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篇文章里,六个词汇将被涉及:China,中国,中华,Chinese,中国人,华人。在讨论之前,先给读者提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并可能更好地理解接下来所要讨论的内容。这些问题是:为什么早期下南洋的中国人从不称自己为中国人,而是“唐人”?称自己来自“唐山”?在世界各地的聚居地Chinatown称为 “唐人街” (新加坡称之为 “牛车水” )?为什么俄语里称中国人为 “契丹人” ?为什么香港国泰航空的英文名称中使用 “Cathay(契丹)” 一词来?为什么新加坡华人不自称为 “中国人” 虽然他们讲中文,写汉字?
要讨论“中国人”这个称呼,就要从“中国”这个称呼开始,因为所谓“中国人”就是“中国”的“人”嘛。那么“中国”这个称呼何时开始的?其含义又是什么?这就向大家推荐葛兆光教授写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这儿只是简单地从英文词汇的角度来开始讨论(申明一下,与葛教授的著作无关)。
英文的China这个名字可能源于梵语单词Cina,在古代印度用来指代东部的一个地区,可能与秦朝之“秦”的发音有关,因为秦朝在秦始皇统治下统一了中国。该术语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传播,在波斯语中显示为chin,在希腊语中显示为Sinai,在拉丁语中显示为Cina 或China,这就是为什么中字头的国企英文名字总有个“Sino”一词,比如,Sinopec(中石化),Sinochem(中国中化集团)。也由此在汉字古籍书里,特别是佛教书籍里,出现“支那”、“脂那”、“至那”、“震旦“等词汇来指中国,这些都是外文的汉字音译。
虽然“中国”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古籍记载里,比如西周的铭文里,但是其内涵与如今不同。而作为身份认同,更是要到清朝后期或者民国时期了。在那之前,中国人从未自称为中国人,他们在国内以朝代、地域或者民族为身份认同,如唐朝人(唐人)、明朝人(明人),南人(南宋),汉人(辽国),在国外则称为唐人,回大陆称为回唐山,包括清朝时期移民台湾的大陆人也是这么说。
这个唐山可不是现在的河北唐山,而是指代唐朝后代人居住的河山,有一说为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国人多來自背山面海的闽粵,愈向內地深入,山勢愈高,整个中国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测的大山。“唐山”一词指代中国大陆也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比如,李小龙有一部功夫电影,叫“唐山大师兄”。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就出现在牙擦苏和十三姨的一场对话中,当时十三姨生气收拾行李,说要回“唐山”。香港影星歌星黎明曾主演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其剧名叫“回到唐山”。
中国一词代表政权对外自称第一次出现在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在拉丁文汉译本和满文汉译本中使用的国名均是“中国”。这个词的最初意思是“中心王国”或“中央王国“,反映了其作为文明中心的历史自我看法,认为自己是天下之中心。这也是中国人生来就有的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如“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来称呼周边或者外来的民族。这种心态也是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心态,甚至可能是最严重的族群。“中华”一词的使用与“华夏”一词相似,作为文化层面上是“中国”一词的通用词。后来出现的中华民族、华人、华文、华语等词汇均以此为由来。
现在转到讨论“中国人”这个词。要真正理解“中国人”之意,必须首先明白这个名词大致有政治、文化及种族三层含义,而且这三层含义所涵盖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虽然文化与种族相对而言可以归为同一个层面。然后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却无意中把三层含义融在一起表达,以致在别人的讨论或者辩论中不自觉地在三层含义之间反复切换,导致讨论双方如鸡同鸭讲,各自都有道理,分歧却越来越大。
当别人问你:你是中国人(Are you Chinese)吗?这个问题就是有政治与种族的两层含义。这个问题可能问你是不是来自所谓“中国”地理位置,现在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地方的人,你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个含义是你的种族(历史与文化)是源自那个当今称为中国的地方的人,家庭文化来源地或者个人出生地的地方,与你的国籍无关。从这一角度来说,也就在中文世界里大量出现并使用“华人”这个词汇的原因之一,这就纯粹把“中国人” 这个概念限制在政治层面上,而用“华人”这个词汇来表达历史或文化层面。有了这种区别,回答上面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且不会造成没有必要的政治分歧。
