,邻居承担所有费用。也许只有这样家庭成员间才能保持亲密的关系吧。也没什么不好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