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86一90

(2023-11-02 11:43:14) 下一个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八)

 

拾伍

图片

 

【原文】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①。心色赤,宜食酸,小豆②犬肉李韭皆酸③。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④。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⑤。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⑥。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⑦。

【原文通解】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①。

①肝性喜急,故食甘物而取其宽缓也。(新校正云:详肝色青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六卷,王氏移于此。)

肝脏与青色相应,宜食甘味食物,如梗米、牛肉、枣,葵菜等。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②犬肉李韭皆酸③。

②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小豆作麻。

③心性喜缓,故食酸物而取其收敛也。

心脏与红色相应,宜食酸味食物,如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④。

肺喜气逆,故食苦物而取其宣泄也。

肺脏与白色相应,宜食苦味食物,如小麦、羊肉、杏、野蒜等。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⑤。

⑤究斯宜食,乃调利关机之义也。肾为胃关,脾与胃合.故假咸柔软以利其关关利而胃气乃行,胃行而脾气方化,故应脾宜味与众不同也。(新校正云:按上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道,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肝心肺肾食宜皆与前文合,独脾食咸,宜[咸宜二字似倒。守]不用苦,故王氏特注其义。)

脾脏与黄色相应,宜咸甘味食物,如大豆、猪肉、栗子、豆叶等。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⑥。

⑥肾性喜燥,故食辛物而取其津润也。

肾脏与黑色相应,宜食辛味食物,如黄黍、鸡肉、桃子、葱等。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⑦。

⑦皆自然之气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坚散而已,辛亦能润能散,苦亦能燥能泄故上文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则其谓苦之燥泄也;又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则其谓辛之濡润也。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的作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甜味食物具有缓和的作用,苦味食物具有坚燥的作用,咸味食物具有软坚的作用。

【译文】

肝脏与青色相应,宜食甘味食物,如梗米、牛肉、枣,葵菜等。心脏与红色相应,宜食酸味食物,如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肺脏与白色相应,宜食苦味食物,如小麦、羊肉、杏、野蒜等。脾脏与黄色相应,宜咸甘味食物,如大豆、猪肉、栗子、豆叶等。肾脏与黑色相应,宜食辛味食物,如黄黍、鸡肉、桃子、葱等。辛味食物具有发散的作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甜味食物具有缓和的作用,苦味食物具有坚燥的作用,咸味食物具有软坚的作用。

 

拾陆

图片

 

【原文】

毒药攻邪①,五谷为养②,五果为助③,五畜为益④,五菜为充⑤,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⑥。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⑦。

【原文通解】

●毒药攻邪①,五谷为养②,五果为助③,五畜为益④,五菜为充⑤。

①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皆可以祛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也。(新校正云:按《本草》云: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故云毒药攻邪。)

 ②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③谓桃李杏栗枣也。

④ 谓牛羊豕犬鸡也。

⑤谓葵藿薤葱非也。(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药物可以攻克病邪,五谷可以滋养五脏之气,五果能辅助五谷充养人体,五畜能补养五脏,五菜能营养脏腑。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⑥。

⑥气为阳化,味曰阴施,气味合和,则补益精气矣。《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由是则补精益气,其义可知。(新校正云:按孙思邈云: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气味温补以存精形。此之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

将药物与谷果肉菜依气味而调配服用,可以补精益气。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

上述五类,分别有辛、酸、甘、苦、咸五味,而五味又各有其作用,或发散,或收敛,或缓和,或坚燥,或软坚。

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⑦。

⑦用五味而调五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咸,肺以苦,肾以辛者,各随其宜,欲缓、欲收、欲软、欲泄、欲散、欲坚而为用,非以相生相养而为义也。

治疗时,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和五脏之气的盛衰、病变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恰当地选择药食,利用五味。

【译文】

药物可以攻克病邪,五谷可以滋养五脏之气,五果能辅助五谷充养人体,五畜能补养五脏,五菜能营养脏腑,将药物与谷果肉菜依气味而调配服用,可以补精益气。

上述五类,分别有辛、酸、甘、苦、咸五味,而五味又各有其作用,或发散,或收敛,或缓和,或坚燥,或软坚。治疗时,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和五脏之气的盛衰、病变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恰当地选择药食,利用五味。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九)

