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由缰

随意涂鸦,记录人生的点滴琐碎
正文

记念六四之夜东長安街被003号裝甲运兵車轧死的一个无名死难者

(2024-06-05 04:42:52) 下一个

当6月3日晚在广场从架设在大会堂上的扩音器听到发布恐怖的清场广播,非常好奇广场外的军队将会如何行动。离开广场向东出发,先是在东单公园旁遇到一股被围堵马路上头带钢盔携带折叠托冲锋枪的伞兵部队士兵。再继续向东直到建国门附近时才又遇到拦截在二环路和长安街上的大批军队。与一辆停在立交桥的军车上操辽宁口音的士兵唠嗑,交谈非常融洽。了解到这是老丈人当年的老部队39军一部。很坦诚的说他们被告知只是来维持秩序,携带了武器但根本就没有配发子弹,他的妹妹就在北京读书。就在这个时候一辆编号003的装甲运兵车轰隆隆地从广场方向开来从立交桥上通过一路向东闯去。这时在场的民众和军人脸色大变,不知是什么情况即将发生,感到非常的紧张。此装甲军到达东部大北窑地区北恒在街上的公共汽车和路障阻挡横冲直闯不得通过值得掉头回返,一路竟然连续冲撞滞留在道路同侧39军车队,撞毁撞翻多辆指挥车和载运士兵的卡车。载有与我交谈士兵的那辆卡车未能幸免,在经过两,三次反复冲撞后侧翻。现场洽外国记者拍摄了这冲撞的全部过程,影片的片段被剪辑后,用在北京反革命暴乱的影片中,作为暴徒掀翻军车的证据

在这部翻倒的军车旁,我目睹了第一个所见的死难者。这是一个因躲避不及,头颅被车身压烂的年轻人。从衣着打扮看是在附近工地从事建筑工程的外地乡下人。

这句尸体就那样,躺在那里,无名无姓,无人收尸,与西单那个被暴民打死的军官一东一西,在炎热的六月天暴尸近两周之久。

当时的这一慘状被美联社记者拍到刊登在時代雜誌封面。

这个死者的的信息不曾见于丁子霖女士或其他任何试图搜集死亡人员名单之中。每年六四我都会想起这个可怜的亡魂。他家里的老娘一定始终在心里牵挂着这个外出打工的孩儿!

同时也相信包括在那些被坦克履带碾成“照片”的牺牲者在内,六四的确切死亡人数永远是个向号!


003号 装甲车上的成员:
佟喜刚,38集团军112师大校副师长,46岁;
谢双喜,北京军区装甲兵部大校副部长,48岁;
赵斌,003号装甲车专业军士驾驶员。

6月4日凌晨1时许,003号装甲车在长安街上横冲直撞疑轧死伤多人后,在天安门城楼东侧观礼台附近履带被卡住,无法行进。愤怒民众一拥而起,先是用棍棒撬铁盖,继而用棉被蒙铁盖烧。大火烧了十余分钟,佟喜刚、谢双喜在装甲车里忍受不了高温,先爬出来逃命,接着驾驶员赵斌也爬了出来。愤怒的民众围住佟、谢、赵殴打出气。有人劝阻无效。十余名学生迅速挤了上去,挽手成一个包围圈,将3位军人围在中间,还有学生紧紧抱住已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军人保护,苦苦劝说在场的民众冷静:不要伤害军人,他们只是奉命行事。好几位学生被愤怒的民众误伤而血流满面。佟、谢、赵3军人在学生的保护下被送到了广场北京红十字会临时急救站,得以保全性命、治疗殴伤。

6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共和国卫士’精神永放光彩”文章,其中有对佟大刚、谢双喜和003号装甲车的描述:
“某师副师长佟喜刚大校和某部装甲兵副部长谢双喜大校,乘坐首长车队向天安门广场开进,因后面车辆受阻,他们单车英勇前进,先期抵达广场,对暴乱分子起了震撼作用。在掉转车头准备接应后续部队时,装甲车突然熄火,暴徒蜂拥而上,有的砸车,有的点火,这两位领导干部先后下车,宣传群众,揭露暴徒,惨遭毒打,身负重伤。”
佟大刚自己撰文“浴血金水桥”(文载《戒严一日》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11月),其中引用003号装甲车驾驶员赵斌的回忆文字曰:
“突然正前方二百米处从路旁窜出两个人,拖起一个隔离墩直朝我车跑来,我先是一怔,怎么办?躲,对方也会左右移动,随车而变化。倒不如……我加大油门,方向丝毫不变,径向前冲。每隔十余米路上就有一处路障。我开动脑筋,正确分析,果断处置,能撞则撞,能轧则轧。说心里话还是躲得多。因为每撞一个障碍物,象岗亭、油桶什么的心里就一阵难受,为国家的财产而可惜。”

你TMD冲撞满载士兵的军车和指挥车时可是一点也没含糊!

“六四”后,佟喜刚升任北京军区副总参谋长,授少将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顶级朋友 回复 悄悄话 赞好文,当兵的真残忍和学生的仁慈形成鲜明的对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