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年5月西班牙(3) - 毕加索&修道院&艺术博物馆

(2024-06-18 20:03:20) 下一个

结束收获满满的高迪一天,意犹未尽的我想再看看高迪的另一个masterpiece:Park Güell。可是查遍了所有能找的官方网站和旅行社网站都没有票了,留下一个大遗憾,也给了我下次再来的好借口。于是接下来的两天里,半天毕加索博物馆,半天修道院,最后一天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 (Pablo Picasso)
 

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的马拉加市(Malaga),被誉为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奠基人之一。毕加索小时候便表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七岁开始师从于他的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有了惊人的创造力和绘画技巧,在此后长达78年中,毕加索的艺术生涯跨越了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展示了它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毕加索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绘画领域,他在雕塑、版画、陶艺和舞台设计等多个领域对世界现代艺术家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他是个丰产的艺术家,研究专家认为毕加索总共创作了147,800件作品,包括:13,500幅绘画、100,000幅版画和蚀刻画、300件雕塑和陶艺作品以及34,000幅插画。

毕加索博物馆,或者收藏有毕加索作品的博物馆在全世界有大小无数,其中最大的是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其次是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毕加索在1895至1904期间生活在巴塞罗那,尽管之后移居法国巴黎并在巴黎的文化艺术氛围下声名鹊起,但毕加索内心还是对西班牙对巴塞罗那有很深的感情。毕加索是一名法国共产党党员,因此在佛朗哥的独裁统治下,当他在巴塞罗那的朋友们发起创建这个秘密的毕加索博物馆时,只能以毕加索的挚友命名:“Art Collection of Mr. Sabartes” 。博物馆于1963年开放,成为唯一一个毕加索在世时开放的博物馆。如今馆藏4251件毕加索的艺术作品,主要展示了毕加索在西班牙早期的作品:大量的早期学习阶段的作品,蓝色时期的创作,和少量粉色时期和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 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毕加索捐赠给巴塞罗那馆的晚期作品。

一进博物馆就能看到这面墙挂满了毕加索的小作品,大多数是他在幼年,青少年学画和接受训练时的习作,加上一些平时随手创作的小幅画作。

毕加索画的父亲像(左上)和自画像:

毕加索有几个主要艺术阶段:

蓝色时期 The Blue Period(1901-1904年):毕加索的挚友自杀和个人的抑郁症使得这一时期毕加索的作品以蓝色调为主,表现了孤独抑郁的情感及贫穷悲伤的社会现实,作品多以社会底层人民为主题,例如街头表演的小提琴家,马车夫,濒临死亡的妇女等。

玫瑰时期 The Pink Period(1904-1906年):得益于毕加索跟女友Fernande Olivier的交往,毕加索的心理情绪有很大的好转,作品多采用温暖明亮的橘色、粉色,题材也转向了马戏团艺人和小丑等形象。

立体主义 Cubism(1907-1917年):在立体主义绘画中,艺术家摒弃了单一视角的透视法,而是将物体和人物分解成不同的平面,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重新组装成抽象的形式,呈现多视角的视觉效果。

古典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917-1937年):毕加索回归到更具古典风格的绘画,同时也受到了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晚期创作(1937-1973年):毕加索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和自由,创作了大量绘画、雕塑和陶艺作品。

 
一幅典型的蓝色时期的作品:《濒死的女人》


这几幅作品创作于1899-1900,主题军事社会的普通人物:热恋的年轻人,老妪,跳舞的女孩,车夫。

两幅创作于1905和1917年具有玫瑰时期风格的作品 《Madam Canals》《Woman In A Mantilla》:
巴塞罗那的屋顶:
立体主义的创作阶段,几何立体图形经常出现在毕加索的作品,巴塞罗那的这个博物馆展示立体主义的画作不多,但是这几幅20世纪50年代的画作中有明显的立体主义风格:

上面两幅画实际上是毕加索在分析并再次创作西班牙黄金时代画家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在1656年创作的《宫娥》(Las Meninas)而产生的一个系列作品。《宫娥》是带有复杂而且难解构图的经典画作,它是西方绘画中经历最多分析与研究的作品之一,在网上能查到很多分析它的文章:实景与虚景,画中谁是主角,镜子中的人物,观察者与画中人物间的不稳定关系等等。

