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做门徒与单个的人

(2023-08-30 14:20:44)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iUAvZUowJrgQu48TZO9r9Q

《作门徒的代价》第5章 做门徒与单个的人

以诺读书会 恩光书声 2021-03-18 15:00
 
 
Image
 
 

做门徒与单个的人

 

 
 
 
  1. 是什么使门徒成为单个的人?

  2. 做门徒的道路上为什么必须与世界决裂?

  3. 与世界的联系如何阻碍我们顺从主基督? 

  4. “罪人称义”与“罪的称义”什么区别?

  5. “中保的路”需要付出什么?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14:26

 
 
Image
 

通过耶稣的呼召,人成为单个的人。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都要被迫作出决定,而且,这决定只能由他们自己来作出。不是他们自己选择使自己成为单个的人:而是通过呼召,基督使他们成为单个的人。每个人都是单独被呼召,因此必须单独跟随(基督)。不过,人害怕孤独,所以他们试图挤进同伴的团体及他们的物质环境中,以免孤单。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不愿意放弃。但是。所有这些,不过是他们逃避必须作出决定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孤自站在耶稣面前,也不愿意单独看着耶稣而被迫作出决定。但是,耶稣呼召一个人时,无论是父母还是妻儿,无论是国籍还是传统,都不能保护他。正是基督的意志,使他孤立起来,他应当单独地仰望祂。

 

在人们受到呼召的时刻,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断绝和一切自然生活的联系。并不是他们自己要那样做,而是呼召他们的人要他们那样做的因为基督已经使他们摆脱和世界的直接联系,保持同祂自己的直接联系。除非我们准备断绝(同世界的)联系,并断定那种断绝是既成事实(falt accompli),否则就不能跟随基督。这并不是门徒所做的武断选择,而是基督本人强迫他同过去决裂。
 
为什么这是必要的呢?为什么不容许我们缓慢地、逐渐地、不受干扰地从自然环境中圣化从而和基督交往呢?上帝既然乐于把人放在自然生活中,是什么力量愤怒地插在人与自然生活中间,使它们相互分开呢?如此同过去决裂不正是律法主义,不正是对上帝善意恩典的轻蔑吗?不正是远离“基督徒的自由”吗?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即,基督的呼召的确在人与自然生活之间树起一道藩篱。但是这屏障并不是对生活的蔑视,也不是律法主义的虔诚,而是真正的生活,是福音,是耶稣基督本人。由于道成肉身,祂已来到人与自然生活中间。人再没有退路,因为基督挡住了去路。通过呼召,祂已经切断我们同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的直接联系。祂要成为中心,只有通过祂,这一切事物才能产生和消逝。祂站立在我们和上帝之间,正因为如此,祂也站在我们和所有其他人和事物之间。祂是中保,不仅是上帝和人之间的中保,也是人和人、人和实体之间的中保。因为全世界都是通过祂被造的,也归到祂那里(约1:3;林前8:,6;来1:2),所以祂是世界上唯一的中保。自从祂来到之后,人无论是和上帝,还是和世界及一切事物都不再有任何直接联系;基督要做中保。当然,众神主动让人直接接近它们,而且,世界也尽力利用各种手段保持其对人的直接支配,但是正因为如此,它才竭力反对中保基督。

 

这样断绝同世界的直接联系,就是承认基督是上帝之子,是中保。我们决不是为了某种理想,故意放弃和世界的一切联系,似乎可以证明,我们是为了更高的理想而改变较低的理想。那只是一时的热情与任性,只是试图重新与世界保持直接联系而已。只有承认基督是中保这一“既成事实”,才能使门徒脱离俗人和事物的世界。耶稣的呼召不是被当做一种理想,而是被当做中保所说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断同世界的联系。如果这仅仅是一个权衡理想优劣的问题,我们自然可能寻求妥协。在那种情况下,基督教的理想可能是最高的理想,但是,其要求可能永远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仅仅关心理想,如果我们充分考虑自然的责任,我们就完全没有理由把基督教的理想看得高于生命的自然规律。相反,即使从基督教理想主义的立场来看,或者从责任感或良心的基督教伦理来看,我们也可以作出实际上相反的评价。但是,我们考虑的不是理想、责任或价值,而是承认和接受“既成事实”,即已经亲自来到我们和世界之间的中保。我们只能彻底切断同生活的直接联系,基督的呼召使我们以个人身份直接面对中保。
 
