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对袁剑《大拐点》及其他说辞的望文生义胡说八道

(2023-10-21 23:32:21) 下一个

对袁剑《大拐点》及其他说辞的望文生义胡说八道

             2012年7月17日

何必

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度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略。)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香港《亚洲周刊》对袁剑《大拐点》的推介。

(何必注,略。)

袁剑《大拐点》书稿全文。

(何必注,略。)

袁剑在洋鬼子中文媒体上对《大拐点》的推介。

(何必注,略。)

再来看看昨天俺收到的德国《世界报》的振振有词。

(何必注,略。)

俺就《大拐点》与袁剑的电子邮件往来。

袁剑:

昨天张昊在与你的对话里提及我昨天文字对你和王力雄的“调侃”。

为了说明,给你发此邮件。

其实,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早就把你《大拐点》的书稿给了我。由于当时书尚未付梓,我没有传播,也没有对书稿进行任何评论。现在,考虑到出版社和你的版税利益,我也暂时不会传播电子文件。

你的《奇迹的黄昏》,我推荐给了很多人看。不过,我对你该书稿最后中国的出路是基层民主的论断不敢苟同。

大拐点和黄昏有着同样的盲点。大拐点提出,应该重建社会,重建底线。但问题是,谁来操作?如何操作?郑永年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现在应该做的,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之前进行社会改革。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毕竟,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经济、政治和社会泾渭分明过。

现如今,全世界判断中国事务已经成为时髦。但之所以能够令人心悦诚服者少,主要还是视野问题。

我和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多次讨论过,判断中国事务,如果没有中国八零后现象的视野,太多事情都无法说明。而全世界,关注八零后现象者凤毛麟角。前年我曾经供职的北京电视台曾经做有关八零后的电视系列片,发现偌大的中国,所有研究结果竟然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八零后群体的。最后找到我,发现我是仅有关注八零后现象者,并且经年累月乐此不疲。

除了八零后视角之外,还需要有国民性(鲁迅称之为劣根性)的角度。详细内容可见附件。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曾经帮我在凯迪上传播过此文。不过还属于未完成。

另外,互联网的反对性实际上也是扼杀中国民主乃至全部所谓普世价值的因素之一。遗憾的是,到现在能够看到这一点者很少。我也将我就此的部分嬉笑怒骂发给你。(我的评论在文字的最后。)

综此,八零后、国民性、互联网是构成判断中国事务的非常重要的三大要素。

另外,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一直希望我能够从潘晓讨论延续到《中国怎么了》的发问。我也将文字发给你。这还是我和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的讨论文字,这篇文字暂时请勿外传。

潘祎

5月10日

mao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17:22

回复:袁剑:

潘先生好

收到,我会拜读。

袁剑

呵呵。

装修噪音里的写作。

今天的文字也发送给《大拐点》的作者袁剑,因此不牵扯到背后对人评头论足之事,就像前些天俺对冼岩邮件组里谢小庆嬉笑怒骂也发送给他本人一样。反正,俺尽量明人不做暗事。

俺早就收到了别人发来《大拐点》的电子版,也知道,该书早就可以从网上下载,(这大概是现如今出版物的营销手段?)但俺还是延迟至今才将该书草稿内容传播开来。毕竟,俺在如此每天一篇文字里提及该书已经是几个月之前的事儿咧,而该书问世后俺也曾经推荐过,该掏钱的早就掏了,不掏钱的怎么着也不会举手之劳咧。

上周日俺盘点当周国内外经济新闻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7.6%的最新数据,俺就发问——谁看了如此数据会高兴?应该是袁剑。毕竟,如此数据佐证了他的大拐点的基本判断。当然,这并不是说,袁剑是个像俺这等唯恐天下不乱心理阴暗幸灾乐祸的主儿,但经济数据证实了大拐点的到来,无论如何也是个让如此观点拥有者求之不得的事儿。

