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懒腰

寒园帐暖沉香雾 宝鼎微凉指凝霜

皆为原创,谢绝转载
正文

念親恩——我的外婆橋

(2023-07-22 14:36:35) 下一个

       

                                                                                                  (图片来自网络)

  • 该来的总要来,无从阻挡。
  • 以为泪早已流尽。这一刻,太阳明晃晃地照着,黑色大理石的碑面反射出金色的斑驳光点,映得人心里有着奇妙的晕眩。
  • 轻轻的,一枝一枝,将康乃馨铺排在您的面前,您是喜欢花的,我记得。那时,您最爱逛附近的文化广场花市,夏日的苍兰百合,冬天的银柳腊梅,客的花樽里一季一季绽放着您永不凋谢的关爱
  • 七年弹指之间,您的笑容依旧安详从容。姨说选的是您六十岁时的照片,单调的黑白掩不住令人欣羡的高贵华美。相中人目若朗星,发似云堆,印象深刻的发似云堆,即使年过八十,仍浓密的乌发常引来发型师们的啧啧赞叹。您是爱美的,我记得。您常向我提及年轻时最爱光顾的红玫瑰美容厅,当时的影星上官云珠也是那的常客,照面次数多了还聊过呢,您的淘古话总能轻易将时空转回张爱玲笔下那个奢靡的十里洋场。
  • 儿时对于您的记忆总是更为物质化些;春节的压岁钱,三伏天里采芝邨的绿豆刨冰,大冷天牛奶棚的一瓶中脂酸奶,复兴公园的旋转木马……细细碎碎点点滴滴的片断本应随着时间的流淌日渐模糊所有的思念却在此时向我汹涌侵袭失去您的伤痛鲜明如昨。
  • 那个被泪水淹没的夜晚,那个固执不愿舍弃的夜晚,明知电话彼端的私人病房已无人留守,我的心随之坠落。之前的通话已听得出您勉强支撑的辛苦,每次都在我不争气的哽咽声中草草结束。不舍,不舍,真的不舍;紧握话筒的手仿佛抓着仅剩的希望,再让铃声多响一次,也许就有人来接听了,然而紧贴听筒的耳里回荡的是绝望的蜂鸣, 直至线路被自动切断。泪已无声无息放肆在脸庞,清楚地知道我已永失再见您的幸运。
  • 今天的您归依主怀天使园的静谧雅致应该是您所喜的, 正如虔敬的您也同样是为天父所悦纳的。伴您同住的日子,习惯了每天清晨六点在您的喃喃祷告声中醒来;偶尔也做个乖小囡,陪您去沐恩堂做礼拜。记得每次结束,您总是让我先去门口等候,稚龄的我也想尝尝神秘的圣餐,您总是一遍遍耐心的告诉我,以后长大受了洗礼,才可以领圣餐哦。
  • 七年了,我终于重回您的怀抱,触到的却是大理石的冰凉。分离的景象历历在目,复兴路口的道别终成天人永隔的遗憾。出租车里的我不敢回望,分明知道身后是您们灼灼的注视。亲爱的外婆请原谅我的迟归。这一刻,在您的墓前,我知道所有的悲哀,思念,今天都将得到温柔的救赎。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做任何形式的转载,谢谢!

PS: 这是十几年前的旧文,彼时刚自上海探亲回来,决定写一篇纪念外婆的文字。写的好累,因为写一段就哭一段。我的妈妈自十六岁考上南京大学后再没有回过家,外婆总说是将我当女儿养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十月紫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感谢来访。老人家的恩情永远是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亲情感人。我也特别怀念我的外婆。
十月紫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少时总以为老人家的爱一直会好好的在那里等我回去,想念他们的慈爱。过两天,会写写我的外公,最近才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呢。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感人的文。
我来美国第一次回国也是去上海祭奠我外公外婆。
十月紫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多谢觉晓,一定细细的慢读。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601/202202/13407.html
这是我写过的一篇书评,这本书或许有你曾外祖父的名字呢。里面提及的名字太多了。我在我们这边的图书馆发现的书。
十月紫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觉晓。我外祖家都是基督徒,曾外祖父也是一位极受尊敬的牧师。他们如今都在天家,一定喜乐平安。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那么,你外婆是和我昨日回复你留言里提及的“极好的好朋友”去的同一家教会— 沐恩堂,或许彼此认识的,我朋友父母一直在这家教会。而我九十年代,大约是1992年的圣诞节前去沐恩堂的一个活动,台上唱圣诞歌等,与朋友一家一起,记得济济一堂。或许你的外婆,她老人家也在,或许你陪着。:)
爱我们的人希望我们喜乐。
十月紫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感动,抱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