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191---195

(2023-11-03 16:43:31) 下一个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二)

3

【原文】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1】,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2】。诸分尽热,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病在诸阳脉【3】,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4】,视分尽热,病已止。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止。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而日而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原文通解】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

?病在肌肤,周身肌肤疼痛,病名为肌痹,这是被寒湿之邪侵犯所致。?

刺大分小分【1】,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

【1】大分小分:分,即指肌肉的会合处。较大的肌肉会合处称为大分;较小的肌肉会合处称为小分。

?应针刺大小肌肉会合之处,取穴要多,进针要深,以局部产生热感为度。?

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2】。诸分尽热,病已止。

【2】痈发若变:发生痈肿,并引起其他疾病。

?不要伤及筋骨,若损伤了筋骨,就会引起痈肿或其他病变。待各肌肉会合之处都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病在骨,肢体沉重不能抬举,骨髓深处感到酸痛,局部寒冷,病名为骨痹。?

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治疗时应深刺,以不伤血脉肌肉为度。针刺的道路在大小分肉之间,待骨部感到发热,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诸阳脉【3】,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

【3】诸阳脉:指手足太阳、少阳、阳明的经脉。

?病在手足三阳经脉,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同时各分肉之间也有或寒或热的感觉,这叫狂病。?

刺之虚脉【4】,视分尽热,病已止。

【4】刺之虚脉:指用泻法针刺以泄散病邪。

?针刺用泻法,使阳脉的邪气外泄,观察各处分肉,若全部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应该停止针刺。?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

?有一种病,初起每年发作一次,若不治疗,则变为每月发作一次;若仍不治疗,则每月发作三、四次,这叫做癫病。?

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止。

?治疗时应针刺各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经脉,若没有寒冷的症状,可用针刺调治,直到病愈为止。?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而日而已。

?风邪侵袭人体,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热则汗出,一日发作数次,应首先针刺各分肉腠理及络脉;若依然汗出且或寒或热,可以三天针刺一次,治疗一百天,疾病就痊愈了。?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病因大风侵袭,出现骨节沉重,胡须眉毛脱落,病名为大风。应针刺肌肉,使之出汗,连续治疗一百天后,再针刺骨髓,仍使之出汗,也治疗一百天,总计治疗二百天,直到胡须眉毛重新生长,方可停止针刺。

【译文】

       病在肌肤,周身肌肤疼痛,病名为肌痹,这是被寒湿之邪侵犯所致。应针刺大小肌肉会合之处,取穴要多,进针要深,以局部产生热感为度。不要伤及筋骨,若损伤了筋骨,就会引起痈肿或其他病变。待各肌肉会合之处都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骨,肢体沉重不能抬举,骨髓深处感到酸痛,局部寒冷,病名为骨痹。治疗时应深刺,以不伤血脉肌肉为度。针刺的道路在大小分肉之间,待骨部感到发热,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手足三阳经脉,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同时各分肉之间也有或寒或热的感觉,这叫狂病。针刺用泻法,使阳脉的邪气外泄,观察各处分肉,若全部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应该停止针刺。有一种病,初起每年发作一次,若不治疗,则变为每月发作一次;若仍不治疗,则每月发作三、四次,这叫做癫病。治疗时应针刺各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经脉,若没有寒冷的症状,可用针刺调治,直到病愈为止。

        风邪侵袭人体,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热则汗出,一日发作数次,应首先针刺各分肉腠理及络脉;若依然汗出且或寒或热,可以三天针刺一次,治疗一百天,疾病就痊愈了。

       病因大风侵袭,出现骨节沉重,胡须眉毛脱落,病名为大风。应针刺肌肉,使之出汗,连续治疗一百天后,再针刺骨髓,仍使之出汗,也治疗一百天,总计治疗二百天,直到胡须眉毛重新生长,方可停止针刺。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1

