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篇】品

(2023-10-28 12:55:09) 下一个

【原文】人浮于世,如风如影。世浮于人,如苍海渡叶,莫叹其道也。

群书【释译】人活在世上,就如一阵风吹过,转眼逝去。对世界来讲,人就如沧海一粟,可见人是多么的渺小。

风之光注:

从宏观的世界看个人,人的身体当然很渺小。

但是,如果从量子角度看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既要知道自身的渺小,也要知道自身的伟大。

【原文】世有真义,义义不同。至品行,莫此为甚。皎月当空墓花锦,当仁者修,曰护也,至羞之仁。烈风卷残云夺日之辉,当仁者伏幼,曰善也。兵伐起,风雷溢,战者披荆斩棘,曰勇也。

群书【释译】花锦:人名。

世上有各种真理,但每个人看法不同,所谓的真理都不一样。延伸到人的品行,就更为突出。明月当空,你给花锦上坟,见贤思齐。狂风大作天将暴雨,有人赶紧护着小孩子进了屋,大家说这是善良。兵戈四起,逐鹿中原,你是将军所向无敌,世人认为你勇敢。这些好的品行只是站在一个角度来说的,换个角度想:明月当空也是深更半夜,去上坟,可能会被当成盗墓贼;突然去抓小朋友,孩子父母说不定把你当成人贩子;行军打仗你是勇士,但对于战争的敌方来说你是恶魔修罗。

 

【原文】无争无色,观世之态,曰空也。世品难品,世极难及,品类莫不同,至于载不束也。

群书【释译】不争这些是非,看世间百态,叫空之境。世人的人品很难分辨,人心亦难测,因为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人品也不同。

 

【原文】玄至品,非人非世非名非空非此。吾品看浮世,世品皆有情。宜者宜吾宜世,皆宜世之景,流世之通也。

群书【释译】玄女说的品,不是人、不是世、不为名、不是空,也不是说要如何如何。我们看世间的各种人品,都是从情义出发。凡对人对事有帮助的,利于发展的,都是正确的。

 

【原文】凡皆论益吾者谓之助,否吾者谓无品。品性,品人,言劣不奇,故玄吾,识品,品人也。世以品叹人,不以行拘人,何度至有。何吾之有否?

群书【释译】人们都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就是好的,对自己不利的,都是人品很差的。然后就以此去评价他人的品行,判断为人好坏,还认为自己很厉害,可以看品行识人,一眼就能看穿他人好坏。可悲啊,世人只用所谓的人品看人,而不是从实际行为、真正的内心出发去看人。这是不对的,难以渡化。像我这样的还有吗?

 

【原文】至道非同,他非理也;至品不同,他非性也;至人不同,他非吾也。莫能识也。演极而极,莫如极演而演;观止为止,莫如止观而观。安能品哉!

群书【释译】道不同,不一定他的理不对;人品不一样,不一定他不好;非我族类,并不一定是异类就其心必异。世人都不明白,事物演变到极致,就不要阻止了,不如让它用极致水平来展现。极力阻止,不如静观。让它们自己变化。这不是靠简单的人品就可以定论的。

风之光注:

光是粒子还是波呢

有人说是粒子,并认为波是错误的。

有人说是波,并认为粒子是错误的。

实际结果呢,既是粒子又是波,二者之间的看法都对又都错。

都对指的是,都说对了一部分,都错指的是,都认为另外一方是错误的。

这就是普通人常犯的错误之一,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肯定就是错的,而实际上的结果可能是,都是对的。

另外

极力阻止,不如静观,让他们自行变化的本质是,自身太弱,两个人打架,如果自己实力弱小,当然最好的选择就是看着他们打,然后静观其变,如果自己贸然前去,反而可能还会被他俩打残。

但是,如果自己足够强,那就不一样了,可以先用武力制止他们俩打架,然后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智慧化解他们内心的冲突。

什么叫武德,用武力制止冲突这叫武,用智慧化解怨气这叫德。

止戈为武,化怨为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