想当初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应该是2007年开始到现在,他一直都可以看到俺如此每天一篇的文字,并且俺将此前的文字还加上监狱日记、挪威观感等等也请他备份,昨天126邮箱出问题,俺将文字发到他另一个邮箱里咧)将袁剑如此书稿草稿给俺时提及他要对袁剑提出不赞同其中一些结论,比如说中国的财经即将出现危机。当时俺刚刚拿到草稿,还没有看,无法获知具体脉络。不过,俺的直觉是,大体上在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和袁剑的观点差异之中是支持袁剑的。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的基本思路是,只要我党及其委府掌握了土地信贷这两个财源,并且拥有铸币税的垄断权力,财政危机之说就属于空谈。穆兄如此立场由来已久。但是,即使拥有了如此财源和开动印钞机的资格,也无法避免财政危机的爆发,毕竟,货币量所对应的实物发生着变化,这点为太多人所说三道四,比如周其仁在讨论中国强制性结汇制度给中国带来货币量剧增并且产生通货膨胀基础性条件时很婆婆妈妈地絮叨过。而今年开春到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这种研判,很多地方委府财政陷入麻烦,不得不依靠拍卖公车来试图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香港媒体报道,全国2200过的县里只有40多个具有财政盈余,其他悉数都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按照法律的观点,就是处在破产的状态之中。(俺多年前就坚定不移于人民的币不可避免会大幅度贬值而对升值之说冷嘲热讽,根据之一就是中国县乡级财政早就处于破产状态,当然还有银行不良资产与日俱增,等等。)土地财政也好,央地博弈也罢,在财政上都具有着显而易见的危机成色。

当然,这不是说,《大拐点》就是全部可以接受的。

袁剑是迄今为止讨论中国事务的国内外所有人之中俺能够仔细阅读进去屈指可数(的的确确不超过五个人)的作者之一。洋鬼子自不待言,到现在洋鬼子对中国事务说三道四的主儿里,没有一个是俺可以耐心看下去的,那些个所谓中国通或者中国问题专家,太扯蛋啦,对此,俺曾经指名道姓嬉笑怒骂过不少吧;而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下同)里,国内外能够让人心平气和者也凤毛麟角。上周俺刚刚就美国裴敏欣的说辞劈头盖脸过吧,国外那些个中国事务学富五车的华人里,能够令人忍俊不禁者日益稀缺。国内就更不用说啦。去年胡舒立财新杂志给外国投行驻中国经济学家群体进行了群体性扫描评价,得出的结论是现如今这些个经济学家根本出不了许小年谢国忠胡祖六那样的独树一帜者。当然喽,胡舒立言必称美利坚的基本立场尽人皆知。实际上,谢国忠们令人大跌眼镜也绝非个别现象。袁剑对谢国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派评价说“媒体需要他”,也由是,袁剑和他称之为“老谢”的谢国忠都冠之以“独立学者”,更是有趣不?

俺与袁剑的区别在于,俺去年失业之前一直在媒体骗吃骗喝,担任新闻评论的角色,糊口骗钱迫使俺不得不对太多领域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不然根本无法应付千奇百怪的世态以及记者采访回来的素材并且据此做出点评。这也就强迫俺必须面面俱到,只要节目里可能出现的报道领域,俺就必须涉足染指,从江胡缠斗中南海四分五裂,到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到北京老年人晨练扰民,从房地产宏观调控到上网卡被盗号,从道交法机动车全无责条款到黑诊所,无奇不有。俺从来不是学者,只不过是个新闻评论者,新闻记录当下,评论也就为转型中国立此存照。

俺几年前曾经传播过白祖诚老先生发来袁剑《奇迹的黄昏》的书稿。在对那部书稿的评价中,俺就提及,袁剑前面的叙述娓娓道来,但是文字的末尾突如其来地弄出一个中国的出路在基层民主,让人非常莫名其妙。并且,对于基层民主又几乎只字不提,更是令人找不着北。俺的结论是,袁剑该书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光彩的尾巴。而《大拐点》也有着同样的问题,把中国的出路放在了社会重建上。亚洲周刊说这两部书是姊妹篇(于是乎,俺将姊妹篇都传播啦),那么袁剑的如此路数也一以贯之,简言之,就是在讨论经济问题的最后,把经济问题的解决诉诸于经济领域之外。而俺阅读袁剑的文字也不少了,没有看到过他在基层民主以及社会方面的相关论述。这就给人大惑不解——就像一个江湖郎中看病,望闻问切之后得出结论说只能找德国大夫(要知道,德国的临床医学到现在全世界依然在最牛之列)那样,把生存希望推给了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