 

拾柒

图片

 

【理论阐释】

1.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本篇运用五行学说,把作为生命活动中心的五脏,与自然界四时联系起来,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为中介的天人相应系统,成为中医藏象学说和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本文所言的四时,既指一年之四(五)季、一月之干支(十天千)时日、也指一日之时辰,其与五脏的关联关系如下表。表1-2时脏五行归类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四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时日   甲乙  丙丁   戊已  庚辛   壬癸 

时段   平旦  日中   日昳  下晡   夜半 

        寅卯  巳午 辰戌丑未 申酉 亥子

 上述五脏与四时的通应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内经》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系统的生命节律的朴素认识,可以说是中医有关生物钟理论和时间医学之滥觞,对认识人体生命活动,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均有重要意义,而且从中也体现了五行学说的取象比类及其生克制化规律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2.五脏病愈、甚、持、起时间的预测

       疾病发生以后,其病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于邪正之间的力量对比,正气强盛,战胜邪气,则病情好转、向愈(起、愈);正气衰弱,邪气胜正,则病情加甚(甚);正邪相持,则病情胶着(持)。对于五脏病来说,在致病因素(邪气)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病情与受病之脏的脏气盛衰密切相关。由于脏气随自然界四时变化而消长盛衰,因此病情在一定的周期(一年、一月、一日)内可以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节律,本篇即据此指出五脏病“以胜相加”发病之后,具有“至其所生(我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生我者)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的发展变化规律。

       这一五脏病愈、甚、持、起时间节律,既是以“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素问。金匮真言论》)的脏气消长变化规律为基础,也是古代医家运用五行生克关系对长期观察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而得出的认识。掌握这一理论,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趋势,推测疾病预后转归,及时采取“已病防变”措施以防止病情蔓延恶化,颇具实际意义,故为历代医家所继承和进一步发挥。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金匮要略》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等说,均是对这一理论的引申和发挥,而后世医家对于内伤杂病,特别是中风、虚劳、吐血等危重或慢性而复杂的病证,也每灵活运用《内经》这一理论以指导辨证论治、推测病情转归。当然,由于疾病是一种复杂的异常生命活动,其病理变化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不单纯决定于脏气的消长盛衰,因此不是所有五脏病变都必定呈现上述发展变化规律。本篇提供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可能的模式或趋势,而非必然的结果,因此临床上必须综合多种因素加以客观分析,不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而机械套用。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本篇所言的病情发展变化规律主要针对五脏病,如后世所称的内科杂病等而言。对于外感病,由于病情常决定于外感邪气与人体正气(阳气)抗邪机能的盛衰消长,故每随人体阳气的昼夜消长而有《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言的“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变化规律。两者所适应的病证不同,需加区别。

 

拾捌

图片

 

【临证指要】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指导意义

       “五脏苦欲补泻”是根据五脏的特性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五脏各有其性,如肝苦急欲散,心苦缓欲软,脾苦湿欲缓等。而药物的五味则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燥)和咸软的作用,故可用其性味以纠正脏气之偏,如肝苦急欲散,即恶(苦)酸喜(欲)辛,故以酸泻之,以辛补之,即李念袭《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所言的“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金元以降,不少医家均把“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作为临床上辨证用药的指导原则,如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体药物举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药。”其后,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李念莪的《医宗必读》等,都立专篇对张元素之说作了更深刻和详细的发挥,缪、李二氏并强调:“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可见这一理论对临床遣药处方的指导意义,兹举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吐血门》中医案三则,以见其运用:

        “沈,味进辛辣,助热之用,致肺伤嗽甚,其血震动不息,阳少潜伏,而夜分为甚,清气热而不妨胃口,甘寒是投,与《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恰符。生甘草、玉竹、麦冬、生白芍、茯神。”

       “陆,食酸助木,胃土受侮,脘中阳逆,络血上溢。《内经》辛酸太过,都从甘缓立法,沉苦勿进。生扁豆、北沙参、炒麦冬、茯苓、川斛、甘蔗浆。”

