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本周经济欧元区暗流涌动美国佬忍受最低收益率中国增长率创几年新低

(2023-10-21 23:24:34) 下一个

本周经济欧元区暗流涌动美国佬忍受最低收益率中国增长率创几年新低

                                                         2012年7月15日

何必

用电量和工业数据的不匹配……(略。)

来看看本周经济的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老左派电子杂志的相关说辞。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装修噪音里的写作。

本周经济更加鸡犬不宁。

从全世界范围看,经济状况江河日下。

上周六报道,IMF将下调全球经济预期。世界经济萎靡不振,IMF该出手时就出手,当机立断下调全球经济预期,这也给世界经济悲观失望情绪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本周一报道,OECD领先指标预示大型经济体增速放缓。欧洲、美国、日本、中国无一例外,当然也得包括金砖国家等等,根据二八律,大型经济体经济低迷,全世界恐怕也就谁都无法从中独善其身咧,悉数都会成为经济低迷的一份子。

本周五报道,增长担忧压低全球股市。全世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心领神会不约而同,面对着经济萎缩衰退,纷纷压制了世界各地的股市。投资者们心灰意冷,交易惨淡,很是让人感到阵阵寒意不?

欧元区乃至欧盟那边呢?

上周六报道,多家投行在欧货币市场基金将暂停申购。面对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上周峰会皆大欢喜的丰功伟绩效应转瞬即逝,人们对欧元区乃至欧盟的未来日益看空,投行们当然就是苍蝇逐臭般得唯利是图追涨杀跌,当欧债危机水深火热之际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形成了多欧元抛压之势,暂停申购货币市场基金就是如假包换的勾当吧。

本周一报道,传统政策选项无多 欧洲央行恐面临严酷抉择。现如今,欧元区乃至欧盟经济阴云密布,欧洲央行弹药库里所剩无几,货币政策工具几近弹尽粮绝,低利率到了谷底,因此未来还能够有什么样的动作就很是让人浮想联翩。上周有关货币政策不堪重负应该让位于其他政策操作的呼声不绝于耳,ECB现如今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窘境也令人对欧债危机前景愈发悲观。

本周一报道,欧元区着手为大型银行设立统一监管机构。痛定思痛,欧元区对银行在导致债务危机里的恶劣行径心知肚明,要加强对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监管。只不过,问题依然如故,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以及在主权国家与银行属地管理模式可却具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业务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个棘手得几乎丧失欧元区监管大型银行可能性的难题吧。

本周一报道,欧元区崩解之快或令欧盟修补不及。这显然是个看空唱衰的说辞,但却是广受欢迎的论调。虽然说人类趋乐避苦的天性让人们都刻意对负面消息具有心理屏蔽功能,但欧债危机一路高歌猛进,迫使人们不得不面对欧元区崩解的可能性,并且日益津津乐道。如果这种灾难真的发生,恐怕会是一夜之间天崩地裂的情形,以目前欧元区乃至欧盟的状况看,很可能会猝不及防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可如此,也真是人类的灾难。

本周二报道,Egan-Jones下调奥地利和荷兰评级。欧债危机的蔓延势不可挡,奥地利和荷兰评级遭降,意味着危机向欧洲腹地渗透并且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奥地利荷兰这样的曾经欧元区核心国家的经济也出了麻烦,那么欧债危机何去何从恐怕就更让人忧心忡忡了吧。

本周二报道,法国、德国以负利率发行短期国债。这种状况,太兵败如山倒咧。市场上,人们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也因此放弃了对国债收益率的追求,只图保本,根本不再琢磨盈利,特别是德国和法国作为欧元区乃至欧盟最重要的俩中流砥柱,其短期国债最终形成了负利率发行之态,就更加说明问题了吧。

本周三报道,西班牙将迫使散户承受银行投资损失。什么叫大到不能倒?什么叫大到不能管?什么叫赢家通吃?散户为银行投资损失买单,而银行却岿然不动,高官们继续高官厚禄,很资本主义特色吧?面对危机公平正义不复存在,死不死啊你。

本周四报道,意大利暗示或寻求欧元区救助基金购买其国债。看来,通过市场兜售国债已经力不从心并且不被看好,如此距离意大利申请救助还有多远的行程?

本周五报道,穆迪下调意大利两档评级。这是穆迪再一次出手,并且是在上周欧盟展开对穆迪、惠誉和标普三大评级机构调查之后的行动。穆迪威胁说,还可能继续下调意大利的评级。由是,虽然说本周欧债危机的动静没有那么大张旗鼓,但却进入了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暗流涌动。本周评级机构下调了奥地利、荷兰以及一次性下调意大利两个等级,恐怕未来的日子里,欧债危机还远远看不到风平浪静的时候。

美国佬那边呢?

