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trGPGx14g5sl9MYAGd93Cw
对于非专业人士的小编,已经很久没有在春晚或者其他公共舞台看到陈佩斯了。最近一次,是在《圆桌派》的节目里,彼时的他,已经65岁,标志性的光头,胡子却已经白了。
陈佩斯出生在表演世家,他的父亲陈强曾经就出演过《白毛女》里面的黄世仁。
1984年,28岁的陈佩斯和30岁的朱时茂,带着《吃面条》第一次登上了第二届春晚的舞台。
当时,第一届春晚还是联欢会的形式,全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小品,黄一鹤导演邀请当时还在八一制片厂的陈佩斯和朱时茂,让他们表演一个语言类的节目。
彩排的时候,他们的小品《吃面条》由于太过好笑,一位评审员还笑崩了衣服的扣子。
这也让导演组犯了难,当时的舆论环境还不是很宽松,台里领导也不敢拍板,春晚前3天,他们这个节目还被毙掉了,还好姜昆给他们稍微改了一下,最后还是上了。
《吃面条》一炮而红,陈佩斯以精湛的表演活脱脱的把一个底层小市民的形象演活了,当时大多数还是黑白电视,像素也还没那么高,很多人都以为他的碗里真的装着面条。现场观众更是很多人笑的在凳子上摔下来,表演结束,很多椅子都不在原位了。
《吃面条》也奠定了小品这一形式在春晚舞台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目。从此,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几乎每年都活跃在春晚的舞台上,《警察与小偷》、《主角与配角》、《王爷与邮差》,每个都是经典。
直到1999年,陈佩斯和朱时茂一纸诉状把央视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他们发现央视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擅自把他们的光碟印刻出去卖,非常气愤,跟对方沟通后,对方答应的很好,结果第二年,新的光碟还在继续在市场上流通,还增加了他们最新的作品。
这一行为彻底惹怒了陈佩斯。在那个盗版横行的时代,没有人把这个当回事,特别是央视方觉得,是春晚成就了陈佩斯,如果没有春晚,根本没有人知道你陈佩斯是何许人也。
可陈佩斯觉得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成就了春晚,之前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春晚的,是各位艺术家,把这个场子撑起来了,如果没有他们的精湛演出,达不到这样万人空巷的效果,也许也没有接下来的第三届第N届.....
官司打赢了,法院判央视赔付给陈佩斯33万元。陈佩斯把这笔钱捐给了公益慈善机构。他不是要这笔钱,而是争这口气。
官司打赢了,但是1999年以后,陈佩斯却再也没有登上春晚的舞台。有人说,他们敢告央视,那不是自砸饭碗吗?肯定会被封杀的。
没上春晚的原因,不是因为这场官司,导演组也有给陈佩斯发送邀请,而2002年的时候,陈佩斯和朱时茂也有再次递交台本《江湖医生》,但是在春晚前3天被毙掉了,理由是一个动物学院的院长投诉他们侮辱兽医。
陈佩斯一气之下,下定决心不再上春晚,别人随随便便可以say no,他也可以对别人say no。
官司事件后,地方也不再有人敢邀请他们。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警察与督察》里有这样一个台词,扮演假警察的陈佩斯耀武扬威的说:
你知道这天底下谁最大吗?当然是你我,穿上这身衣服,你想罚谁罚谁,想办谁办谁,想逮谁逮谁,想放谁放谁。
这个小品,仿佛预言了,现实里,他们的结局。
走到绝路的陈佩斯弃文从田,在京郊承包农田种起了石榴。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的喜剧梦想,他在话剧这里找到了他新的奋斗方向。
他的首部话剧《托儿》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极大成功,随后推出的《阳台》更是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材。
离开了春晚的舞台,陈佩斯继续在话剧上,深耕喜剧人的角色。
赵本山将春晚的小品推向了高潮,沈腾等后浪接过了新一代小品人的接力棒。
26年后的2025年春晚,还有人在怀念着有陈佩斯的舞台。
如果你想起陈佩斯,你会怎么评价呢?
很巧的是,他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