比如基层民主。俺曾经专题讨论过王力雄的递进民主以及后来的矢量民主。显然,作为一个政治学者,王力雄的民主的问题上有过太多的思考。今年薄熙来事件后,王力雄的克里斯玛之说,咱们是不是在袁剑《奇迹的黄昏》中似曾相识?王力雄对于克里斯玛现象的讨论,很是让人好坏参半吧,对此,美国福山有关胡锦涛委府并没有根除产生薄熙来这样“坏皇帝”的结论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吧。王力雄没有谈到的是,胡锦涛是不是坏皇帝?胡鞍钢最近提出了“集体总统制”刊发在党报上,寡廉鲜耻到了如此地步,遭到铺天盖地的污言秽语自不待言。可恰恰在如此言论问世之际,俺像是与胡鞍钢心有灵犀流氓混蛋彼此惺惺相惜那样,提出邓小平权力制度安排上的三大缺陷——集体领导、任期制以及隔代指定接班人,这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恶劣的帝制——没有皇帝(集体领导变成集体不领导)、有限责任(却无限权力,也因之就有了权力无限大责任无限小的即便在帝制之中也如假包换的旷世奇闻)以及接班人的暗箱操作。于此,王力雄在薄熙来事件上的克里斯玛之说也算是天经地义咧。但是,接下来王力雄的《N系列》却还是那种神秘主义(实际上,王力雄所有著作都弥漫着如此五彩乱缤纷的成色,从黄祸到超越者联盟再到矢量民主,等等),并且将现如今团派和太子党(虽然说如此分类并不严谨准确,但方便起见权且如此吧)两派轮流坐庄当成是个静态的定势,这显然与事实相去甚远。更何况,民主自由等等普世价值之说都是属于制度决定论范畴,中国新左派之所以花枝招展,葛兰西文化霸权说就是个法宝,如果仅仅停留在制度决定论上,根本无法诠释现如今的中国。而袁剑在如此这般洋洋洒洒的问题上则几近只字不提,这也就让袁剑的基层民主论被人们广泛的狐疑纷至沓来。再比如社会重建。上周俺曾经专题讨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是个什么货色,俺就提及,八个字可以分作两两组合的四个词组,而每一个都来自于西方;其中的社会,与德国人从中世纪到魏玛共和国然后马克思再到纳粹,其概念的内涵丰富多彩,王飞凌邮件组里对于德国乃至欧洲大陆非常流行的社会民主党现象中“社会”的概念很难找到中文确切对应的翻译词语。而社会重建是不是可以独立于经济以及政治,这又是个中国人之中争论得你死我活的问题。郑永年做了如此区分,于是乎也就出现了去年郑永年大庭广众之下言之凿凿当今中国是五千年来最为辉煌而招致在场的姚中秋(秋风)面对面呵斥三个“无耻”(并且可能引发姚中秋精英败坏论?)并拂袖而去的景象。

从这两部书稿,到《大裂变》,以及《中国房地产崩盘进入倒计时》,等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大”。玩笑地说,好大喜功,宏大叙事。不大不足以惹人注目。这很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现如今出版物市场上如此“大”的著作比比皆是,让俺一看到如此标题就脑袋大,发懵。