本周一报道,欧债危机打击全球企业信心 但美国成为亮点。对于全世界的企业来说,美国或许是现如今唯一可以指望的。只不过,美国佬的情况也差强人意,没有那么值得欢天喜地的。

本周一报道,收益季序幕即将拉开 投资者面临新考验。面对美国失业率节节攀升居高不下的状况,人们灰头土脸,现如今又赶上了收益率报告即将公布之际,投资者面对很可能是非常难看的报告,将会踟蹰于究竟该何去何从的进退两难境地。

本周四报道,投资者急于购买美债 接受史上最低收益率。这与欧洲那边法国和德国以负利率发行国债的状况遥相呼应一唱一和不?而所谓“史上最低收益率”,又是个创纪录的货色耶。相形之下,说欧债危机打击全球企业信心美国成为亮点之说就显得很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了吧。现如今就是矬子里拔将军,即使美国债务收益率如此惨不忍睹,但聊胜于无,总比法国、德国要可靠安全,因此即使是史上最低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咱中国呢?

本周一报道,中国6月份CPI同比上升2.2%。这又是个全世界翘首以待的数据吧。如此之低的百分比数据,让全世界都大为松了一口气。只不过,俺本周在有关油价的专题里提及了现如今俺在超市里对物价的切实感受以及周围人的真实反应。说中国通货膨胀率下降,放你妈的屁吧。

本周一报道,中国通胀跌至“2时代” 政策放松和资源价改觅得动能。这恐怕是咱们太耳熟能详的论调了吧。政策放松,资源价格机制改革,统统是国内外自由派们对中国货币政策以及改革的陈词滥调。真实状况如何?中国的货币政策真是需要进一步放松吗?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真的就得层层加码吗?狼心狗肺的说辞罢了。

本周一报道,温家宝: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需加大预调微调。温家宝这娘养的说这番话,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经济出了麻烦咧,经济下行压力只不过是个欺世盗名的说辞,实际上就是经济危机的代名词罢了。

本周一报道,沪综指跌至半年新低。全世界股市都一路走低,中国也未能幸免于难。曾几何时,中国股市自外于全人类,当世界各国股市扶摇直上之际,中国股市却在跌跌不休。所以嘛,中国股市如假包换的是,只跌不涨。十年零涨幅还不够说明问题的么?

本周一报道,中国金属期货延续跌势 市场担忧经济大幅放缓。金属期货市场愁云惨淡,一蹶不振,太可以预示着中国经济的未来景象了吧。

本周二报道,中国6月份贸易顺差扩大至317亿美元。这种顺差扩大,到底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是由于出口增加,还是进口减少?如果是前者,当然让人乐不可支,说明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可如果是后者,则说明开工率下降,结果呢?当然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

本周二报道,中国贸易顺差创三年半高位 数据喜中带忧市场解读各异。对于如此数据的解读,见仁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本质上,还是乐观悲观的分野。

本周二报道,温家宝:当前主要任务是促进投资合理增长。这个日的此言什么意思?非常清晰可辨的是,中国经济要继续走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所谓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振作内需之说完全就是胡说八道;面临着快要从中南海滚蛋的温家宝,继续不遗余力地祸国殃民,继续依靠投资来透支中国自然以及人文资源,断子绝孙;至于说合理,那完全是扯蛋,什么是合理?谁来界定合理?温家宝(当然也得加上胡锦涛以及中南海乃至我党那些个娘养的)现如今所做的一切,就是击鼓传花,留下自己任上说得过去的经济数字,把定时炸弹留给继任者。

本周二报道,美报:中国的经济大灾难即将降临?什么意思?美国《纽约时报》7月9日刊登了MARK MCDONALD的文章《中国经济:大灾难即将降临?》。该文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最近刊文谈了“中国经济将发生大灾难的五个迹象”,即企业正在减少贷款、制造业产出停滞不前、利率出人意料地下调、进口停止增长和GDP 增长预期被下调(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该文还说,《纽约时报》记者Keith Bradsher 曾报道说,中国的住房建设活动几近停止,那些不久前还每周七天不停工、工人三班倒施工的建筑工地,现在每天只有一班工人在工作,而且周六、周日还停工。日本金融服务公司野村的分析师Rob Subbaraman周一说,该公司认为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将经历一场“在2014年底之前开始的经济硬着陆”。该文还说,专栏作家Rosemary Righter最近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撰文说,她不久前到中国旅行时发现,那里有大量的住房和公寓以及雄伟的公共建筑和厂房都空空如也。她说,中国各地都有大量无人居住的建筑,这种情况不仅在东部沿海城市存在,西南内陆地区也有。从河南省肮脏的矿山小镇,到内蒙古的所谓“鬼城”,都能看到这幅景象。

本周三报道,保增长重回首位。嘿嘿。俺早就说过吧,并且,昨天俺的文字就是针对美国的中国事务专家裴敏欣有关经济决定论在中国已经面临着破产的盖棺定论有感而发的吧。现如今怎么样?裴敏欣根本无法确定对我党及其委府来说最要命的问题是什么吧。胡锦涛温家宝这帮子串的,最初那么假惺惺的亲民嘴脸,现如今荡然无存了吧?不遗余力保增长,促进投资增加,全部路数有目共睹不?说到底,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不择手段确保在自己任上经济增长率不至于跌得太惨。想当初遏制通胀成为当局首要任务之际,俺就认为,这不可能是当局首当其冲的政策目标,毕竟,智囊们会没完没了地念叨,没有了经济增长,一切都是胡说八道。