【题解】

 本篇论述了三阴、三阳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布,所以篇名为“皮部论”。其内容有十二经脉在皮部分属的部位、名称,及如何从皮部络脉颜色的变化诊断疾病;外邪侵袭人体,由表向里传变的次序。

2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1】,脉有经纪【2】,筋有结络【3】,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4】,诸经皆然。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5】,上下同法【6】,视其部中有浮络【7】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8】,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9】,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1】,脉有经纪【2】,筋有结络【3】,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1】皮有分部:分部,即分属之部位。皮有分部,即皮肤之上有十二经脉的分属部位。

【2】脉有经纪:直行者为“经”;横行者为“纪”。脉络的分布纵横有序。             

【3】筋有结络:筋之系结为“结”;连络为“络”。结络:结,聚结;络,络属。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的皮肤有十二经分属部位,脉络的分布纵横有序,筋有结聚连络,骨有长短大小,其所发生的疾病的开始和预后,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4】,诸经皆然。

【4】经脉为纪者:人体皮肤上的分属部位是以经脉的循行部位为纲纪。

?岐伯回答说:要知道皮肤的所属部位,他是以经脉循行部位为纲纪的,各经都是如此。?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5】,上下同法【6】,视其部中有浮络【7】者,皆阳明之络也。

【5】害蜚(fěi):害,通阖,即合。蜚,通扉,指门。害蜚,即关门。

【6】上下同法:上下,代表六经的手足,上指手经,下指足经。同法,即方法相同。

【7】浮络:指浅表的络脉。

?阳明经的阳,名叫害蜚,手、足阳明经脉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阳明的络。?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它的络脉之色多青的,则病痛;多黑的则病痹;色黄赤的病属热;色白的病属寒;若五色兼见,则是寒热错杂的病;若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因为络脉在外属阳,经脉在内属阴,凡外邪的侵入,一般是由络传经,由表传里的。?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8】,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

【8】枢持:枢,即门轴;持,即主持。枢持,指少阳经有枢转阳气的作用。

?少阳经的阳,名叫“枢持”,手、足少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阳的络。?

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于经,所以邪在阳分主内传入经,邪在阴分主外出或涌入于内,各经的内外出入都是如此。?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9】,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9】 关枢:关,约束、固卫的意思。关枢,指太阳主一身之表,具有卫外而为固的功能,可约束少阳枢转出入之机。

?太阳经的阳名叫“关枢”,手、足太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太阳的络,在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的皮肤有十二经分属部位,脉络的分布纵横有序,筋有结聚连络,骨有长短大小,其所发生的疾病的开始和预后,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要知道皮肤的所属部位,他是以经脉循行部位为纲纪的,各经都是如此。

       阳明经的阳,名叫害蜚,手、足阳明经脉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阳明的络,它的络脉之色多青的,则病痛;多黑的则病痹;色黄赤的病属热;色白的病属寒;若五色兼见,则是寒热错杂的病;若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因为络脉在外属阳,经脉在内属阴,凡外邪的侵入,一般是由络传经,由表传里的。

       少阳经的阳,名叫“枢持”,手、足少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阳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于经,所以邪在阳分主内传入经,邪在阴分主外出或涌入于内,各经的内外出入都是如此。

       太阳经的阳名叫“关枢”,手、足太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太阳的络,在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

3

【原文】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1】,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2】;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3】。

       心主之阴【4】,名曰害肩【5】,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6】,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7】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溯然【8】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9】;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驰骨消,肉烁?(jùn)破【10】,毛直而败【11】。

【原文通解】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1】,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

【1】枢儒:儒,通臑,指肢体内侧肌肉厚软之处,为少阴经络脉所经之处,指少阴位于太阴与厥阴之间,具有枢转阴阳之功。

?少阴经的阴,名叫“枢儒”,手、足少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阴的络。?

