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篇】魔元

(2023-10-28 18:41:14) 下一个

【原文】魔者,生之对立也。万物之然也。

 

群书【释译】意思是说魔是代表死的,这个是天道,无法改变,并不是所谓的“坏”,其实,所谓好坏,不过是人主观的看法。

 

【原文】谷檀中限,魔之处也。嘻者,动也。瞎者,妨也。

 

群书【释译】魔元在人檀中穴与丹田穴之间的位置流动,我们的欲望都来自魔性。一旦达成所愿,人就会高兴,檀中与丹田部位会舒服。达不成愿望,人就不高兴,那部位就不舒服。

风之光注:什么叫谷,两山之间是为谷,人的两乳,就像两座山,檀中,就是檀中穴,限,就是限度,范围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两乳中间的檀中穴附近,就是魔元所在之地,这里的原文压根就没有谈下丹田这几个字。这一段,与太乙金华宗旨中,描述识神的片段,高度一致。

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以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致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何尝微微有些儿动?——《太乙金华宗旨》

 

【原文】成道之处,未分也。修之持,恒也。

 

群书【释译】这是正常现象,是魔宫所然,并不是坏事。修持就是把握这个度,达到平衡。

“修之持,恒也”,《魔元经》讲的是度的问题。人的元神中,有神就一定有魔,不然你就不是人了。

 

【原文】人之等,神之消也。魔之动,神之主。魔之达也,神之明也。

 

群书【释译】如果修的是人道,那神魔平等是合理的。如果修的是神道,那神大于魔。魔是自己主动的,神元却是主动的自己,二者不同。魔性目的是达到,神性目的是帮别人达到,人是神魔各占50%。

“魔之动,神之主”你看到一个女人十分漂亮,想入非非,这便是魔。美女突然晕倒在地,你用人工呼吸救了她,没有乘人之危。美女感激你,你这么做只是为了救人,没别的意思,这就是神性的克制。“想占人家便宜,是魔欲主动出来,不能乘人之危,是神性出来克制”。所以,魔要靠神来压制消磨。而神性,又来自你的济世助人之心。
 

【原文】世之相也,神魔共淡也。天之道也,恒也。魔之度,极之消也

 

群书【释译】世间万相要神魔共同完成。天道讲的是平衡。所以,魔元存在天地间,但也要有度。在正常情况下,是合理的。同理,如果一味求神元兴旺而对世界没付出,也是不平衡的。

“世之相也,神魔共淡也”,你不可能把魔全部消灭掉,因为没有魔主死,你就不能生。

同样,济世助人也是自然而为之。

风之光注:

注意这里的恒,是永恒的恒,整体的永恒存在,是第一位的。

 

【原文】修之,未谓之空也。限也,理也,度也。

 

群书【释译】修行并不是看空这些,如果看空了,修为永远不会前进。限制魔元发展,又让它合理生存,凡事讲求个度。

风之光注:什么要限制魔性发展?又要让他如何合理生存?这个度在哪呢?

如果魔性和神性达到1:1,元神就不稳定,容易陷入混乱,纠结,内耗,魔性占八,神性占二,元神这个整体的能量就会往下降,所以,只有神性比魔性高才是合理,这就是为什么要限制魔性的增加。

天地万物,各有其用,魔性也不例外,比如,魔性喜欢驱使人去掠夺,骗人,杀人放火,但是,某些特殊时候,就要这样去做,比如,敌人打过来了,难道在这等死不成,该魔性发动的时候,就要让魔性发动。另外,魔性喜欢往阴暗面,不好的一面去考虑问题,当神性比魔性高的时候,这个对于整体而言是有利的。

这个度在哪呢?这个度就在于,分工。神性和魔性的分工以及各自的等级秩序,想清楚这个问题,度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该神性发动的时候反而魔性发动了,该魔性发动的时候反而神性发动了,这都是不合理的。

比如,你看见一直冻僵了的蛇,你去救它,结果他把你给毒死了。

这就是,不该神性发动的时候,神性却发动了。

关于分工,我只说一句话。

以神对阳,以魔对阴。

啥意思,就是用神性去对待那些阳性的事物,用魔性去对待那些阴性的事物。

举个例子,朋友来了准备美酒,豺狼来了准备猎枪。

这就叫,以神对阳,以魔对阴。

更多的东西,就只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原文】连生之理至于噗也,幻灭之理至于台也。

 

群书【释译】生生之理,是因为万事在变化;灭绝之理,在于万物要顺道走。凡事有个度,神魔如此,救人也如此,随心自然就好。你是诚于人,还是诚于心,诚于救人还是诚于自己的虚荣心,这个要自己把握。

为什么要顺道?不顺道,你的生命就要终结。因为人与天地同五行,人之变化亦是天地之变化。天相、地相、人相,人相为尊。所谓天地变化,都是因为人变化而引起的。

 

【原文】尚书天地气,醒目观魔星,利也。勿以己约,勿以欲约。灵台消,天际乱,何苦哉。

 

群书【释译】看到天地之变,冷静对待魔性和它在天地间发生的作用,是件好事情。不要让欲望和虚荣心吞没了自己。灵性被吞没了,自己的天地就乱了。这是何苦呢。

 

【原文】吾以平心,识心,天心观其变,不以己心唉其成。去如龙蟠势,收若烟雨消。此为境界也。有心不齐,难束也,难缚矣,君何绊?吾以神元观其胜,吾以功元叹其妙也。

 

群书【释译】我用平常心看它、读它,用世外心看它变化,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评判事物发展。哪怕它来如急风骤雨,也要心如静湖去面对。可是有时候实在忍受不了,管不住自己,怎么办呢?

我用助人心去看淡它,用神元去消磨它就好了。

《魔元经》讲求的是一个度。修持有度。何谓度?平常心为度。“限也,理也”,限制魔元发展,又让它合理发展,也是度。修神要有度,限魔也要有度。因为你是人,是元神,神魔都要有。

纤尘不染,万物不占。无论是了解神魔,修神魔,掌握神魔度,都要行济世助人之道。不论天地人神鬼妖魔,功德心是根本,也是修持的关键。没有这个,是不会有什么修为的。所谓的迂腐者,并不是什么笨蛋,而是不明白这些道理之人,天天钻牛角尖,躲在自己的圈子里,这是自私,所以迂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