本周二报道,中国酝酿向境外对冲基金敞开大门。又是个卖国求荣的举措吧。在此,只需要记住樊纲一句话——以中国目前金融运行和监管能力,国际金融大鳄把中国金融弄得体无完肤,那简直是“易如反掌”。没听说跨国公司为什么到中国来?那不是因为中国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多么令人美不胜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所有监管形同虚设。放着城门洞开,全世界当然会竞相前往中国贼不走空了。

本周三报道,中国6月进出口增长双双放缓。这也就印证了顺差创三年来纪录是因为进口减少的说法了吧。

本周三报道,印度Reliance Power从中资银行贷款11亿美元。如果放在吴英案以及今年温州老板资不抵债大量跑路的背景下,再看如此消息,对胡锦涛温家宝丧权辱国行径尽人皆知了不?

本周三报道,中国增加支出 抑制经济减速。这又是个狼心狗肺之举吧。人们痛心疾首评论说,这让中国此前所有改革的企盼化为乌有,也可以看到温家宝全部改革说辞都是欺世盗名。最终,还是如假包换地走上了增加委府投资搜刮民脂民膏对国民强取豪夺这种老路上来。所以,那些个温家宝的支持者们,有眼无珠了吧。

本周三报道,央行罕见同时开展多品种正、逆回购询量。“罕见”耶。这可以说明,中国经济到了何等“罕见”的地步了吧。

本周三报道,美报:中国经济形势比统计数据更糟。中国的统计造假,让全世界关注中国这个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自谋生路,自己创设中国经济的先行指标来对中国经济进行预测,也因此五彩乱缤纷。根据各式各样的指标,中国经济状况远比中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要糟糕得多。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就这么越来越成为人嫌狗不待见的垃圾货色,胡锦涛温家宝也就这么成为不折不扣的骗子,而中国经济的萎靡不振也就更成为全世界侃侃而谈的上佳题材。

本周四报道,分析:中国就业市场出现压力征兆。嘿嘿。怎么着?又被俺不幸言中了吧?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时,俺曾经连篇累牍分专题讨论过中国的就业市场,并且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就业的排挤一目了然。而胡锦涛访美时曾经说,丫挺的最担心的就是中国每年新增2200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孙子当然心知肚明,如果就业出了麻烦,社会动荡就会此起彼伏。现如今果不其然来到了吧?

本周四报道,专家称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料接近8%。这是国研中心余斌的大言不惭。官方专家学者如此论调,当然可以让咱们五味杂陈了。官方学者根据假冒伪劣的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做出如此判断和预测,傻呵呵自不待言了吧。

本周四报道,中国增长数据令人怀疑。当全世界越来越拿中国统计造假大做文章的情况下,再加上中国经济越来越江河日下,矛头直接对准中国经济数据的情况也就顺理成章。

本周四报道,中国经济进入“着陆期”。还记得今年初乃至上半年全世界都认为中国经济软着陆水到渠成的说辞么?可这才几天啊,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说法就比比皆是。要不然俺说,现如今的中国就是悲观主义走红的地界儿呢。

本周四报道,中国想方设法促增长。说到底,就是不择手段,断子绝孙。胡锦涛温家宝们现如今已经根本不顾给自己留什么面纱啦。

本周四报道,中国增速放缓恐令拉美经济黯然神伤。全球化了吧,地球村了吧,整个拉美都成为中国经济的牺牲品和受害者,现如今,谁还说中国模式如日中天来着?拉美人是不是得对中国恨之入骨?

本周四报道,拉加德: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可能不到8%。这与余斌的预测对比起来很是好玩儿不?当然喽,拉加德如此说法,更在全世界深入人心耶。

本周五报道,中国6月新增信贷大幅反弹 政策支持料更积极。这是起死回生还是回光返照?反正,政策放松大势所趋,而如此只不过是对病入膏肓的心脏病人继续没完没了注入强心针的举措罢了。

本周五报道,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跌至三年来最低点。哈哈哈。果不其然,该来的就来了吧。看到如此内容,最高兴的恐怕就是袁剑了,大拐点如约而至,所有预测不幸言中。7.6%的增长率,是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如果按照前面统计造假的振振有词,真实增长率恐怕已经在7%以下,这当然是大拐点啦。

本周五报道,中国经济二季度触底获共识 下半年有望逐渐回升。不知道这种“共识”从何而来,从前面美报危言耸听说中国经济大灾难即将降临的分析之中,“共识”之说完全是扯蛋吧?而从该文列举的五种现象里,哪儿来的逐渐回升啊?

本周五报道,国家统计局: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胡锦涛温家宝已经杀红了眼儿咧,要把经济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你妈的。

本周五报道,中国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预算过半--财政部。怎么样?就算其他所有收入都在出现下降,但惟独财政收入完成任务。要不然说我党及其委府就是属狗的——许进不许出呢,他们丫敛财不遗余力,贪赃枉法花样翻新,官富民穷也就不可避免了吧。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