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2】;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3】。

【2】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经与络分别为阴与阳,经属阴,络属阳,邪气由络入经,故称为从阳部注于经。

【3】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邪气外溢出阴经,而向内注入于骨。

?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邪气传入于经,是先从属阳的络脉注入于经,然后从属阴的经脉出而向内注入于骨部。?

心主之阴【4】,名曰害肩【5】,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4】心主之阴:指厥阴经。

【5】害肩:害,同前面的害蜚。厥阴经向上到达肩腋之处,所以叫“害肩”。

?厥阴经的阴络,名叫“害肩”,手、足厥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都是属于厥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脉。?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6】,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6】关蛰:关,有固外之义。蛰,即蛰伏,闭藏。关蛰,指太阴具有闭藏的作用,不使阴气外泄。

?太阴经的阴,名叫“关蛰”,手,足太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都是属太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本经。?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7】于肠胃。

【7】廪:廪:聚集。

王冰注:“积也,聚也”。

?以上所述这十二经之络脉的各个分部,也就是分属于皮肤的各个分部。因此,百病的发生,必先从皮毛开始,病邪中于皮毛;则腠理开,腠理开则病邪侵入络脉;留而不去,就向内传入于经脉;若再留而不去,就传入于腑,聚积于肠胃。?

邪之始入于皮也,溯然【8】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9】;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驰骨消,肉烁?(jùn)破【10】,毛直而败【11】。

【8】泝(sù)然:形容怕冷的样子。王冰注:“恶寒也”。

【9】感虚乃陷下:是指邪气客于经脉之中,由于经脉之气虚弱,导致邪气内陷。

【10】肉烁?(jùn)(shuòjun) 破:烁,通铄,削弱。?(jùn),肌肉突起之处。内烁?(jùn)破,肌肉消瘦败坏。

【11】毛直而败:指毛发枯槁的败证。

?病邪开始侵犯皮毛时,使人恶寒而毫毛直起,腠理开泄;病邪侵入络脉,则络脉盛满,其色变异常;病邪侵入经脉,是由于经气虚而病邪乃得陷入;病邪留连于筋骨之间,若寒邪盛时则筋挛急骨节疼痛,热邪盛时则筋弛缓,故软无力,皮肉败坏,毛发枯槁。?

【译文】

      少阴经的阴,名叫“枢儒”,手、足少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邪气传入于经,是先从属阳的络脉注入于经,然后从属阴的经脉出而向内注入于骨部。

       厥阴经的阴络,名叫“害肩”,手、足厥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都是属于厥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脉。

       太阴经的阴,名叫“关蛰”,手,足太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都是属太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本经。

      以上所述这十二经之络脉的各个分部,也就是分属于皮肤的各个分部。因此,百病的发生,必先从皮毛开始,病邪中于皮毛;则腠理开,腠理开则病邪侵入络脉;留而不去,就向内传入于经脉;若再留而不去,就传入于腑,聚积于肠胃。病邪开始侵犯皮毛时,使人恶寒而毫毛直起,腠理开泄;病邪侵入络脉,则络脉盛满,其色变异常;病邪侵入经脉,是由于经气虚而病邪乃得陷入;病邪留连于筋骨之间,若寒邪盛时则筋挛急骨节疼痛,热邪盛时则筋弛缓,故软无力,皮肉败坏,毛发枯槁。

4

【原文】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1】,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原文通解】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

?黄帝说,您说的皮之十二部,发生的病都是怎样呢?

岐伯说:皮肤是络脉分属的部位。?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邪气侵入于皮肤则腠理开泄,腠理开泄则病邪侵入于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则内注于经脉;经脉的邪气满盛则入舍于腑脏。?

故皮者有分部,不与【1】,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1】不与:与,同预。指不给予及时的预防、治疗。

不与:《甲乙经》作“不愈”。

?所以说皮肤有十二经脉分属的部位,若见到病变而不预为治疗,泄气将内传于腑脏而生大病。

黄帝说:好。?