 

委拉斯开兹的《宫娥》原作,现在收藏于马德里的Prado博物馆 (图片来自网络):


毕加索的这个系列由58福作品组成,如今这一系列已经被完整地捐赠给了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除了下面这副完整的作品,还有一系列小的衍生画作 (感谢网友Ycart的指正):

 
毕加索的分析画作中的三幅。虽然自己是外行,但我个人的理解是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其实也有受到前辈委拉斯开兹的影响。
 
毕加索后期在雕塑和陶艺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逐渐转化为简化的风格,就像他自己说的“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就像下面的这几个陶艺充满了有返璞归真的童趣:
 

阿根廷记者、作家和摄影师罗伯托·奥特罗 Roberto Otero通过共同的熟人结识了毕加索,并从1960年起直至艺术家晚年,他们一直是亲密的朋友。罗伯托·奥特罗像一个家庭成员一样在毕加索身边记录了艺术家的创作瞬间和个人生活:



毕加索博物馆所在地由五所建筑组成,这些房屋建筑本身就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有着悠久的历史: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 Santa Maria de Montserrat

 

参观完毕加索博物馆,还有半天的时间于是乘火车到位于巴塞罗那48公里之外的Montserrat ,耸立山谷地面上方1,236米(4,055英尺)的高处,Montserrat 是加泰罗尼亚山谷的最高点。从巴塞罗那到修道院可以在西班牙广场 Plaça Espanya坐FGC R5线到Aeri de Montserrat,然后再转乘空中缆车(Cable car)或者地面缆车(Funicular)上到山顶。

 

Montserrat 的字面意思是“锯齿状的山”— 名副其实,它的外观呈锯齿状, 岩石由硬化和侵蚀的沉积岩和石灰岩组成,一万年的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自然侵蚀形成了如今这座高出山脚盆地的明显山峰。

 


 

蒙特塞拉特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公元888年,当时隐士修士在山上建造了最初的隐修院。如今所知的修道院建立于1025年,其圣殿经过了几个世纪以来的重建,建筑师们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是加泰罗尼亚最重要的宗教圣地,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目前有七十个僧侣,正常主持宗教活动。修道院还有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男孩合唱团Escolania – 这是一个类似寄宿学校的音乐学校,合唱团由50名9岁到14岁之间的男孩组成。孩子们在这里会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学习钢琴和另外一种管弦乐器。男孩合唱团世界闻名,曾经到过不少国家进行演出。

 

根据资料,蒙特塞拉特历史上一个关键的事件是在12世纪发现了黑色圣母像(Black Madonna or Black Virgin)。这个发现让这个修道院地位陡增,成为朝圣的焦点。黑色圣母是加泰罗尼亚人的希望和虔诚的象征,成为加泰罗尼亚的主保圣人,与圣乔治共享这一荣誉。 


众所周知,圣母玛利亚Virgin Mary在西方宗教文学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描绘圣母玛丽亚的绘画作品数不胜数,包括前面看到的圣家堂有一个尖塔便是献给圣母玛丽亚。老实说基督教的很多东西是很烧脑的:Virgin Mary 又叫Madonna  – 那是因为它是来源于意大利语:ma donna 'my lady'。 可是为什么又被叫做Black Madonna?根据网上资料,黑色圣母(Black Madonna)或黑色圣母像(Black Virgin)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基督教中呈现深色肤色的圣母玛利亚和婴儿耶稣的雕像或绘画,主要在天主教国家也可以在东正教国家找到。其起源一种说法认为可以追溯到拜占庭时代,由木头或者石头制作成的圣母雕像加上彩绘。


 

一过修道院的安检门,扑面而来的是眼前这个方庭的镀金立面,气势恢宏,如泰山压顶一般令人立感渺小。Plateresque Revival(即新镀金时代)是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试图通过细腻的雕刻、丰富的装饰细节和复杂的立面设计,重现16世纪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Plateresque一词来源于“platero”,意为“银匠”,因其建筑装饰风格精致如银匠作品而得名。 

