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朋友一定都有一个惯性, 那就是每当睡眠前就要烦恼丛生,据我个人体会, 逃出这自生烦恼的魔爪的最最最(重要的事情说3遍)要紧的第一步就是,你要首先坚信,那个正在自怨自艾、烦恼丛生的家伙并不是你的真身, 你的真身好着呢!你的真身妙好超然, 百邪不侵!
因为按照逻辑, 你的真身应该是能被你全然掌控才对, 一个可以对你肆意驰骋、为所欲为、挥霍你的心神的思绪,怎么会是你的真身呢?
更进一步说, 那个你感知到的正在烦恼着你的意识和思维, 正如被你感知的你的肢体、你的床榻、你的房屋、你的车马一样, 都是属于被你感知的外在, 并不是那个真我,道理很简单, 即使你失去了房屋、车马、床榻,甚至你身体的某一部分, 一点都影响那个真我的存在。 换言之, 凡是被你知道的东西, 都不是那个真我, 那个真我只在于感知者本体, 而不在被你感知到的外在——包括你的身体以及你的思想意识。
想明白了这一点, 你至高无上的内心主宰就会焕发出光芒,在光芒中你再回头去面对那些曾经的烦恼, 就会发现,那东西不过是心境幻化的假象,是意识流的重复, 没有恒在的主体,当你的超然觉知莅临之时, 它就会化无影踪, 正如炙阳之下,冰雪自消。
当然,要顺应真我、摒弃烦恼,也是需要一点技巧的, 那就是先要入静。
我用的入静法是数息, 这值得具体说说,否则你就不知道它与数算数字数算羊头有何不同。 如前所述, 调整好体位并确认放松之后,闭眼,将心念注目于自己的呼吸, 呼吸要任其自然, 无论长短粗细, 都不要有意干预, 只是轻轻地而又尽量持恒地感受呼吸。这里要注意,那个感受着呼吸的 超然存在才是你自己。要让他成为一切的主宰。
感受呼吸,就是要明白呼吸是呼出还是在吸入,对 吸入的气体,要觉知它走到了哪里 。对导眠而言, 最好下意识的(注意,是下意识而不是刻意,就是说,不要特意费神费力,而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吸入的气体送到丹田(脐下三指)。尽管医学上气体只能从肺内出入,但产生气体进出丹田的下意识同样真实,我有切身体会。
除此之外, 为了让自己有成就感,下意识间还要数算你感受到了几次呼吸。我是以9次呼吸为一个小循环, 连续感受9个小循环,再从头开始。 第一个小循环伴随第一次呼/吸数算的数字分别是1/1,然后1/2、1/3…..,相应的,第二个小循环伴随第一次呼/吸的数字则为2/1、2/2、2/3….直至9/9,再从头开始。 感受呼吸持续的时间越久, 说明杂念越少,所入静境越深。
数息的过程中必然会不由自主地时有杂念产生,这些杂念会一次次带走你数息的潜意识。不必为此烦恼, 只要你注意到杂念带走你了, 就说明你的真我还是主宰, 清清爽爽地重新回到你下意识的数息中来,就是真我的胜利。我敢保证, 这种胜利多了, 杂念就不会再频繁地打扰你了。
要注意、 注意、再注意,千万不要走进杂念里面去研读它的内容,正如你不想看一个令你恶心的怪物的五官,要把各种数息之外的杂念当成一个丑陋的过客, 当成阳光下的一片无足轻重的影子 ,你要做的, 只是用你超然感受着呼吸的真我,悠然地与杂念说再见。
当你的心绪差不多只有数息这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也是妄念),疲惫的人就会在静态中安然入睡, 而参禅的人,则会渐渐连数息都空化, 只余下那个清清爽爽的旁观着一切的自己,据说这种境界就是觉悟。但不要问我觉悟的体会,虽然我自以为粗浅地明白了其中的一点道理(也不一定),但我并没有觉悟,这是必须要说清的。
最后送给赏读本篇拙文的各位朋友《圆觉经》中的16个字:“念起即灭, 不假方便。念灭即觉,亦无渐次!” 愿大家共勉。
附视频:细说913林彪外逃之谜(39)// 吴法宪的空中拦截计划成功率几何?//林彪座机是被驻蒙前苏联空军打下来的?//许多因素促成了潘景寅神奇的飞行
用意识考察或者说分析某种事物,就必须设立参照。 这在佛学中称为分别心。也正是这个分别心派生了大千世界。其实人的分别心派生于真心,或名真我、本觉,分别心也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而真心和大千世界非一非二、也一也二。因为真心如果不进入分别, 就没有大千世界。 比如深睡无梦状态。
从分别心的角度说, 意识的总和(包括美好的意识和丑恶的意识)就是每个人生活中认知的自己。
但真正的真我, 却不是这个意思。 意识, 无论是美好的意识还是丑恶的意识,还是意识的总和, 都不是真我。真我是那个感知各种意识的超然本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 所有的意识(不管美丑)都是妄念, 感知虽是本觉, 但也并没有一个感知者存在。 也就是说, 本觉并不是任何存在的个体, 根本就不是存在的一部分。 套用金刚经的逻辑就是:说真我者,即非真我, 是名真我。
真我本觉都是假名,超越一切存在。
凡是存在就都有生灭分别,而本觉不是存在,所以无生无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不美不丑,.....。
所以,真我与意识虚构的假我的关系,总结起来就是:
意识皆妄念
可知之,而无知者;
存在皆虚幻,
可见之,而无见者。
知绝,见尽,
乃现寂照本觉 。
用意识考察或者说分析某种事物,就必须设立参照。 这在佛学中称为分别心。也正是这个分别心派生了大千世界。其实人的分别心派生于真心,或名真我、本觉。而真心和大千世界非一非二、也一也二。没有分别心, 就没有大千世界。 比如深睡无梦状态。
从分别心的角度说, 意识的总和(包括美好的意识和丑恶的意识)就是每个人生活中认知的自己。
但拙文中所说的真我, 却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说, 意识, 无论是美好的意识还是丑恶的意识, 都不是真我。真我是那个感知各种意识的超然本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 所有的意识(不管美丑)都是妄念, 感知虽是本觉, 但也并没有一个感知者存在。 也就是说, 本觉并不是任何存在的个体, 根本就不是存在的一部分。 套用金刚经的逻辑就是:说真我者,即非真我, 是名真我。
真我本觉都是假名,超越一切存在。 凡是存在就都有生灭分别,而本觉不是存在,所以无生无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不美不丑。
总结就是:
意识皆妄念
知之,而无知者;
存在皆虚幻,
见之,而无见者。
知绝,见尽,
乃现寂照本觉
谢谢关注。 不是那个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第一个9次呼吸的循环中,每一次的吸气,都有意无意地数算 1这个的数字,而每次呼气,则数算是第几次呼吸,比如是第8次呼吸了, 则吸气时数算1,而呼气时数算8,如此就知道呼吸是在某循环中的第几次呼吸。
比如, 第二个9次呼吸循环中, 吸气的时候要数算2, 呼气仍按1至9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