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从胡锦涛传记里看太子党与团派如何修理中国

(2023-10-16 00:38:26) 下一个

从胡锦涛传记里看太子党与团派如何修理中国

                  2012年7月3日

何必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上所说的那样……(略。)

这类来不来就得把胡锦涛当做幌子的内容,成天到晚数不胜数吧。

来看看与胡锦涛相关的内容吧。

(何必注,略。)

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胡锦涛传。

(何必注,略。)

呵呵。

装修噪音里的写作。

实际上,对于胡锦涛,也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啦。俺一直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结就是,什么时候才可以传播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如此胡锦涛传记呢?反正,到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胡锦涛的为人处事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胡锦涛就是个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的王八蛋,胡温是我党最差的一届委府。因此,择机赶紧将胡锦涛传记传播出去,是个让人释然的勾当涅。毕竟,压在俺这里的内容很多,择机传播也是要找端口滴。这不,胡锦涛娘养的刚刚在香港又一番神气活现母仪天下,继续着谎话连篇的信口雌黄,照方抓药着胡锦涛宁左勿右的左撇子行径,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实乃中国一大祸害耶。

2007年到2008年期间,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曾经给俺出了个命题作文,那就是,如果中国最高层只剩下太子党和团派两种政治力量可以选择,那么到底是应该选太子党还是团派?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的结论不言自明,那只能是太子党,穆兄认为,太子党们从小对权力耳濡目染,没有那么望穿秋水,并且熟悉权力体系,而团派一直就是我党的先锋队和后备军,在组织形态等太多方面都是我党浅薄的复制品,我党支部建在连上,也就使得团的基层也到了连一级,完全成为我党的碎催,并且,团体系里都是党务工作的浅尝辄止,团派出身者除了政务工作之外没有其他一技之长,……

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希望俺就此评头论足那当口,俺还很担惊受怕,毕竟,那时候认识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不久,此前没有见识过什么大场面,不知道如果专题谈及太子党和团派没有任何风险,因此畏畏缩缩一直没有完成如此命题作文。当然喽,随着时间的推移,俺在太子党和团派的认识上也有着些许的进展。按照洋鬼子的说法,太子党代表了中国的精英阶层,而团派则代表了中国的底层大众,洋鬼子的基本逻辑是,太子党们都出身权力世家和豪门,与生俱来地成为权力的受益者和代言人,相形之下,团派都是从基层干出来的,比太子党更了解基层的真实状况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因此,团派比太子党更具有接地的经历和视野。俺早就说,洋鬼子分析中国事务俺基本上根本不拿(屁)眼儿夹丫挺的——实际上,洋鬼子对中国事务的说三道四,大体上全部都是胡说八道,因为这太具有洋鬼子所接受的西方范式教育的一定之规啦,来不来就建模数理分析,按照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因循守旧下来的逻辑套用在中国头上,殊不知中国事务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吴思一个潜规则就颠覆了几乎全部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逻辑,如果真是考虑到俺提出观察判断分析预测中国事务的三大要素的国民性、八零后和互联网反动性,洋鬼子的盖棺定论就更加扯蛋啦。因此,如果说团派是中国普罗大众的代言人,那显然是文不对题。就团派来说,从胡锦涛传记里咱们就可以看到,哪儿有什么政治理想抱负信念追求啊,完全就是贪婪权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团派里注定不会出现薄熙来那样的人物,那是因为团派人物都是靠自己经年累月卧薪尝胆投机钻营而到了权力位置的,对于权力的来之不易太敲骨吸髓啦,倍加珍惜这种权力及其所附带的利益,就像叫花子艰苦奋斗成为大款对财富及其附带的幸福的珍惜一样。实际上,孙立平在黑砖窑现象里说黑砖窑主对黑砖窑工人“穷人祸害穷人”的说辞,用在团派身上,就成为团派如果对付起穷人来,更加心狠手辣招招见血直捣命门,毕竟,团派的基层出身使得他们丫更知道穷人的短处在哪里。这点,从胡锦涛在任这十年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吧。