【译文】
       黄帝说,您说的皮之十二部,发生的病都是怎样呢?

       岐伯说:皮肤是络脉分属的部位。邪气侵入于皮肤则腠理开泄,腠理开泄则病邪侵入于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则内注于经脉;经脉的邪气满盛则入舍于腑脏。所以说皮肤有十二经脉分属的部位,若见到病变而不预为治疗,泄气将内传于腑脏而生大病。

       黄帝说:好。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原文】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1】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2】,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3】,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4】,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5】,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6】,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1】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1】见:同现,显现。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

帝曰:络之阴阳【2】,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3】,随四时而行也。

【2】络之阴阳:阴络是指较深的络脉,阳络是指较浅的络脉。

【3】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阴络的颜色是与其经脉的颜色相对应的,阳络的颜色变化无常,不一定与其经脉的颜色对应,而是随着四时之气的变化而变化。

?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

寒多则凝泣【4】,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5】,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6】,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4】泣:音义同“涩”。

【5】淖(nào)泽:指滑利。

【6】此皆常色:《甲乙经》卷二第一“皆”作“其”。

?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

黄帝说:好。?

【译文】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

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

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

黄帝说:好。

 

     气穴论第五十八(一)

1

【题解】

【0】气穴:即腧穴,或称“孔穴”,乃经气所注之处。

         人身孔穴。皆气所居。故曰气穴。

2

【导读】

一、介绍了人体三百六十五气穴的名称及分布部位。

       二、阐述了孙络与溪谷的基本概念,以及邪入孙络、溪谷造成营卫运行不畅而产生的种种病理变化。

       三、指出了病邪侵犯人体,从孙络沿络脉、经脉进而深入脏腑的传变途径,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治疗方法。

3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1】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2】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为“圣人易语【3】,良马易御”也。

       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4】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1】尽言其处。

【1】溢意:畅达、尽情的意思。

卒。尽也。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地讲讲。

岐伯稽首拜了两拜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

帝捧手逡巡而却【2】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为“圣人易语【3】,良马易御”也。

【2】捧手逡巡而却:形容退让、谦虚的样子。

【3】圣人易语:指聪明有德的人,容易接受意见和理解事物。

?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地领会了。

岐伯说:你领会得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

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4】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4】真数:指三百六十五穴位之数,即气穴之数理。

?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么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它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地讲讲。

       岐伯稽首拜了两拜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

       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地领会了。

       岐伯说:你领会得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

       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么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它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

 

 

  气穴论第五十八(二)

4

【原文】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1】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2】及上纪,上纪者,胃脘【3】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系阴阳【4】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藏俞五十穴【5】,府俞七十二穴【6】,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膂两傍各五【7】,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8】,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9】,眉本二穴【10】,完骨二穴【11】,项中央一穴【12】,枕骨二穴【13】,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14】,曲牙二穴【15】,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16】,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喑门【17】一穴,齐一穴,胸俞十二穴【18】,背俞二穴【19】,膺俞十二穴【20】,分肉二穴【21】,踝上横二穴【22】,阴阳蹻四穴【23】。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24】,大禁二十五【25】,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原文通解】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1】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2】及上纪,上纪者,胃脘【3】也,下纪者,关元也。

【1】心:指心胸部。

【2】十椎:指背部第十椎下的中枢穴。

【3】胃脘:指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腹正中线上。

 1、背与心相控而痛:

 心。谓心胸也。控。引也。背与心相控而痛者。阴阳相引而为痛也。此先论阴阳二气。总属任督之所主。吴云。以下计八十七字。按其文义。与上下文。不相流贯。僭去之。张云。

       共计八十七字。按其文义。与上下文。不相流贯。新校正。疑其为骨空论文。脱误于此者。是。

 2、十椎及上纪:

马云。十椎之十。当作大。下同。按脊属督脉一经。但十椎下无穴。当是大椎也。张云。

       十椎。督脉之中枢也。此穴。诸书不载。惟气府论。督脉气所发条下。王氏注曰。中枢。在第十椎节下间。与此相合。可无疑也。志云。十椎。在大椎下。第七椎。乃督脉至阳穴。盖大椎上。尚有三椎。总数之为十椎也。

?岐伯拜了两拜站起来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

背胸邪系阴阳【4】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4】邪系阴阳:邪,通“斜”。系,联属。阴阳,此指前后。

 1、背胸邪系阴阳左右:

张云。此详言上文。背与心相控而痛者。悉由任督二脉之为病也。马云。邪。斜同。在后为背。在前为胸。在背为阳。在胸为阴。正以背与胸斜系。阴阳左右如此。故为前后之病。又背之督脉。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如天突之上。又斜下肩。交背大椎之下。是以必刺天突大椎胃脘关元耳。高仍马。邪。读为斜。张志为邪气之邪。简按马义为长。

 2、脉满起

 高云。经脉满盈。从而起也。

?盖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经脉斜系于阴阳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藏俞五十穴【5】,府俞七十二穴【6】,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5】脏俞五十穴:脏,即五脏;俞,指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每脏有五穴,为二十五穴,左右合而言之,共五十穴。

【6】腑俞七十二穴:六腑的六俞穴共三十六穴,左右相加,共七十二穴。

1、脏俞五十穴

 马云。此与灵枢本输篇同。下文腑俞同。

??五脏各有井荥俞经和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俞原经合六俞,六六三十六,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

中膂两傍各五【7】,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8】,犊鼻二穴,

【7】中膂两傍各五:指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处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8】两髀厌分中二穴:两侧臀部环跳穴。

 1、大椎上两旁各一

马云。即大杼穴。新校正。以为大椎旁无穴。意者亦若今人以项之高骨。为大椎耳。吴云。当是天柱二穴。在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志与马同。张引王及新校正云。今于大椎上旁。按之甚。必当有穴。意者甲乙等经。犹有未尽。简按甲乙。大杼。项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明是大椎上。

       非大杼之谓。今从张注。

 2、目瞳子浮白二穴

 诸家并仍王注。为胆经二穴。果然。则二穴上。阙各一字。或云。是甲乙经所载。

   3、足阳明四白穴。

 骨空论曰。督脉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气府论曰。面鼽骨空各一。皆谓之也。此说近是。

   4、两髀厌

张云。谓髀枢骨分缝中。即足少阳环跳穴也。

       沈氏经络全书云。谓之枢者。以楗骨转动。如户之枢也。亦曰髀关。简按厌。于协切。靥同。经脉篇云。足少阳之脉。绕毛际。横入髀厌中。是。

 5、犊鼻

 马云。去膝膑下。骨上。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简按骨空论云。骨空。在辅骨之上端。王注。犊鼻穴也。

?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

耳中多所闻二穴【9】,眉本二穴【10】,完骨二穴【11】,项中央一穴【12】,枕骨二穴【13】,

【9】耳中多所闻二穴:两侧耳前听宫穴。

【10】眉本二穴:两侧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中。

【11】完骨二穴:指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处的完骨穴。

【12】项中央一穴:风府穴。

【13】枕骨二穴:两侧窍阴穴。

 1、耳中多所闻

 根结篇云。少阳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张云。即听宫也。刺节真邪论云。刺其听宫。

       2、枕骨

   高云。脑后左右玉枕穴。即枕骨也。简按诸家仍王注。今亦从之。

?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

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14】,曲牙二穴【15】,天突一穴,天府二穴,

【14】巨虚上下廉四穴:两侧上、下巨虚穴。

【15】曲牙二穴:两侧颊车穴。

?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

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16】,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喑门【17】一穴,齐一穴,

【16】肩解二穴:两侧肩井穴。

【17】喑门:哑门穴。

?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窨门一穴,神阙一穴,?