如果你是在中国出生的,现在美国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那你应该回答:我是中国人(I am Chinese)。如果你已经拿了美国护照,那你可以回答是中国人或出身中国大陆的华人(I am Chinese)。如果是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就说是美国华人(Chinese American),特别是在美国之外,比如在非洲或者欧洲玩,被问“Are you Chinese?”时,他们想知道你是不来自那个地理位置含义的中国的人。同样应对方法也适用其他国家的华人,比如新加坡华人,马来西亚华人。问题比较复杂的是来自港澳台的华人,他们在回答时因为政治原因,很不想被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名,因此常用地域的划分来区别自己,比如香港人,台湾人。相对于台湾人来说,香港人相对困难些,因为法理上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管辖下,因此无法期待在英文圈里的读者从种族及政治上不默认香港人是Chinese。然而台湾人可以用Chinese Taiwanese,假如问题是涉及种族背景,因为在英文圈里的读者,大多数是认为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在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的一个国家,你用Taiwanese 一词是可以理解的。
更深入地讨论,其实中国人(Chinese)或者华人作为种族概念也不是很严谨,理论上中华民族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是梁启超发明的。严格讲,应该是使用汉族一词,但是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历史上许多民族都被以汉人为主的文化所融化,在中国文化里留下一些印记,比如旗袍。说到这旗袍,不得不说到满族,因为旗袍据说是满族旗人穿的袍演变而来,虽然目前难于定论。当年孙中山闹革命推翻满清时,打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和朱元璋反蒙元时是提出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口号一致。因此,从理论上讲,蒙古族人满族人不是华人。当然,满族人的后代如今基本上已经汉化了,这是后话了。回到标题所提的”你是中国人(Are you Chinese?)吗?”这个问题,如果一个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人或吉林朝鲜族自治区的朝鲜族人,在国外回答这个问题时,估计就要对中文圈人说“我是蒙古族人或者朝鲜族人”,对英文圈的人来说“I am Mongolian Chinese 或者Korean Chinese” ,甚至是“I am Mongolian或Korean from China”。
类似的问题其实也对另外一个地区的人民产生误导或者误解,那就是巴勒斯坦人。理论上来说,没有所谓巴勒斯坦民族,但是有巴勒斯坦人,后者是指住在一个叫巴勒斯坦这个地理位置上的人,历史上他们主要是犹太人(种族概念)和阿拉伯人(种族概念)。在近代历史上,这个地区由不同的帝国控制,直到现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建国。在那之前,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也是自称为巴勒斯坦人,英国殖民当局给他们的护照上就注明那些出生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巴勒斯坦人。这里插个题外话,以色列国家的公民有大约20%的是阿拉伯人,因此如果你在问一个人是不是以色列人(Israelis)时,其问题是关于政治(国家),他们的回答只涉及国籍,而非种族。同样,住在约旦这个国家的也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只是犹太人口少一些,当你问他们是不是约旦人时,是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当你问一个来自中东的人是不是阿拉伯人时,他们如果回答说是沙特人,其言下之意就是他是沙特这个国家的阿拉伯人,但如果他是犹太人,他可能说他是犹太人,来自沙特。如果我们用当年的东西德和今日的朝鲜和韩国作例子,在英文圈里,他们都是German或者Korean来指民族和国籍,只是加上前辍East 或者West(东西),South或者North(南北)。他们从未对German或者Korean这个民族身份有什么抵触,虽然那个金家王朝给外界的印象很差,但世人似乎不会因此对其人民有太多政治偏见,特别是对韩国人,他们不会因为隔着三八线北面有个臭名昭著的朝鲜人政权,就耻于承认自己是Korean。估计其原因是国际上都承认两个政权的存在,因此其中一个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民族。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世人眼中,中国人这个名称却常常与那个政权有关,这也许说明了中国人的什么特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就要让“中国”或“中华”这个词作为历史文化的层面不能让某个国家独享,或者说所谓中国的历史、文化不是某个政党或者政府独占。更进一步来说,也许就是要让中华民国台湾在国际上得到承认,让那些住在那个土地上的人名正言顺地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并引以为傲。