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本周欧洲经济危机渐变政治危机中国经济内外交困难以为继

(2023-10-02 00:32:08) 下一个

本周欧洲经济危机渐变政治危机中国经济内外交困难以为继

     2012年5月13日

何必

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为国会开列了经济“要务清单”……(略。)

来看看本周经济的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呵呵。

本周经济还是令人目不暇接吧?

本周一报道,奥朗德赢得法国总统大选。这是个让全世界触目惊心的事儿吧。萨科齐右翼政府,最终还是不出所料地一败涂地。萨科齐这个花花公子,还是输给了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的奥朗德,并且,如此失败也是欧债危机的麻烦所致。

本周一报道,希腊执政党受挫 紧缩计划或将遇阻。这又是个麻烦不?希腊作为欧债危机发源地,现如今还是消停不下来吧。

本周一报道,欧洲政坛巨变 紧缩政策面临严峻挑战。伴随着萨科齐下台,欧元区乃至欧盟成员国已经有两位数的领导人滚蛋了。欧洲人对于欧债危机里当权者的处置的不满,以及欧元区乃至欧盟经济大幅度下滑所造成的人心惶惶,直接挑战着欧盟的稳定性,导致欧盟业已形成的救助方案以及财政紧缩措施都成为了被质疑的对象。而伴随着欧元区乃至欧盟成员国政局的巨大变化,既定政策前功尽弃所有努力付之东流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铺天盖地。

本周二报道,意大利主要政党在地方选举中遇挫。这也是欧元区乃至欧盟成员国政局动荡的一个表现吧。并且,因为法国和意大利纷纷出现如此动荡,再加上德国也并非月白风清,如此庞然大物出现麻烦,那么,未来还好得了么?

本周二报道,法德两国或将爆发解决危机理念之争。奥朗德取代萨科齐成为法国总统,并且开诚布公地宣示了对紧缩政策的不屑一顾。这让毗邻的德国佬很是怒发冲冠。奥朗德在竞选时就是拿欧债危机里人们的不满情绪大做文章,表示如果掌权会改变应对债务危机的方式,这等于是说法国会在应对欧债危机上与德国分道扬镳。但实际上,法国自身是不是真的具有这种实力,恐怕是个问题。毕竟,现如今的欧元区乃至欧盟,都在争先恐后地依赖德国,法国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奥朗德上台后,首度出访的目的地只能选择德国,这也就是大势所趋了。而奥朗德如此兑现竞选承诺,又如何对默克尔的德国,这让奥朗德体会到骑虎难下的滋味儿咧。

本周三报道:德国央行对放松财政紧缩举措发出警告。应该说,德国是欧元区乃至欧盟国家里对紧缩最坚定不移的主儿了。德国政府也不得不面对国内巨大的压力:凭什么德国人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却要为比如希腊比如西班牙那类好吃懒做寅吃卯粮的王八蛋们买单?在此的公平正义如何?因此,德国在紧缩方面的一骑绝尘,也造成了欧元区乃至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水火不容。

本周三报道,巴罗佐:欧洲需进行财政整顿、结构改革和投资。欧盟委员会主席如此论调,显示出欧盟高层对于经济形势的高度担忧,并且在增长还是紧缩上进退维谷。面对着整个欧盟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感乃至抗议示威活动愈演愈烈,欧盟高层也越来越委曲求全,但是,如果紧缩措施得不到落实,欧债危机的成因将会顽固地存在下去,并且不失时机地卷土重来。

本周三报道,欧央行顶住压力不就危机采取新行动。德拉吉还是那么冥顽不灵,面对着欧元区乃至欧盟越来越严重的立场分歧,现在了无所作为,拒绝任何新的救助行动。但是,如果看希腊、法国、爱尔兰等太多国家政局的变迁,德拉吉们还能够坚持多久,就是个问题了吧。

本周三报道,希腊退出阴云笼罩欧元区。哈哈。这种论调,咱们不仅仅似曾相识,更是记忆犹新吧。去年底,有关希腊退出欧盟的说法简直就是铺天盖地。那时候,人们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什么?把煎饼还原成鸡蛋!意味着如此欧盟的分崩离析几乎是个天大的灾难,必须面对着如此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的必然出现。而今年2月份,欧洲央行激进派们竟然讨论启动危机退出机制的问题,俺当时就嬉笑怒骂过吧,怎么可能啊?现如今,希腊退出问题再一次被摆到桌面上,再一次被俺不幸言中了吧。

