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lQ_8HUQms64OsoycPhi-UA
近日,三联书店出版了沈嘉蔚的新书《自说自话:从黑龙江兵团到澳大利亚》,为了先暏为快,我们立即从网上购了一册。果然图文并茂,读后感慨颇多。
一
沈嘉蔚今年72岁。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道路,既坎坷不平,又波澜壮阔。本书从他生平的重要作品切入,娓娓道来,讲述了每一幅画作背后的故事。早期的作品《我为祖国守边疆》,曾风行全国,我们当时都通过印刷品上看过,但和他的姓名对不上号。
人到中年,他才进入专业创作。1984年完成的《创伤》,画的是白求恩,有明显的变形。当时参加全国美展,几乎被封杀,后来有识者力挽狂澜,才得以入选获奖,最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他说是受了格列柯的影响,有一种骚动与不安的紧张旋律。格列柯是西班牙16到17世纪的画家,在我们看来,可称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我们到西班牙旅游,在普拉多美术馆观看格列柯的原作,很受震撼,比戈雅、委拉斯凯兹那些名作,给我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创伤》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史画在中国创新的一个尝试,到了《红星照耀中国》、《宽容》,这种探索就更进一步了。
不惑之年,他放弃故国已经获得的盛名,到澳大利亚重新起步。从街头画像开始,经过几年艰难挣扎,再次被当地社会刮目相看。他在当地最重要的画展上接连入选获奖,当地学界、政界要人纷纷委托他绘制正式肖像,其中有多位大学校长,也有总督、总理、议长、市长,还有梵蒂冈的教皇。
丹麦王妃玛丽出生澳大利亚。2005年,澳大利亚肖像艺术馆决定为这位平民出身的王妃画一幅正式肖像,由玛丽本人选择画家,她从众多候选者中选中的也是沈嘉蔚。他还应邀为公共领域创作巨型历史画,成为那里最有影响的画家,一些重要的作品被知名博物馆、艺术馆、肖像馆收藏。这本画册,展示了他的家庭,让我们看到他的父母双亲和同为艺术家的妻子在画布上的身影,还看到沈嘉蔚用艺术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生命。
我们和沈嘉蔚相识已有15年了。2005年底,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的三卷本画册:《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责任编辑林冠珍送了我们一套。莫理循早年是英国《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当过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用相机记录了不少民国初年中国的真实生活场景,涉及的社会场景和地域范围相当广泛。这批资料在悉尼的储藏室里已经静静地躺了将近一个世纪。为了整理出版,沈嘉蔚先后用了七年时光,不光要编选图片、撰写说明,还要洽谈版权、申请资助、寻找出版社。那些说明文字看似简要,背后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其考证功夫一点也不亚于专业史学家。当时,丁东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评论。2006年2月,丁东到悉尼参加学术讨论会,正逢悉尼图书馆举行这套画册的首发式。与会者将近200人,其中有澳大利亚政界学界的名流,也有一些旅居澳洲的华人,不分肤色,都向沈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沈嘉蔚赠送我们一本汇集他部分历史画的画册。我们才对他反思历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感悟。他对历史的探索,这本新书不便全面展开,但我们心里是知道的。我们是同一代人,历史观有同样的拓展更新轨迹。年轻时,我们生活在个人迷信的氛围里,一个领导人的历史观,控制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观。文革结束后,这一代人的历史观才有了弃旧图新的机会,从以一个领导人为本,到以一个政党为本,再到以一个民族为本,最后到以整个人类文明为本。每一步开放,都意味着对谎言的醒悟,对蒙蔽的穿越,对真相的回归,而对个人来说,都要经历脱胎换骨的阵痛。有的人一直往前走,有的人走一两步就停下了。沈嘉蔚的历史题材画作,就呈现了这样一条不断求索,不断开放的清晰轨迹。因此,我们认为,他和好友李斌,代表了当代画家反思历史的最高水平,称他们为历史画派。前几年,赵国君应邀为天津泰达美术馆担任策划,他邀我们去天津看该馆的油画收藏。我们看了以后,觉得虽然有些收藏不错,但还没有看到我们心目中最好的油画。赵国君问我,你心目最精彩的当代油画作品是哪些。我说,你到网上搜一搜沈嘉蔚的《第三世界》、李斌的《梦境:正义路五号》、陈丹青的“毛泽东”系列。他搜过之后,和我感觉相同:这才是当代油画的历史高度!我们知道,沈嘉蔚还有反思人类文明史的更宏大的创作计划。在这部新书中,仅仅露出一点端倪而已。
二
嘉蔚兄虽然已经是享誉世界的画家,但他为人仍然十分诚恳谦和。
小群去年才开始学习铅笔人像素描。她没有任何科班基础,连透视、解剖、结构的常识都要从零起步,却得到了嘉蔚兄诚恳而耐心的帮助。2019年12月28日是法学家江平90大寿,小群找到一张江平先生很有气场的照片,试着画了一张肖像。当时,我们刚刚和嘉蔚兄恢复了微信联系。小群希望这幅画不要留下太多的毛病,于是不但发给李斌,也发给在澳洲的沈嘉蔚。
沈嘉蔚看了小群的江平画像,马上作了十分具体的指导。他说:“后一张发来的有进步,注意到嘴部的改动,如果下唇再画松一点,如照片上上下唇间略有缝隙,略有要启齿讲话状便生动了。这张照片透视很大很难画。目前上半头部画得很好,体积感也出来了。明显毛病第一是鼻子透视错了。你仔细比较照片上两个鼻孔,近的大很多。另外由于透视原因,图左的肩部几乎抵上耳垂。你要注意那里有领子和肩两部分,不能略去领子(也即颈部)。另外腮部与耳朵的位置要再往照片靠靠(我明白你主观上想减弱透视的变形)。”为了让小群能看清问题,他还画了一幅草图:
小群按照他的意见进行修改后,他说:“衣服这样处理已经可以了。整幅肖像现在比较耐看。这种较特殊透视角度的照片非常难画,你的耐心和毅力超出我想象。也因为我吹毛求疵,差点耽误日子。面部表情现在读了丁东文觉得十分匹配。”
为了提升小群的自信,沈喜蔚还在微信中说:“小群您好,我也是自学的,等三十出头到央美进修,早已定型,所以不会画学院派素描。自学的话,注意要形准,可以随时用镜子来检查纠错,画错了坚决改过来。透视和解剖是躲在背后的东西,你把形画准了,这两者都会解决。因为您在这个阶段是对照片画,照片是不会出错的。等您训练到对形准有了足夠的火眼金睛,那时对模特画也可以八九不离十了。”
后来,他在微信中看到小群的自画像,又提出具体的批评:“您的自画像可以将画照一下镜子,就会发现左右不对称得厉害。”为此,他又画了一幅草图,对小群作了具体指导:
后来,小群为茅于轼先生画像。茅先生的形象多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样子。小群有意识地选择了一张面容较瘦的沉思状照片。她把初稿发给沈嘉蔚,请求指正。嘉蔚兄起初觉得不太像。小群又发了画册上照片,他来信说:“我考虑将上唇中间那个尖凸强调,(仔细对照照片)这是他的特点。另因为手撑着脸,人中从鼻底开始要略向左手那边斜过来一点,而非鼻梁延长线方向。相应上嘴唇也应该往手的方向左移一点。下唇要缩一点,上唇尖要盖住。”
小群能够得到嘉蔚兄如此悉心的跨洋指点,可以说比美术学院的学生更加幸运。嘉蔚兄如此诲人不倦,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