许多中国大陆,特别是汉人居住地区总是以中国文化正宗自居,似乎自己才是正宗传人,拥有其专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他们不是中国文化的独家拥有人,他们也只是继承人之一,还不一定是最正宗。别忘了日本、越南、大朝鲜也是中国文化的继承人,他们甚至继承并保留中国文化传统里最好的部分,而大陆却把周边游牧民族的文化融入了,也包括西方左派极左思想加上苏俄的落后文化。从中原汉人南迁的历史来看,那是逃难的历史,也是华夏传统文化南迁的历史,其原因时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政权的更替。传统里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在现在大陆的社会里还能看到多少?或许在南方地区,特别是闽粤地区,你或多或少还可以看到,在北方地区,似乎是另外一种文化。然而,在日本、台湾、新加坡华人社区、马来西亚华人社区,你反而可能会更多地观察并体验到这种文化传统。现实也很残酷,之所以中国大陆总是以中国文化正宗自居,其他地区甘居次位,主要是大一统的思想深深烙在这个文化影响下的每个人身上,无论是大陆的,还是港澳台,甚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这也许就是传统文化所自带的悲剧,比如满清入关时,明人宁死不蓄辫,然而将近三百年后的辛亥革命,不少国人却认为剪掉头上的辫子是违祖训,宁死不剪辫子。
要解决这个难题,对个人来说,建议是学外语(英语),多读书,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多思考,多提问题。比如,中国邻居印度的历史与现状,可以值得我们去观察和思考。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曾经在历史上是所谓印度帝国的一部分,包括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在民族成份文化宗教非常相似,但他们现在是独立的政体,虽然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许多联系。而斯里兰卡一直是独立于印度外的政体,但它与南印度在文化宗教方面却极度相似。这些国家现在虽然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印巴更甚,但很少听到有人在推动大一统的印度,或者有人对印度人这一身份认可有太多分歧,也许可能因为“印度人”这一词汇已经默认为政治层面(印度这个国家的人)。另外一个例子是英国,准确些,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王国)。我们经常称他们为英国人,但在英文里,英国人(English)是指指英格兰人。如果你要想了解某人是否来自国家概念的英国,你要问“Are you British?”,而非“ Are you English?”,因为苏格兰人或威尔斯人会说“No,I am not English”。从这一点来说,China 一词似乎相对应于Britain,其中文翻译“大不列颠”相对应于“支那”、“至那”、“脂那”、或“震旦”,只是“支那”一词因为日本侵华战争而有歧视性,但在佛教经典里,此词是中性词并大量存在。作为常用称呼的“英国”,就相当于“中国”或者“中华”一词。他们的威尔斯人、苏格兰人就相当于的我们的汉人、蒙古人、藏人等。这里插入一个冷知识,在美国有个苗族(Hmong)(也称为苗族蒙人)的族群,他们是70年代初因为战乱和政治压迫主要从老挝(旧称寮国)作为难民来到美国。他们当中在美国的名人之一叫王宝(Vang Pao) ,曾任老挝将军,抗日英雄,但反共(这也是许多老挝苗族蒙人得以来美避难的原因之一)。中文圈里称为苗族,让许多华人以为是中国大陆苗族人。其实他们是分布在东南亚国家,特别是老挝,越南,柬埔寨的一个民族,其祖先与当今中国苗族相同,从文化,服饰,语言等。从这一点来说,从中国大陆来美国的苗族人,假如你真的继承了苗族的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你还真可以考虑在种族申报上填写Hmong。这对来自大陆来的蒙古族、朝鲜族或者哈萨克族等在中国以外有独立存在的民族的人,同样可以考虑申报为相应的民族,而非填Chinese ,也许由此从各方面,比如大学申请,参军,就职等得到不同于华人的优先考虑。
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最快的解决方法是在中文圈里用“华人”一词,而让“中国人”留给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若非要给个准确的答复,就需要了解问题的具体语境,同时以反问的方式对提问者进行某种认知的纠正。所要纠正的认知问题是以下的错误逻辑:中国人(种族,文化层面)是与中国那个地方有关的人(无论是国籍、出生地、还是祖先来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代表中国,因为你是中国人(转化成政治,国家层面),你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子民,你要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你要支持其执政党,如果你批评其政党或者政府,你就不是中国人(又转化成种族、文化层面)。这种逻辑的混乱不仅是华人对中国和中国人这些词汇的误解,也是在某个政党为了政治目标长期洗脑的结果,把政党,政府和国家混为一谈。在华人(中国人)自以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种心态或者概念来说,这种逻辑混乱是否是一种反讽,甚至是反证?头顶上的辫子好剪,精神上的辫子不好剪啊!
作者投稿
华夏文摘第一七八八期(cm25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