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微信:享受免费医疗的人,却反对全民免费医疗

(2025-04-27 14:20:48)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hrfBBcmHLCH_BD_R5AmJQw

北大教授怒斥:享受免费医疗的人,却反对全民免费医疗!

点击蓝字关注 读报时间
 
 2023年02月19日 10:00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我们 

 

 

导读:中国高级干部,享受的是免费医疗。高干公费医疗体系,到司局级以上基本上是全免费的,恰恰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愿意给老百姓免费医疗。

 

请大家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号:感谢!
 
“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他们享受的是免费医疗,他们公费医疗体系,到司局级以上基本上是全免费的,恰恰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愿意给老百姓免费医疗。”
 
这段话,是2013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与网友在线交流说过的。
 
10年过去了,最近这些话又被网友提起,引发热议。
 
Image
 
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木兰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成员、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是国内最早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卫生医疗的学者之一。
 
1
 

李玲谈“免费医疗”

与贫困人群医疗保障

 

▲ 网友:前段时间俄罗斯全面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引起热议。社科院朱恒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建议国人不要幻想所谓“免费医疗”。您同意吗?

 

▼ 李玲:我不太同意这个看法。确实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医疗和吃饭不是同一个产品,医疗是像我们一般来说,它是准公共产品。比如我们每个中国人享受的国防,它就是免费的,当然免费并不是说没有成本,其实我们是交了费的,国家组织起来给每个中国人提供安全。

 

其实医疗也是类似于这样的概念,医疗的风险很大,个人没有办法来抵御,所以现代国家都建立医疗卫生制度,其实就是靠国家的力量组织起来,来抵御风险,给老百姓提供医疗安全的保障。

 

另外,对于俄罗斯的“免费医疗”,其实这个免费医疗体系就是他们创立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当时的前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免费医疗体系,也就是国家通过税收来投资,医院是国家来建立,医生、护士都是国家免费培养给高薪,老百姓看病是免费的。

 

Image

 

▲ 网友:我国公立医院里,一边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一边是干部病房如同星级宾馆,医疗资源严重浪费。有人认为,打破医疗特权、调整医院服务结构、平衡医疗资源是比“免费医疗”体制更重要的问题。对此您有何见解?

 

▼ 李玲:我认为这是转移矛盾。真正有意思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他们享受的是免费医疗,他们公费医疗体系,到司局级以上基本上是全免费的,恰恰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愿意给老百姓免费医疗。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少的人群。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不仅仅是打破医疗特权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执政理念的问题。当然,在各个国家,对各级干部有一定的保障,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目前来说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医改要建制度,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也就是说我们到底要给全体老百姓提供怎样的医疗保障。

 

Image

 

▲ 网友:最近,河北男子郑艳良因为没钱治病在家自锯病腿的故事被媒体曝光,目前我国的“新农合”“大病医保”的运行有哪些问题?

 

▼ 李玲:昨天还有更加让人震撼的就是一位老人癌症,自己剖肚子、割肠子,大出血去世。我觉得这些重症家庭无钱医治的境遇,暴露了这几年医改没有解决的问题。

 

我们政府这些年在新农合的投入是加大的,包括大病医保,比如郑艳良到医院去,医生说30万,即使报销50%、60%,剩下的他还是支付不起,可以看出我们仅仅建保障制度还远远不够。

 

其实解决不了老百姓大病的问题,后面应该是医疗服务提供体系,也就是各级各类的医院,承担起重病的家庭的救助,给他们提供服务,国家财政应该跟上,给他们这些人提供救助。

 

Image

 

▲ 网友:您认为我国社会该如何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医疗帮助力度?“免费医疗”的模式是否可以特别应用于中国弱势人群?

 

▼ 李玲:我觉得还是一个对全民的制度更好,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可以对弱势人群先来试个点。

 

所以,我觉得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该由国家财政来牵头,建立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在这个制度里面的投资体系,现有的各种保险,现有政府投入以及个人的支付,要整合起来花。

 

我们的医院影响恢复公益性,恢复公益性就是对老百姓真正是因病施治,给老百姓提供的是价廉物美或者是货真价实的服务,而不是过度的医疗。再加上我们要建立比较好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及药品、生产、流通和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国家曾经在经济那么困难的时候,都能给老百姓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今天我们站在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上,完全可能通过比较好的制度安排为老百姓提供保障。

 

Image

 
▲ 网友:西方在贫困人群医疗保障方面有何举措及经验,可以借鉴?
 

▼ 李玲:当然,正像俄罗斯免费医疗体系,就是把服务体系和投资体系合在一起的,英国体系,包括台湾、香港的,都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老龄化的问题,医疗费用不断的上升,再加上政府为没有医保的人买保险,它的费用就是在不断的涨,政府背不起。我们应该从美国所走的路里面接受教训,千万不能走到它那一条路上去。

 

2

 

李玲谈“医改”:很尴尬

 

1949年建国的时候,医疗是福利事业,最开始没有,在50、60年代吃不饱饭的时候,全国建了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等公立医院,都是政府包办的。过去医生为什么不开大药方、大检查?没必要,他拿着国家给他的工资,是国家干部的待遇。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国家财政比较吃紧,医院要创收,学校也要创收,你们在座的有可能小学时候交过学费,都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

 

那时候,国家养不起这么多机构,连军队都要经商创收了,那是特殊时期的政策。但是军队现在不允许经商,学校基础教育国家也都养起来,不允许老师创收了。但是我们医疗、医院到今天还在创收。

 

决定医疗费用的主导者是医生的那支笔,包括你要不要吃药、吃什么药,做什么检查,要不要动手术。那医生那支笔怎么来决定?决定于你给他什么样的制度,你是让他创收,多开药就多收入,还是让他考虑怎么用最小的成本,维护老百姓、维护患者的健康?

 

所以很遗憾,我们改到今天,这种创收制度还没有改,还投入了大量医保的钱。大家去医院都有一个感受:看病越来越贵。医院要创收,所以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

 

Image

 

医院的发展进入一个歧途,它变成:病人很多,就得买更多的仪器设备、盖更多的楼来应付这些病人。楼盖得越大,设备仪器越好,招的医生越多,成本越高,所以要更加创收,就是这个机制在滚动。

 

医改改到今天确实是很尴尬,政府这些年真的很努力。1978年,中国各级政府医疗费用投入一百亿;2003年,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是八百亿;去年,政府的投入一年就是一万亿。医改以来,政府已经投入四万亿。

 

但是可能大家要问,钱到哪儿去了?变成了药、变成了检查。

 

我们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七百万左右,如果把护士、行政人员刨掉,真正的医生其实就是在两百万到三百万这样一个数量级。大家可以算一算,四万亿的投入怎么不能好好地把两百多万医生养起来?给他们高工资,当然也对他们严格监管。

 

Image

 

“全民免费医疗”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大妈不清楚,但让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品种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让我们的个人支出越来越少,倒是个切合实际的目标。

 

大家对“全民免费医疗”有什么期待和建议,欢迎交流讨论!

 

 
 
 
 
本文来源:昆仑策网、第一健康报道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Image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