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知才能开阔眼界

认人待物,不断学习,提高商业和经济方敏锐的洞察力
正文

淞沪会战的火炮比较

(2025-09-18 19:06:51) 下一个
  • 火力被全面压制:中国军队不仅缺乏能与日军240毫米305毫米重炮抗衡的武器,即便在常规的75毫米150毫米级别火炮上,也数量稀少弹药不足。这使得日军可以轻易地摧毁中国军队的阵地,而中国军队很难进行有效的炮兵反击。

  • 血肉磨坊的成因:在罗店、大场等地的残酷争夺中,中国军队许多时候只能依靠士兵的生命去填补火力的鸿沟。正如记载中所说,罗店阵地易手达12次之多,中国军队伤亡高达3万余人

对比分析
核心重炮 150毫米榴弹炮:16门(8门日造38式,8门德制SFH18) 150毫米榴弹炮:20门
240毫米榴弹炮:4-8门
305毫米榴弹炮:1-2门(七年式305mm榴弹炮)
日军投入了绝对优势的重型榴弹炮(150mm及以上口径),尤其是240mm和305mm巨炮,专为摧毁坚固工事,中国军队完全没有对应型号
师属山野炮 75毫米山炮:36门(卜福斯M1930型) (常见联队配属)75毫米山炮:4门/联队 (四一式) 中国军队师属支援火炮数量有限,且性能往往不及日军同级火炮。
团营级支援火炮 82毫米迫击炮:为主力,每个师约24门 70毫米步兵炮:6门/联队 (九二式)
50毫米掷弹筒:144具/联队
日军掷弹筒射程和精度远超中国军队手榴弹投掷,形成有效压制。
炮弹供应 极度匮乏 充足,例如150毫米榴弹炮每日消耗0.5基数(每基数100发) 日军炮弹供应充足,可以持续进行高强度炮击;中国军队炮弹则常常捉襟见肘。
工业基础 极其薄弱。战前主要兵工厂年产量:75毫米山炮约96门,82毫米迫击炮约565-1800门(史料记载不一)。无法自主生产150毫米及以上重炮。 亚洲领先。具备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能自主生产包括240毫米、305毫米在内的各型重炮,且弹药供应充足。

工业能力的代差直接决定了双方火炮数量和弹药储备的根本性差距。

海上的火炮覆盖

军舰类别 代表舰只(举例) 主要舰炮配置(单舰举例) 备注
装甲巡洋舰 出云号(旗舰) 4门203毫米主炮(老式,射程有限) 战役期间发射次数很少,据称仅开火3次
轻巡洋舰 天龙号、龙田号、由良号、名取号、鬼怒号 7门140毫米主炮(如由良级) 是舰炮火力支援的主力之一
一等驱逐舰 春风号、松风号等 127毫米连装炮2基4门 + 单装炮1基1门 具备较强的炮击能力
二等驱逐舰/炮舰 菊号、葵号、安宅号、鸟羽号等 多为120毫米或更小口径的舰炮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