       “万,脉数左坚,当夏四月,阳气方张,陡然嗔怒,肝阳勃升,络血上涌,虽血得止而咳逆欲呕,眠不得献左,此肝阳左升太过,木失水涵,阴亏则生热,是皆本体阴阳迭偏,非客邪实火可清可降之比,......木犯胃土贯膈,即至冲咽人肺,肺衰木反刑金,从《内经》甘缓以制其急。米炒麦冬、糯稻根须、女贞子、茯神、生甘草、南枣肉。”

       肝藏血,大抵吐血证多与肝气亢急,肝阳上逆克土或刑金有关,叶氏在三案中皆遵《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旨,从正本澄源人手,治血证而不用一味止血药,堪称妙用《内经》理论以指导临床之典范。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一)

 

图片

 

◆五气:五脏的气。此篇运用五行学说,对人的日常生活、发病因素、脏腑功能、病情变化、脉搏形象、药物性味、饮食宜忌等进行分类归纳。◆

 

图片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①,辛入肺②,苦入心③,咸入肾④,甘入脾⑤,是谓五入⑥。

      五气所病:心为噫①,肺为咳②,肝为语③,脾为吞④,肾为欠为嚏⑤,胃为气逆为哕为恐⑥,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⑦,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⑧,胆为怒⑨,是谓五病。

【原文通解】

●五味所入:酸入肝①,辛入肺②,苦入心③,咸入肾④,甘入脾⑤,是谓五入⑥。

①肝合木而味酸也。

②肺合金而味辛也。

③心合火而味苦也。

④肾合水而味咸也。

⑤脾合土而味甘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又云:淡入胃。)

⑥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五味入胃,各为其所喜的脏腑吸收: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咸味入肾,甘味入脾。这是饮食五味之所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①,肺为咳②,肝为语③,脾为吞④,肾为欠为嚏⑤,

【1】噫:即嗳气的意思。

  【2】语:多语的意思。

  【3】吞:吞咽涎水。

①象火炎上,烟随焰出,心不受秽,故噫出之。

②象金坚劲,扣之有声,邪击于肺,故为咳

也。

③象木枝条,而形支别,语宣委曲,故出于肝。

④象土包容,物归于内,翕如皆受,故为吞也。

⑤象水下流,上生云雾,气郁于胃,故欠生焉。太阳之气和利而满于心,出于鼻则生嚏也。

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⑥,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⑦,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⑧,胆为怒⑨,是谓五病。

【1】水:此处指水肿病。

【2】癃( lónɡ):小便不通的意思。

【3】约:约束节制的意思。

⑥以为水谷之海,肾与为关,关闭不利,则气逆而上行也。以包容水谷,性喜受寒,寒谷相薄,故为哕也。寒盛则哕起,热盛则恐生。何者?胃热则肾气微弱,故为恐也。下文曰:精气并于肾则恐也。

⑦大肠为传道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受盛之气既虚,传道之司不禁,故为泄利也。下焦为分注之所,气窒不泻,则溢而为水。

⑧膀胱为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足三焦脉实,约下焦而不通,则不得小便;足三焦脉虚,不约下焦,则遗溺也。《灵枢经》曰: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⑨中正决断,无私无偏,其性刚决,故为怒也。《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 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译文】

五味入胃,各为其所喜的脏腑吸收: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咸味入肾,甘味入脾。这是饮食五味之所入。

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 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二)

 

图片

 

【原文】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①,并于肺则悲②,并于肝则忧③,并于脾则畏④,并于肾则恐⑤,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①,肺恶寒②,肝恶风③,脾恶湿④,肾恶燥⑤,是谓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①,肺为涕②,肝为泪③,脾为涎④,肾为唾⑤,是为五液。

【原文通解】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①,并于肺则悲②,并于肝则忧③,并于脾则畏④,并于肾则恐⑤,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1】五精:指五脏之精气。

 ①精气,谓火之精气也。肺虚而心精并之,则为喜。《灵枢经》曰: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为肺神,明心火并于肺金也。