基督的呼召教导我们,我们同世界的联系是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总认为我们与众多的人和事物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正是阻碍我们信仰和顺从的东西现在,我们知道,在生活的最亲密的关系中,在同父母、兄弟、姐妹、夫妻的关系中,以及在对社会的责任中,直接的联系是不可能的。自从基督来到之后,祂的追随者无论是在他们的家庭关系中,无论是在与国家的联系中,还是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中,都不再直接接触了,在父子、夫妻、个人与国家之间站立着中保基督,不管他们是否认识祂。除了通过祂,通过祂的话语,通过跟随祂以外,我们自己不能与外界建立直接联系。如果我们认为不是这样。那只是自欺欺人。

 

但是,既然我们确实讨厌那些使我们看不到真理的任何欺骗行为,我们就有必要抛弃同这个世界的事物任何直接的联系——这是由于基督的缘故任何团体,不管大小,只要妨碍我们单独站在基督面前,并妨碍我们和祂直接联系,为了基督的缘故,我们都应该厌恶它。因为每一种直接联系,不管我们是否了解,都意味着与基督为敌,如果认为这样的关系是符合基督教原则的话,就更是敌视基督了。
 
利用中保基督的教义,来证明和这个世界的事物保持直接联系是合理的,这在神学上是大错特错。间或有人争辩说,如果基督是中保人,那祂已经承担了我们同世界直接联系中所有的罪,祂已证明我们在这些联系中是合理的。耶稣已经使我们与上帝和好;于是,人们认为我们可以回到世界,而且可以心安理得地和世界直接联系——尽管这个世界就是钉死基督的世界!这是把爱上帝与爱世界相提并论了。现在,同世界事物断绝关系被认为是对上帝恩典的法律主义的误解,我们天真地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避免这种必要的决裂。基督关于痛恨自己的亲属的话语,于是就成为对“上帝赐予的这个世界的实在”的热情地肯定。因此,罪人的称义再一次变成罪的称义了。

 

对基督徒来说,只有从基督那里得到的实在才是上帝赐予的实在。如果不是道成肉身的儿子给予我们的,就不是上帝赐给的。如果不是为了基督才给予我们的,就不是来自上帝。假如我们对被造物所得到的恩赐表示感谢,我们也必须通过耶稣基督来感谢,如果我们祈求上帝的恩典保全这生命,我们也必须为基督的缘故而祈祷。如果我不能为基督的缘故而感谢上帝,我可能根本就不感谢上帝;这样做就可能是犯罪。同样,我与之相处的伙伴要成为“上帝赐予的实在”,也必须通过基督,否则,就行不通。我们被别他性(otherness)和奇异性(strangeness)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所隔离,我们利用自然的联系、感情或精神上的联系是难以填平这鸿沟的。人和人之间没有办法沟通。不管我们如何努力表示爱和同情,不管我们的心理多么健全,也不管我们表现得多么坦诚和开放,我们都无法看透别人的隐情,因为我们甚至在灵魂之间同他们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基督站在我们中间,我们只有通过祂和邻居保持联系。正因为如此,替人祷告是和邻居沟通的最理想的方式,而以基督的名义进行集体祈祷,则是最纯洁的交往方式。

 

除非我们承认,只是为了中保的缘故上帝才赐给我们礼物,否则,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礼物。如果我们不在内心感到愧对国家、家庭、历史和自然的幸福,把荣耀只归于基督而不是归于其他任何人,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表示真正的感谢。如果我们不承认这种决裂已经将我们与被造物分离,我们对这些被造物就没有真正的感情,在世界上也没有真正的责任。此外,如果不像上帝那样在耶稣基督里爱世界的话,那么就没有对世界真正的爱:“不要爱世界。”(约壹2:15)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还必须记得,“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我们同一切事物的直接联系的决裂是不可避免的。它也许采取与家庭或国家表面上的决裂那种形式;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将明显地被呼召,承受基督所受的责备,即人类的憎恨(odiumgeneris humani)。它也许是一种隐蔽而秘密的决裂即使这样,我们也必须随时准备公开。最后,这种决裂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亚伯拉罕就是这两种决裂的例子。他必须离开他的朋友和他父亲的家,因为基督来到他和他的亲友中间在这种情况下,决裂是明显的。亚伯拉罕为了得到应许地,他成了流落他乡的异客。这是他第一次被呼召后来,他又受到上帝的呼召,让他献出自己的儿子以撒。基督已经来到信仰之父和应许之子中间这一次,他不仅必须断绝血缘关系,而且还要断绝灵性之间的直接关系。亚伯拉罕必须懂得,应许不在于以撒,而仅仅在于上帝。其他任何人也听不见上帝的这种呼召,甚至连陪同亚伯拉罕上摩利亚山的奴仆也听不到。亚伯拉罕就像离开父亲的家时一样,再一次成了单个的人,成了孤独而寂寞的人。
 