 

 

主殿大厅以哥特式为主,也兼有文艺复兴时期和传统的加泰罗尼亚建筑风格。圣殿的周边由很多装饰华丽的悬挂蜡烛,它们都是由加泰罗尼亚各城镇和协会捐赠,代表了加泰罗尼亚十九世纪以后的珠宝制作风格。修道院的这个圣殿装饰繁华,庄严辉煌,色彩沉重,气氛肃穆,让人很是胆怯几分,跟我们前一天刚刚看到的圣家堂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和感受。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有一条步道,爬山一个多小时能到达加泰罗尼亚山谷的最高地,据说这里是当地一个很受欢迎的观看日出的好去处。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还是西班牙著名的朝圣之路的一站。 从中世纪开始就有朝圣者从伊比利亚半岛的地中海沿岸开始,通过加泰罗尼亚之路(Camino Catalan)穿越加泰罗尼亚 ,经过这个修道院,然后在里奥哈与法国路线( French Way in La Rioja)相连,朝圣者可以继续前往圣地亚哥。
 


修道院的自然条件和宗教环境让人自然想起了希腊的天空之城 - Meteora。相比之下,Meterora 有鬼斧神工的山峰,如刀削般直立的悬崖峭壁,峭壁陡峡从一片平原上高耸而起,更加令人震撼惊为天物。 这里发几张Meteora的照片作为对照。
 

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atalonia

 

在巴塞罗那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National Art Museum of Catalonia - MNAC)。博物馆成立于1934年,位于巴塞罗那西班牙广场Plaça Espanya 蒙特惠奇公园内(Montjuïc hil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罗马风格艺术(Romanesque)尤其是壁画收藏之一,同时还有中世纪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19至20世纪现代艺术收藏。此外,博物馆还收藏有加泰罗尼亚的货币收藏(Gabinet Numismàtic de Catalunya),包括硬币和奖章等。这些不同藏品旨在展现加泰罗尼亚从罗马时期到现代和前卫艺术的整个历史,涵盖大多数艺术学科如雕塑、绘画、素描、雕刻、海报以及摄影和硬币收藏等等。高迪、毕加索和其他重要的加泰罗尼亚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在这里收藏。

博物馆在国家宫(Palau Nacional)内,是1926年到1929年间专门为1929年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展览馆。这是一座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新古典建筑,坐落蒙特惠奇山上,可以俯瞰美丽的巴塞罗那城市。国家宫外观雄伟,中央圆顶引人注目,虽然中规中矩但是对称优美。国家宫周围有奥林匹克公园,石阶上有灯光、色彩和水的特技组成的精彩魔法瀑布和喷泉,据说几个大型放射灯每晚都会投射西班牙不同城市的名字在天空中,因此这里也是一个打卡热点。 


1992奥运会在巴塞罗那举行, 奥林匹克公园就在附近。


 


 

 

 

 

博物馆主要分成几大部分:

罗马式艺术(Romanesque Art):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因其罗马式壁画(Mural Painting)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这些壁画主要是20世纪初在位于西班牙东北部比利牛斯山脉的教堂中(如 Boi Valley 地区)发现的,加泰地区的艺术机构通过各种方式收购,收藏而得以集中于这个博物馆。加泰罗尼亚的罗马艺术从公园1000年到1250年左右,这段时间修建了大量的修道院、大教堂和古罗马建筑,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罗马式风格的板画,还包括欧洲最古老的绘画祭坛前壁、彩色木雕、石雕和11至13世纪的礼仪物品。
 

中世纪的哥特艺术 (Gothic Art): MNAC博物馆的哥特艺术收藏拥有无与伦比的13至15世纪宗教木制彩绘面板收藏。大部分作品来自加泰罗尼亚和瓦伦西亚学派,受到意大利和法国哥特艺术的影响。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Renaissance and Baroque Art):反映在15,16世纪期间加泰罗尼亚这的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交织互相渗透。
  



?《唐吉柯德的头像》(Ismael Smith创作)