《大拐点》看起来更像个文集。于是乎,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持观点的一致性。最近,阳光卫视老板陈平不甘寂寞也出版了自己的嗫嚅颟顸鸡鸣狗盗之说,却没有忘记在开场白里就注明截止到出版时间为之自己观念的状况,并且指出思想是会发生变化的。毕竟,浮想联翩是变动不居的,按照言必称古希腊者总是原因希腊先哲的话说,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种在年轻力壮之时就出版文集的做法,通常都是成名成家者的动作。以俺每天一篇笔耕不辍的状况,俺实在不敢面对哪怕两年前俺写的文字,感觉惨不忍睹。毕竟,两年前俺的认识水平,与当下无法相提并论。而《大拐点》能够把多年前的文字拿出来结集付梓,勇气可嘉但却不免百密一疏,其间的自相矛盾也就无法避免难以自圆其说。

袁剑提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看法最悲观的当属北大佩蒂斯。如果到了3%的增长率,中国会是什么样?实际上,2002年俺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时,杨帆赠送给俺他主编的书籍里提到,按照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来看,情况远没有人们津津乐道的那样乐观,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6%这个生死线,那么所有积重难返的矛盾都会爆发,形成巨大的灾难(或许就是王力雄超越者联盟最后所谓的“玉石俱焚”吧?)而会使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乎,佩蒂斯的3%也就是个完全的影子设想,根本不可能出现,在3%到达之前,中国可能已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咧。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非常大(又是大)的问题,那就是俺2009年提出的“后中国研究”的范畴,说中国的四分五裂不可避免,人们应该对此未雨绸缪,做好中国分裂后该如何应对的事儿,避免出现科索沃以及车臣南奥塞梯那样的惨状。如果说当时俺提出如此概念被太多人看作哗众取宠的话,那么看看前面引文里洋鬼子的相关说辞吧。洋鬼子给出的依据是什么?中国地方政府正在被债务淹没、中国的经济危机将引发动荡、中国的超级富豪开始“输出”资本、中国环境危机、中国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要求引发通胀……在其他地方,人口问题、腐败问题等等都被罗列出来。这几个星期,洋鬼子中文媒体上对中国的破口大骂简直就成为家常便饭,而这种景象,在今年初还是不可想象的。年初时,有关中国经济软着陆成为共识的陈词滥调俯拾皆是不?可是,现如今呢?变化何等迅速。现如今洋鬼子中文媒体上什么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啦、中国经历转型阵痛啦、中国经济失去了高增长的光环啦、中国可能引发世界经济衰退啦等等让人看了目瞪口呆的标题就很是无处不在。如此,也让袁剑大拐点的说法日益深入人心。而前面德国《世界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坠落”的标题,太耐人寻味了吧。这是什么?大拐点?拐点之后会怎么样?真的能够有社会重建?还是俺经年累月说的,我党完蛋中国注定也就完蛋,而中国如果真的发生像南斯拉夫和前苏联那样的分崩离析,会更加惨绝人寰,原因就是现如今的中国人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最坏的群体,其中又以知识精英的败坏速度为甚,于是乎,中国也就不可能出现季莫申科。普京上任后对老毛子富豪大打出手,把霍多尔科夫斯基锒铛入狱,并且把后来成为英国切尔西老板的阿布拉莫维奇弄得背井离乡,这种状况在中国根本不会出现,因为中国首富是温家宝,政治局委员个个都是亿万富翁。并且,美国佬得意洋洋说,来自美国情报机构数据,中国高官子女74.5%都去了美国,而孙子辈在美国更是超过了90%。如此,中国何来社会重建的组织资源和物质基础?人类历史上可曾出现过如此景象?说到底,俺自鸣得意在于,“后中国”时代越来越近在咫尺咧。

如前所述,俺已经给袁剑发去了俺有关中国人劣根性、八零后、互联网反动性、以及反思中国人和中国怎么了之类的相关文字,太多看上去匪夷所思但却越来越被俺这么个社会最底层一贫如洗却经年累月对中国看空唱衰的乌鸦嘴混混儿不幸言中的盖棺定论,也就不再一一道来咧。

俺琢磨着,到现在俺每天一篇从不间断的文字已经八年半多啦,按照俺自己每天平均写三千字(实际数量应该高于此)来计算,怎么着也有数以千万计的文字量了不?如果俺也弄个文集(当然喽,内地是无法实现滴),他妈的稿费也应该够俺喝一壶的吧。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