当呼召到来时,他就接受了;他不会回避它,也不会对它加以“属灵的解释”(spiritualize)他听从了上帝的话并乐于服从。他抵制一切直接要求他的事,不管是自然的、伦理的还是宗教的,他将服从上帝的话语。他自愿献出以撒,以此表明,他准备公开他秘密作出的决裂,而且,他这样做是为了中保的缘故。恰恰就在这个时刻,他所放弃的一切都重新归还给他。他重新得到自己的儿子。上帝把比以撒更好的祭献给他看。形势发生了变化,亚伯拉罕重新得到以撒,但是,从此以后他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拥有儿子——通过中保并为了中保的缘故而拥有。因为他已经表示,自己准备不折不扣地服从上帝,现在,他获准拥有以撒,尽管他还没有真正得到——他必须通过耶稣基督才能得到。别人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亚伯拉罕和以撒一起下了山,正如他上山时一样,但是整个形势发生了变化。基督已经进入父子的关系中。亚伯拉罕抛开了一切来跟随基督,由于他跟随基督,所以他被允许回去,和从前一样在世界中生活。从外表来看,情况并没有变化,但是,旧的已经逝去,看哪,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已经通过基督而发生了。

 

在社会中,在我们的亲友中,在享受世界一切财富的过程中作基督的追随者,这就是成为单个的人的第二种方法。但必须注意,只有亚伯拉罕被呼召来过这种生活,亚伯拉罕已经懂得,同过去做明显的决裂意味着什么,亚伯拉罕在《新约》中成为信仰的榜样。我们很容易对赐予亚伯拉罕的可能性加以一般的解释,把它理解为属灵的原则,并毫不犹豫地运用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往往认为,我们同样被呼召过基督徒的生活,认为自己是特别被呼召做基督的追随者,只是仍旧可以享受自己的世俗财富。但是,外表上的决裂无疑要比隐蔽的决裂更容易。如果我们不从《圣经》和我们的经验中了解这一点,我们确实是在欺骗自己我们将依赖我们的直接关系而丧失与基督的交往。
 
采取哪种跟随方法,不由我们自己来选择。它要由基督的意志来决定。但是至少这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摆脱与世界的直接关系,并秘密地或公开地成为单个的人。
 
但是,那个使我们成为单个人的中保,同样也是新团契的创造者。祂站在邻居和我们中间,祂把我们分开,又将我们联合在一起。因此,尽管通往邻居的径直的道路被隔断,但是现在我们却找到一条到达基督那里的新的、唯一真正的道路——通过中保的路。
 
 

彼得就对祂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可10;28—31

 

 
 
Image
 
 

在这里,耶稣是在对那些为了祂而成为个人的人讲话,他们按祂的呼召而抛开一切,并能够对自己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一切跟从你了。”他们接受了新团契的应许。根据耶稣的话,这次他们得到的将是他们抛弃的千百倍。耶稣指的是祂的教会,这要在祂里面才能找到,那为了耶稣的缘故而抛开自己的父母的人,肯定还会重新得到父母、兄弟、姐妹,甚至田地和房屋。虽然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单独做门徒,但我们决不孤独。假如我们听祂的话,敢于成为单个的人,我们的报酬就是教会的团契。这里有形的兄弟关系足以补偿我们失去的千百倍。千百倍?是的,因为现在通过中保我们有了一切,不过要附加条件,那就是“要受逼迫”。千百倍与受逼迫——就是在十字架下跟随主的教会所得到的恩典。这也是给予追随基督者的应许——他们将成为十字架团体的成员,中保的子民,十字架下的子民。

 

 

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稀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

可10:32

 

耶稣在前面,向耶路撒冷走去,向十字架走去,似乎要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祂的呼召是多么严肃,并向他们指出,以他们自己的力量跟随是多么不可能,并且强调归附就意味着受逼迫,因此,在耶稣呼召他们跟随祂的路上,他们心里充满恐惧和惊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