②肝虚而肺气并之,则为悲。《灵枢经》曰: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为肝神,明肺金并于肝木也。

③脾虚而肝气并之,则为忧。《灵枢经》曰: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为脾神,明肝木并于脾土也。

④一经云饥也。肾虚而脾气并之,则为畏。畏,谓畏惧也。《灵枢经》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为肾神,明脾土并于肾水也。

⑤心虚而肾气并之,则为恐。《灵枢经》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为心主,明肾水并,

心火也。怵惕惊惧也。此皆正气不足而胜气并之,乃为是矣。

五脏之精气相并所发生的疾病:精气并与心则喜,精气并于肺则悲,精气并于肝则忧,精气并于脾则畏,精气并于肾则恐。这就是所说的五并,都是由于五脏乘虚相并所致。

● 五脏所恶:心恶热①,肺恶寒②,肝恶风③,脾恶湿④,肾恶燥⑤,是谓五恶。

【1】恶:厌恶的意思。

①热则脉溃浊

②寒则气留滞

③风则筋燥急

④湿则肉痿肿

⑤燥则精竭涸。(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若尔[原作“余”,据《太素》卷六(脏腑气液》杨注改]则云肺恶燥,今此肺恶寒肾恶燥者,燥在于秋,寒之始也;寒在于冬,燥之终也。肺在于秋,以肺恶寒之甚,故言其终;肾在于冬,以肾恶燥不甚,故言其始也。)

五脏对不同的环境有所厌恶,心怕很热的环境,肺怕很冷的环境,肝怕风大的环境,脾怕潮湿的环境,肾怕干燥的环境。以上可以叫做“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①,肺为涕②,肝为泪③,脾为涎④,肾为唾⑤,是为五液。

①泄于皮腠也

②润于鼻窍也

③注于眼目也。

④溢于唇口也。

⑤生于牙齿也。

五脏化生的液体:心之液化为汗,肺之液化为涕,肝之液化为泪,脾之液化为涎,肾之液化为唾。这是五脏化生的五液。

【译文】

五脏之精气相并所发生的疾病:精气并与心则喜,精气并于肺则悲,精气并于肝则忧,精气并于脾则畏,精气并于肾则恐。这就是所说的五并,都是由于五脏乘虚相并所致。

五脏对不同的环境有所厌恶,心怕很热的环境,肺怕很冷的环境,肝怕风大的环境,脾怕潮湿的环境,肾怕干燥的环境。以上可以叫做“五恶”。

五脏化生的液体:心之液化为汗,肺之液化为涕,肝之液化为泪,脾之液化为涎,肾之液化为唾。这是五脏化生的五液。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三)

 

图片

 

【原文】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①;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②;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③,是谓五禁,无令多食④。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⑤,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⑥,是谓五发。

【原文通解】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①;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①病,谓力少不自胜也。

五味所禁: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②;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③,是谓五禁,无令多食④。

②(新校正云:按皇甫士安云:咸先走肾,此云走血者,肾合三焦,血脉虽属肝心,而为中焦之道,故咸入而走血也。苦走心,此云走骨者,水火相济,骨气通于心也。)

③是皆为行其气速,故不欲多食,多食则病甚,故病者无多食也。

④(新校正云:按《(太素》五禁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名此为五裁、杨上善云: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之,命曰五裁。)[《太素》卷二《调食》有五禁,与此文同,别有五裁,林氏误混为一。又杨说今本太索作正文。)

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使之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⑤,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⑥,是谓五发。

【1】五病所发:指五脏的疾病各有多发生的部位及时间。

⑤骨肉阴静,故阳气从之。血脉阳动,故阴气乘之。

⑥夏阳气盛,故阴病发于夏,冬阴气盛,故阳病发于冬,各随其少也。

五种病的发生:阴病发生于骨,阳病发生于血,阴病发生于肉,阳病发生于冬,阴病发生于夏。这是五病所发。

【译文】

五味所禁: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的禁忌,不可使之多食。

五种病的发生:阴病发生于骨,阳病发生于血,阴病发生于肉,阳病发生于冬,阴病发生于夏。这是五病所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