本周三报道,希腊危机恶化 组建新政府希望渺茫。虽然说,帕潘德里欧因为债务危机下台,帕帕季莫斯接任,但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实质性解决(实际上,意大利蒙蒂取代贝卢斯科尼的效果也如出一辙),当技术官僚取代政治家(咱们也就对贝卢斯科尼这个“老不正经的”是不是政治家姑且不谈了吧)之际,应对债务危机也未见得别有洞天,希腊等国的现状就是个很好的例证,也为奥朗德取代萨科齐埋下了伏笔。或许,用不了几天,法国人就会发现,奥朗德这种技术官僚,还他妈不如萨科齐呢。

本周三报道,德国警告希腊若要援助必须达标。这种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吧。德国人还能够对希腊之流游手好闲挥金如土酒色迷离的主儿们容忍多长时间,恐怕是个问题吧。而且,默克尔的日子也不好过。默克尔这个被称作铁娘子的老娘儿门儿所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德国地方选举中败北,也展现出德国人开始对默克尔的表现忍无可忍。如果德国真的出现了保守主义浪潮风起云涌,那么欧元区乃至欧盟会怎么样,就是个很大的麻烦了吧。

本周四报道,欧洲推迟向希腊发放部分救助款。

本周四报道,希腊官员:欧元区扣留部分贷款的决定有失公允。嘿嘿。如果从双方各自的立场上看,都有道理。但是,却无法达成共识取得一致。希腊该如何紧缩?到底紧缩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问题,已经绝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伴随着欧洲政局巨变而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并且,紧缩与增长派别之争,搞掉了帕潘德里欧、贝卢斯科尼、萨科齐等等,而这实际上却是欧元区乃至欧盟成员国各自内部以及成员国之间理念上的天壤之别,表现出欧盟观念上巨大而无法弥合的差异最终可能导致欧盟的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美国佬那边呢?

本周一报道,美国人或迎来又一个经济低迷的夏季。美国就业状况持续萎靡不振,使得美国鬼子认识的,就业是美国经济的重中之重。虽然说,本周的经济数据表现出美国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情况却不尽人意。而且,与大西洋彼岸的帕潘德里欧、贝卢斯科尼、萨科齐们的滚蛋,呕爸妈的情况会是任何?就目前的调查结果看,呕爸妈领先罗姆尼6个百分点,但呕爸妈在经济上的乏善可陈却一直是选民们诟病的对象和罗姆尼攻击的弹着点。距离美国大选日期的临近,让米国人如果再熬过一个经济低迷的夏天,会让熬爸妈如坐针毡。

咱中国呢?

本周一报道,欧美经济表现不济 中国有望引领全球复苏。如此陈词滥调咱们听的太多了吧。中国引领全球复苏?凭什么?从哪一点上可以看出来?

本周一报道:中国政府投资提速以应对经济下滑。嘿嘿,如假包换的傻呵呵路数吧。

本周二报道,风投在华投资降至六年来最低。这是不是很让人一目了然的结果?风投们对中国的抛弃,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的风险已经超过了风投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啦。

本周二报道,中国一季度零售业增长放缓。要不然俺上周对汇丰发布的非制造业PMI指数提升的结果不以为然呢,现在看到了吧。零售业是经济的一个终端,更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耶。

本周三报道,中国公司IPO规模跌至第二位。怎么样?不再中国第一了吧,不再领头羊了吧。中国IPO的下跌,是不是也可以让咱们看到中国经济的江河日下?