就俺个人来说,应该是与团派有着不解之缘吧。俺这辈子,可以说是被团派给害了的不?俺这么说,了解俺经历的人们就会心领神会咧。毕竟,1980年人生观讨论,就是中国青年杂志发起滴,而中国青年杂志就是团中央的机关刊;讨论过程中中国青年报也加入了刊登参与如此讨论(同时,《工人日报》也照猫画虎弄起了人生观讨论,并且对黄晓菊指名道姓弄了内参进行攻击,实际上就是报界之间文人相轻互相拆台的表现呗,对此,俺曾经有所记述传播)读者的来信来搞,而中国青年报是尽人皆知的团中央机关报。俺参与人生观讨论,是俺们学校团委推荐滴,(时任团委书记李庆堃后来一直为俺的事情忿忿不平但又无可奈何,并且因此与马丽珍有着长久的友谊。)可俺却被学校党委给收拾咧。为此,中国青年杂志委派马丽珍和团中央专门为俺的事儿跑来跑去的程**(俺想不起来他的名字咧)到俺们学校与校方接洽俺复学啦安排啦等等事项。当时俺们学校党办张姓主任咬牙切齿地对俺和马丽珍们说,俺的事情是胡耀邦批示过的(所以嘛,你妈的,俺当然不会对胡耀邦有什么好话,即便六四是以这个日的死为诱因的),要找就去找胡耀邦,不要找学校,校方已经将俺的全部材料准备好了要和中国青年以及团中央打官司(后来1990年代,这个主任成为物资出版社的社长,俺因为出版发行业务与之不期而遇,他对俺说,很是后悔当时学校对俺的处理,对年轻人太苛刻了,但事已至此,俺还能够说什么呢?);后来俺离开学校流浪街头时,也是马丽珍和程一起东奔西走,最终给俺安排在了全国第一个卖大碗茶而闻名于世成为全国青联委员张占英当总经理的前门联社当扛大包的装卸工。那时候,俺成天到晚往中国青年杂志社啦、中国青年报啦(当时该报的总编辑佘世光是俺曾经是文革前《大公报》的总编辑的大伯父的亲密友好),团中央啦,北京市团市委(那时候认识的贺延光以及金姓团市委书记),当时团中央书记好像还是韩英,而胡锦涛应该是团中央大楼里的一个跑腿打杂的货色呢吧。后来,很多人让俺与中国青年杂志社打官司,让其对俺进行赔偿。俺不为所动——这种官司如果真的要打,那只能与中国打,十多年前俺就琢磨着弄个什么惊天动地但于法无据的 “起诉中国” (将一个国家而不是政府或者组织法人自然人当做诉讼对象,当然是没有先例的喽)行动(实际上,俺每天一篇如此文字想当初也就是为了这个“起诉中国”而来滴),实际上,俺们学校和中国青年乃至团中央之间孰是孰非,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也因此,1997年末俺向妈校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贸大学)申请恢复学籍并且授予学士学位,并且附上了律师的法律意见书,也就是把矛头指向了俺的妈校,而不是团的系统。但迄今为止,俺此生也算是起伏跌宕命蹇时乖,说起来,与中国青年以及团派还真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团派很是具备切肤之痛吧。黄晓菊在那场讨论之中从北京第五羊毛衫厂的工人变成了中国社科院民族所资料室的管理员,而俺从大学生沦落为流浪汉以及后来的阶下囚。如果说起来对团派的基本态度来,黄晓菊和俺截然相反,不信?可以用搜索引擎找“潘晓”一词,百度专门建立了“百度百科”,内容是这样的——【1980年5月,发行量超过200万册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充满青年人困惑的长信,并首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最后感叹:“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随即,一场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全国范围内的“潘晓讨论——人为什么要活着”就此引发,共有6万多人来信参与讨论。 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之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30年后,一个名为黄晓菊的女人再次致信中国青年报谈及了自己与80后爱子的矛盾与代沟,也由此牵扯出“潘晓”实际是当时两个青年黄晓菊和潘祎的名字拼合而成。】看到了吧,到现在黄晓菊还那么热衷于给中国青年报写信说自己的私事,而俺对媒体早就避犹不及。有媒体报道了俺的基本态度,那就是过去曾经是谁无关紧要,关键看现在还能够干什么。