 

十九世纪晚期出现的东方学 Orientalism: 西班牙跟北非的摩洛哥于1859年至1860年爆发“非洲战争”。对西班牙人而言,摩洛哥是一个伊斯兰化和东方化的国家,中东文化的风景、文化和服饰给西班牙东方主义画家以灵感和启发,他们的作品捕捉了这些地区鲜艳的色彩、建筑美和日常生活场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被欧洲东方主义运动神秘化,浪漫化和理想化了的东方。

 
现代主义(Modernism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兴起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不仅涵盖了文学艺术,建筑雕塑,还扩展到文化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和政治,对于20世纪转折时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前面看到的高迪建筑的设计元素和装饰艺术是加泰罗尼亚身份文化复兴的杰出代表。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在米拉之家看到的并蒂椅:

《戴帽子和皮草领的女人》(Women in Hat and Fur Collar) 是1937年毕加索在巴黎绘制的作品,是他为在1927年至1935年期间的情人玛丽-特蕾丝·瓦尔特完成的众多肖像之一。艺术家将正面和侧面的视角融合成单一的形象(注意主人公的两只眼睛一直向前看一只向左看),这种形式扭曲,视线分散,角线分明的艺术特点是标准的“毕加索风格”。 

博物馆除了传统的绘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另外还收藏了现代艺术家们的新闻报道,摄影作品,日常海报,报道1936年到1939年西班牙内战的诸多藏品和其他一些现代艺术品。

除了这些固定常驻的典藏,MNAC博物馆常年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艺术家的展览。我们去的这一天展览的是苏珊·瓦拉东Suzanne Valadon的作品。苏珊·瓦拉东是著名的法国画家(1865 – 1938年),她出生贫寒,经历坎坷,曾经做过餐馆招待、保姆、马戏团表演者和模特。给巴黎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做模特的经历让瓦拉东学习到很多绘画技巧,从而自学成才,她的艺术生涯从19世纪末一直延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了巅峰。瓦拉东是个极具独立和叛逆性格的艺术家,她的很多作品主要以女性为题材,尤其很多女性裸体画比之于男性画家的作品来说更加刻画了女性觉醒和解放的细腻情感,深刻表达了女性的生活体验,成为她作品的重心,也是赋予她声望的创作。她也很可能是第一位描绘裸体男性的艺术家,这一里程碑显示了她极具个性的特点。

从一个底层的无名女性到模特,然后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环境中通过个人努力,战胜各种挑战取得成功成为二十世纪的女性艺术的先锋和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加上传奇般的个人生活,她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史诗。

 瓦拉东用油画、粉笔和铅笔创造了很多自画像和跟家人的画像,这些画像展示了她从青少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左下是瓦拉东和儿子 --- 后来成为法国著名的画家Maurice Utrillo,右下为她的情人,儿子和母亲。

瓦拉东的其他一些作品:
 

1938年,女性艺术家先锋瓦拉东去世,终年72岁,毕加索和法国画家雕塑家乔治·布拉克等参加了她的葬礼。

巴塞罗那这座伟大的城东临地中海,西依科尔瑟罗拉山(the Collserola mountain),南界洛布雷加特河(the Llobregat River), 北靠贝索斯河(The river Besós)。城市里有多座城门,其中这座用红砖砌筑有着摩尔复兴风格的凯旋门(Arc de Triomf)为1888年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入口而兴建,它前面的门楣上雕刻有 "Barcelona rep les nacions"(“巴塞罗那欢迎各国”)。这座城市以开放的心胸欢迎来自全世界一百六十多万来自全世界的常驻人口,以其保存完好的加泰罗尼亚文化传统,和有非凡创造力的艺术家们无数卓越的文化艺术遗产像磁石一样地吸引了全世界游客。

 
当然一个完美巴塞罗那之行缺少不了它的美食:朋友介绍了位于Escudellers街33号的Colom,晚上九点多了长队排了一条街,吃上了西班牙一行最为美味的海鲜饭,不枉我们四五十分钟的等待!

 

下一站:马德里。

 

谢谢看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