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篇】五课

(2023-10-28 15:17:30) 下一个

【原文】古云,之生之理胜精生之理也。

 

群书【释译】万物自然演化之理,比人总结出来的理论要自然。如果明白万物变化,就没必要来占卜。

 

【原文】噗生之理莫殖陈理,终溃也。

 

群书【释译】我们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现在看是真理,然而到了一定时间,都会因为现实情况而让人产生怀疑,这是因为时空永远在变化。

 

【原文】偿思,君得现。常愿,君得明。

 

群书【释译】尝试思考万物之理,才能找到适合当前的方法。常有心愿,就要去达成,这是达到通明之境界的必经之路。

 

【原文】时也溃也,灵也散也。

 

群书【释译】时光在流走,元神会有离开肉体的那一天。所以,再无懈可击的真理,都有落时的一天,包括玄门本身之理。如果不适合未来,也会被淘汰。所以,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固定的,只有相对的固定。

“时也溃也,灵也散也。”只有适合现在的,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原文】首一者莫识一,静欲者难静。

 

群书【释译】这世上再强大的东西,也有消亡的一天。“静欲者难静”,每天都想清除欲望的人是欲望最重的人,这种人最易抱怨不平。很多人在考试前想,我一定要冷静、不要紧张,实际上越想越紧张。

 

【原文】间间而断,层层不出,天人定矣。

 

群书【释译】这世上事,其实就是一层一层的,相互有关系。因为有关系维持,所以天、地、人才安定了下来,才有这个天地。

 

【原文】丝×之芒,系阳之光,承××之辅,根有论也。

 

群书【释译】参天大树,铺地绿草,一枝一叶,和阳光产生的阳气,与你修的玄功,是同根同气,有关系的。也就是说万物是一体的。

 

【原文】动其芒也,功其转也。

 

群书【释译】如果你改变了事物,哪怕是一草一木,对你的元神都会有影响,因为天地是一体的。草原上兔子多了会吃掉草,草少了,兔子吃得就少了,生态会变化。兔子找不到吃的饿死了一些,草又开始长出来,周而复始。同样,人的一举一动,对天地也会有影响。

风之光注:所以呀,要尽可能让自己和周围的事物都变得更好,改变是有方向的,是往好的方向和往坏的方向变,这可是很重要的事情。

 

【原文】层缘之根,难及玄也。

 

群书【释译】想知道到底会如何?那并不是玄法易经类可以预测的。

 

【原文】天则屡气,同者无气,识不诚也。

 

群书【释译】天气数极大,世间万物都有气数,人却看不到。因为人不知道改变了什么。

风之光注:这个气数也是分层级的,人只能看到浅层,表层,至于高层的气数,规律,没法看到。当然,某些特殊人物除外。

 

【原文】固于修也,诚于万物。

 

群书【释译】所以要修为,修为就是要诚心于世间万物的变化。做到“纤尘不染,万物不沾”。

风之光注:

什么叫诚于万物,就是用真心去感受,感觉万物的变化。

 

【原文】天决使然,曾以哗变,君难识其机,故偿以怨之。

 

群书【释译】很多灾难之事是天道为了更大平衡的结果,而人不能理解,认为天道不合理,产生了对天道的怀疑,有了怨气。实际上这是天道发展中的一种决定,并不以人心中所想为准绳。

风之光注:

比如,制造灾难,然后灾难来了,人们就开始团结起来了。

 

【原文】自生自结,夫有动者,文明始也。

 

群书【释译】人生活在世界中自我记事,记录得多了,有人进行总结,所谓的文明就产生了。玄学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原文】承之承,落之落,先之先,后之先矣。

 

群书【释译】学习前人的东西,肯定会后退再后退。哪怕学得再多,也进步不了。

“承”是要继承思想;“落”是要去掉落时与淘汰的东西;“先”是要有先人不敢的想法,才能青出于蓝。玄女并不主张后人学她的法,学她的术,只主张学她的智慧,因为你一味学她,永远超越不了她的高度。学玄女经并不是学,而是思考、传承、创新。

 

【原文】×起智,智起心,心起道也。

 

群书【释译】缘不是天定的,而是智慧给的。智慧在于人的修为,修为又在心中。

风之光注:这里,根据后面的文字,我觉得,前面是X字应该是,代表力量或者快乐,福分之类的字。

比如,有福来源于智慧的通达,智慧的通达来源于诚心的观察世间万象,而这种诚心,来源于,和道的亲近,离道越远的人,越是不诚。

 

【原文】灵灵相引,概以通矣,孰人识乎。

 

群书【释译】元神与元神之间有共鸣性,有吸引性。“概以通矣”,它们是可以交流的。

宇宙苍穹,万物在道之内。元神无处不在,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无数个小的因子在流动。当你触动了其中一个元神的思维,你就有了智慧,元神就会给你提示、灵感,或是幻觉,或是智慧。这其实是种物理反应。

那么如何捕捉到这类提示,就要看你要的是幻觉还是灵感。欲望重的人,天天看到鬼,实际上不是鬼,而是自己丑陋的心。

风之光注:

反过来,神性旺的人,天天都能看到神,实际不是神,而是自己那颗光明的心。

 

【原文】越和之者,智之身也。

 

群书【释译】只有心中平和看待这些,智慧才会提高。当代科学已经证实,思想是种物质。如果是物质,你是可以撞上它的。所以,特异功能是可以存在的,也是科学的。什么样的人可以提高智慧——元神兴旺,正气重的人。

风之光注:

这个和,是和睦的和,和谐的和。平和的和。

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些,这只是第一步。做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和别人和睦相处,更好。

 

【原文】否极而发,力而出矣,然则成矣。

 

群书【释译】你相信的是你看到的,还有无数你看不到的。如果要提升到最高智慧,你就要到相反的地方去修炼,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克制自己。

风之光注:

如果一个人还需要克制自己,这说明,他的内心上,还存在着和对方的冲突,而这,是不和之象,既有不和之象,智从何来。

高深的智慧,来源于,看到阴阳背后的太极,两个对立冲突之物背后的共通点。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二者之间的不和,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取长补短,增加自己的智慧。

很多人,会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别人就是错的,尤其是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对立冲突的时候,一定是这样,要么你对我错,要么你错我对。

而一个有智慧的人,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对立冲突以后,是有可能都正确的。

就像,光是粒子还是波呢。

正确答案,都对。

 

【原文】两两相限,无终无始。极也。

 

群书【释译】正反对立是永远的,相互磨砺,才能达到最高点。玄门五课就是修持思考的一些简单方法,并不神奇。

风之光注:

一阴一阳,无始无终,终者自终,始者自始。

太极之道贵在生,阴阳之道贵在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