本周三报道,中国六个月来首次下调汽油和柴油价格。有关油价,俺早就连篇累牍说了太多。此次下调油价,继续着我党在财富上属狗的——许进不许出的路数。涨价时急赤白脸,降价时磨磨蹭蹭而且缩手缩脚。与此同时,本周全国各地有关阶梯电价现象的报道里可以看出来,涨价如假包换吧。

本周三报道,在华扩张遇阻 富士重工转战北美。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产业的代工厂,富士康如此动向是不是非常令人关注?要知道,郭台铭可是转遍了全世界,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国。为什么?洋鬼子评论说,中国以外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深更半夜把8000个工人叫到流水线上。这里当然包括北美了。想必,北美的建筑物质量比中国好,北美人如果在那里选择跳楼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本周四报道,中国4月份贸易顺差扩大 受进口疲软影响。

本周四报道,中国4月进出口远逊预期。

本周四报道,中国4月份大宗商品进口量下降。

本周四报道,中国要实现全年外贸目标需政策加码。

……

如此报道,都令人闷闷不乐吧。从总体上看,中国国际贸易迅速萎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麻烦在于,贸易顺差扩大,不是来自于出口的增加,而是来自于进口的减少,更要命的是,大宗商品进口下降,这意味着,中国企业采购原料数量的下降,或者就是开工率的下降,在国际贸易之中外部需求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内部需求也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这种内外夹攻的萎缩,让中国经济的未来风雨飘摇不?

本周四报道,OECD领先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将加速增长。看到如此消息,是不是还是可以令人为之一振眼前一亮?但是,这种领先指标的可靠性究竟如何?实际上,领先指标出现令人笑掉大牙的结果,远非现在才有的吧。

本周五报道,中国4月份出口数据令人忐忑。中国内部和外部状况同时恶化,这种情形并不多见。

本周五报道,中国央行:需关注未来物价上行风险。如此说法,来自央行,给统计局兜头一棒不?

本周五报道,中国4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升3.4%。这是本周万众瞩目的经济数据。对照前面央行的警告,是不是别有风味?现如今,蔬菜价格已经高得越来越离谱,俺不管在农贸市场还是超市里听见的怨声载道越来越震耳欲聋。通货膨胀到了如此地步,还臭不要脸地什么3.4%呢。

本周五报道,商务部称二季度外贸形势将好转。嘻嘻。凭什么?商务部这娘养的卖国贼大言不惭,说外贸形势会好转,依据在哪里?就凭大宗商品进口减少么?

本周五报道,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恐“破八”。实际上,今年中国当局口口声声GDP目标为7.5%的增长率,连俺这等傻都知道,那只不过是胡锦涛温家宝一以贯之的拿嘴人的口儿犯行径,他们丫心底里太固守着保八的底线啦。为什么?如果经济增长率下跌,将会触发社会动荡。可破八则会是个不祥之兆耶。

本周五报道,中国4月新增信贷环比下滑逾三成 企业贷款实际有效需求遇冷。这大概也很能够说明问题了吧。信贷市场的大幅度萎缩,企业已经不再用钱了,信贷市场上的刚需萎缩之快,令人咋舌不?

本周五报道,内需不振令中国4月数据一片惨淡 政策选择或锁定稳投资松银根。哈哈。如此路数,更加印证了袁剑《大拐点》的结论了吧。货币政策宽松是个尽人皆知的事实,货币政策乃至全部政策当局被利益集团绑架,民生凋敝之后用民不聊生作为利益集团要求进一步放开货币政策乃至所有政策的砝码和牺牲品,如此,按照袁剑的说法,中国可能已经失去了最后的生存机会,此言不虚吧。

本周五报道,中国房企开工意愿低迷 调控或松动。嘿嘿。什么宏观调控,俺很长时间都没有对房地产领域投入过多的注意力了,原因嘛,可见袁剑《中国房地产崩盘进入倒计时》的文字。虽然说,俺未必同意袁剑所有的论断,但是总体上行将就木却是大势所趋。

本周五报道,4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急剧下降。这也太能够说明问题了吧。尽人皆知,即便国民经济以及人均收入出现大规模下降,财政收入增长却是一往无前滴。现如今,连财政收入增幅都出现了如此“急剧下降”,大厦将倾是不是遥遥在望咧?

本周五报道,发改委新批机场项目 基建投资继续提速--报载。继续着增加投资的这种“积极财政政策”的路线不?众所周知,中国机场的过剩已经成为一个财政上的无底洞,全国各地大干快上兴建机场,成为委府投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里的一道亮丽而惨无人道的风景线了吧。太多机场建成后几乎成了摆设,并且维护投入连绵不绝。可想而知的是,如此荒诞不经,会让中国死得更惨。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