胸俞十二穴【18】,背俞二穴【19】,膺俞十二穴【20】,分肉二穴【21】,踝上横二穴【22】,阴阳蹻四穴【23】。

【18】胸俞十二穴: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

【19】背俞二穴:两侧膈俞穴。

【20】膺俞十二穴:云门、中府、周荣、胸乡、天溪、食窦。

【21】分肉二穴:两侧阳辅穴。

【22】踝上横二穴:两侧解溪穴。

【23】阴阳蹻四穴:照海穴和申脉穴。

 1、背俞

志云。谓膈俞穴。在大椎下第七椎间。各开中行一寸五分。高同。简按诸家仍王注。今亦从之。

 2、分肉

高云。脐上水分穴。两旁滑肉门。为分肉。简按此属臆解。不可从。刺腰痛论云。刺肉里之脉。

       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王注。分肉主之。穴在足外踝直上。绝骨之端。如后二分。筋肉分间。阳维脉气所发。与此注少异。

 3、踝上横

 高云。踝上横纹之解溪穴。简按此说。亦未见所据。

?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阳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

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24】,大禁二十五【25】,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24】两骸厌中二穴:骸,胫骨;厌,通压,狭窄处也。

【25】大禁二十五:意为五里穴不可针刺至二十五次。大禁,指五里穴。

   1、水俞在诸分

 张云。水属阴。多在肉理诸分之间。故治水者。当取诸阴分。如水俞五十七穴者。是也。

       高云。水气不行。则皮肤胀满。故水俞在诸分。诸分。周身肌腠之分理也。

2、热俞在气穴

 张云。热为阳。多在气聚之穴。故治热者。当取诸阳分。如热俞五十九穴者。是也。高云。热气有余。则经脉消烁。故热俞在气穴。气穴。阳气循行之穴孔也。

   3、两骸厌中二穴

马。骸字下句。注云。灸寒热之法。其穴皆在两骸之中。骨空论曰。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

       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上为关。横骨为枕。则骸之为义。在膝解也。厌中。

       即前环跳穴。王注以上节骸字。连为骸厌。则上节两字可读乎。甚非。张云。两骸厌中。谓膝下外侧骨厌中。

        足少阳阳关穴也。骸。音鞋。说文。胫骨。吴同。志云。两骸厌中二穴。谓足少阳之阳陵泉也。高云。两骸。

       形身左右也。环跳二穴。当身左右厌中。即上文髀厌分中。环跳穴也。简按甲乙。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则张注为是。今从之。

   4、天府下五寸

   灵本输篇云。尺动脉在五里。五输之禁也。王所引针经文。见玉版篇。

 5、凡三百六十五穴

   吴云。自脏俞至此。并重复。共得四百零七穴。除重复。约得三百五十八穴。盖世远经残。不可考也。马云。通共计之。有三百五十七穴。其天突。大椎。上脘。关元。俱在内。天突。关元。

       环跳。俱重复。想有脱简。故不全耳。张云。自脏俞五十穴至此。共三百六十五穴。若连前天突十椎胃脘关元四穴。则总计三百六十九穴。内除天突关元。及头上二十五穴。俱系重复外。实止三百四十二穴。盖去古既远。

       相传多失。志云。自天突十椎上纪关元。至厌中二穴。共计三百六十四穴。然内多重复。高云。自天突。至天府下五寸。共三百六十六穴。(此乃不除重复。)一岁三百六十五日而有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则三百六十六。数相吻合也。简按以上诸说。纷纭不一。今查之。自脏俞至五里。凡三百五十七穴。

?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阳胆经的阳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五里穴。以上共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译文】

       岐伯拜了两拜站起来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盖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经脉斜系于阴阳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五脏各有井荥俞经和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俞原经合六俞,六六三十六,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窨门一穴,神阙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阳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阳胆经的阳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五里穴。以上共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