团派到底是什么样?看看团派后来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吧。一个事例是,2000年俺被北京青年报约请成为青年论坛的主笔,与团市委合作,结识了大批批当时团市委的人物,成天到晚厮混在一起,对团市委衙门做派很熟悉,当时团市委书记关成华、副书记王英偶(此后成为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都风光无限,后来团市委宣传部部长被田克武接任,人们议论纷纷,田克武这个娘娘腔一心一意就会向上爬,什么实际的事情都不干,现在田去了北京市团市委机关报的北京青年报,一如既往,因此,北青江河日下也自不待言;另一个事例是,中国青年杂志2000年彭波任总编辑时,弄了本《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找了当事人来回忆,汇集出版,并且召开座谈会,而彭波之后,彭明榜与田克武异曲同工,到现在中国青年杂志越来越边缘化了吧。或者说,我党官场上的格雷欣法则的逆向淘汰机制,在团的系统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到现在,团的系统基本上都是得过且过吃喝嫖赌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主儿。中国青年报“冰点事件”把李大同卢跃刚架空带薪永远休假,当然也是王力雄在薄熙来事件上所谓克里斯玛效应的如假包换,到现在,言而无信的中青报曹林居然成为大名鼎鼎的货色,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吧。从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这部胡锦涛传记之中,咱们也可以看到,团的系统里面是如何克里斯玛的。从王兆国最终败给了胡锦涛,就可以看出来团派在争权夺利方面的基本脉络和走势的吧。

这部胡锦涛传记,也算是挂一漏万了。对于刘永清和胡海峰以及茅道临等等,特别是胡锦涛入主中南海之后的所作所为,着墨稀稀落落,甚至只字不提。

如果说对邓小平评头论足的话,邓小平的政治遗产通常被看作有两个,一个是改革开放,一个是六四(江泽民的政治遗产只有法轮功,而胡锦涛什么都没有),但是,邓小平最大的失误是什么?俺越来越认为,邓小平最大的失误就是用人失察,隔代指定了胡锦涛,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当然,如果从我党政治生态场域看,邓小平隔代指定接班人,也具有些许必然性,是我党行将就木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表现。但就邓小平本人来说,六四打破了邓小平彻底消灭毛泽东接班人路线的取向,当取缔了终身制(这是个非常要命的事儿,当然,对此另当别论于此不赘),并且采用了集体领导方式,也曾经试图通过竞争来决定接班人,可六四让这种政治考量化为泡影,邓小平不得不回到毛泽东路线上,一手遮天,指定接班人。而胡锦涛这么个鼠目寸光狼心狗肺昏庸无能攻于心计的王八蛋,最终入了邓小平的法眼,在对胡锦涛基本上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就选择其作为接班人,以至于胡锦涛可以为害中国达十年之久,把中国祸害成了现如今这副惨不忍睹的模样,江河污染道德败坏,更麻烦的是,这种隔代指定接班人从邓小平的偶然为之变成了我党权力交接之中的一成不变的规矩,胡锦涛这种无德无能的货色居然也模仿起邓小平来,要隔代指定比如胡春华或者周强作为接班人,江泽民指定习皇储,从而形成了王力雄所谓我党权力格局的“N系列”(俺对王力雄此说不敢苟同,毕竟,此中依然漏洞百出,当然,这另当别论于此不赘)。

对于胡锦涛的评价,早就散见于俺每天一篇的诸多文字之中。归根结底,胡锦涛是中国历史上太令人作呕的货色,只不过因为他的弱智和无能,才使得他不会是我党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坏的主儿(朱镕基荣膺此誉是因为朱镕基的确品质败坏而又“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相形之下胡锦涛在能力上与朱镕基比较相去甚远),而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再到习特勒),人们如何评价?“权威递减”,或者就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胡锦涛这届委府已经烂成了这幅德行样,中国内外交困(刚刚收到王飞凌的邮件,标题就是“王缉思:中国的国际环境趋于严峻”),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在胡锦涛任上,中国的百年倒退或者千年倒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习皇储取代胡锦涛,中国会好么?太子党取代团派,中国会起死回生么?绝无可能。对习特勒,俺专门说三道四得也洋洋洒洒了吧。

有了胡锦涛、习皇储们,中国不完蛋还等什么呢?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