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进口药被从医院赶跑了,部分国产仿制药疗效却不给力

(2025-07-27 17:50:00)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1BOfrO4JTa7DueTHHL84Pg

进口药被从医院赶跑了,部分国产仿制药疗效却不给力?

 
 

药品集中采购是一项降低药价造福百姓的国家行政对药品市场的干预措施,在价低中标的大背景下,进口原研药显然竞争不过廉价的国产仿制药,集采后老百姓是用上便宜药了,但有些国产仿制药要么疗效不好,要么副作用更强烈。

 

真正有疗效的原研进口药又被迫从医院消失了,本想通过改革为百姓办好事,可实际情况可能却事与愿违。

 

那么,部分国产仿制药出现“不靠谱”的问题,到底是哪里存在偏差?

 

事实上,仿制药对原研药的复刻,本身便无法做到100%。原研药很多技术属于商业机密,公开的配方里只有一个大致的参数区间,没有精准的数值、加工的过程与顺序。有时只是一两个摄氏度的差别,就会对药物的合成产生影响。这些微小的偏差在生产环节里被一步步放大。

 

有时,国产仿制药和进口的原研药两者的有效成分没有区别。一大差距竟然在于企业压制药片时的工艺水平。

 

药企压制的工艺不过关,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有效成分在体内的释放,早期有药监核查员去某药厂检查二甲双胍的生产过程。

 

一般药厂都是湿法加工,就像做面疙瘩,把药物捏成一个个面团,只有这家药厂使用干法加工,硬生生把药物碾碎压片,导致颗粒过于紧实,难以在体内迅速崩解。最终药物的有效成分没有被患者及时吸收,疗效自然打了折扣。

 

此外,部分集采中标的企业会在真正开始批量生产药品时,申请将进口的辅料换成国产的辅料。他们普遍使用“进口的辅料断了,不得不换成国产辅料”“新增辅料供应商”等申请理由。

 

按照现有的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将中等及以下变更上报到地方药监局,重大变更上报到国家总局,并通过研究验证变更对药品质量、疗效产生的影响。对此的属地监管却存在难题,国家药监局的人手很短缺,药品过评、上市之后的监管会分散到各省的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然而,各个地方部门的技术、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我们都知道生病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疗效,其次是价格。因为生病的时候真的很痛苦,痛不欲生。所以希望在砍价的同时也要兼顾疗效。如果只看价格,不看疗效,就有点本末倒置了。药品本来就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省钱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给普通人一个选择权。也就是医院应该提供国内和进口的药让患者自己选择。

 

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评论。

Image

这些人真的是做不了什么好事情!瞎搞拿救命开玩笑!明明没有那个能力应搞

 

本人有切身体会,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每天一片半,可以降压,廉价,但吃一段时间下肢肿;后来改吃大连辉瑞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合喜),每天一片,同样降压,但下肢肿不肿了,只是只能在药店购买,价格贵,医院开不到这种药。

 

表姐是有30年行医生涯的内科副主任医师,一个多月前,仔细看了我平常服用的药物后,明确告诉我,全换成进口的。问她原因,她说一两句话讲不清楚,总之你照做就是了。可进口的药不仅很贵,医保也不报销

 

最终还是自费买进口药。

 

仿制药吃不死人也不治病

 

眼睛红,去医院配了两支国产眼药水,4天还不好。 去药店买个 20来块的可乐必妥,滴一次就好了。 小孩的药,一言难尽,现在干嘛都是直接药店买药,希舒美、易坦静,那个头孢药店也没卡买到了。不是不支持国产,实在是耽误事

 

我现在想着万一那天做手术,那个国产麻药……啧啧,想想都痛死过去啊,是不是手术前得跟医生确认指明要进口麻药啊

 

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弄些没啥疗效的替代药,让各位早点走

 

事实就是如此啊!立普妥和波立维在医院开不了啦!但这才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佳选择啊

 

生病了省钱和疗效哪个更重要?

 

医闹继续呗,继续喊呗,继续喊药贵呗,5分钱的药都可以给你,信不信。

 

个人感觉,进口药比国产的效果好多了,就不能价格高一点,用点能治病的药吗?

 

医院没有进口药了,都用仿制药,因为开药国家给补贴,所以进口药统统下架了,效果好不好,跟国家没有关系,跟钱有关系!

 

以前去医院开他汀都是进口的,现在都换成国产的了,疗效差多了

 

67块钱一盒的辉瑞希舒美能治好病,你吃670块钱的国产阿奇霉素可能一点儿用没有。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