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欧债危机让全世界向右转越来越趋向保守态势有目共睹

(2023-08-07 00:30:01) 下一个

欧债危机让全世界向右转越来越趋向保守态势有目共睹

        2011年12月27日

何必

自这位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本世纪初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算起,10年已经过去……(略。)

欧债危机还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吧。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老左派电子杂志的相关说辞。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欧债危机继续火烧火燎的,到现在何去何从还是无法有一个定数。来自法国的接替管不住自己小鸡鸡而下台并且几乎已经铁定失去竞争法国总统的施特劳斯•卡恩的IMF现任总裁拉加德对于现如今全世界流传的有关欧元区乃至欧盟解体的说法不以为然,并且把这种疯狂传播的说法称之为“梦呓”;而欧盟理事会负责人也对这种说法予以了坚决的否定,说欧元区和欧盟不可能解体。就像开篇高盛的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那样,或许,这些人都是属于乐观主义者。

其实,这也是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类趋乐避苦的本性,使得会在对于任何事务的判断方面都有着选择性,刻意把那些负面的信息屏蔽或者筛除掉,留下那些还可以让人抱有希望的部分。也因此,在选择任何组织的领导人时,也注定不会找一个悲观主义者来掌握如此权力。不管是什么样的组织,权力拥有者从一开始、或者至少是在过程中都会落入乐观主义分子手里,而不会长期被悲观主义者所掌控。一个家庭如此,一个社会学上所谓的非正式组织如此,高盛那样的企业如此,IMF那样的国际金融机构如此,欧盟理事会那样的具有一些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组织同样如此。无法想象的是,一个组织长期掌握在悲观主义者手中的状况,是不是最终会导致像美国人民圣殿教那样发生集体性自杀的结局。悲观主义者不被人们欢迎,就像鲁迅说那个在孩子满月庆典上非得不合时宜地说“这个孩子是要死的”那个倒霉蛋儿一样,虽然说的是真理,但还是免不了要被痛打一顿赶出门去。乐观主义很具有趋同性,也因为对于自己和周边具有乐观的预期,很容易达成共识并且付诸实施,从而在组织行为方面是具有行动性质的,相反,悲观主义者却由于悲观,很难形成组织,毕竟,悲观主义者对哪怕由清一色的悲观主义者构成的组织本身也具有悲观的态度。让一群悲观主义者拉帮结伙,这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事儿。让一群悲观厌世的人们凑在一起,其结果很可能是比单个孤家寡人的悲观主义者时死得更快。因此,人类形形色色的组织产生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于乐观主义逐渐选择的过程,人们很难设想一个悲观主义组织的旷日持久的存在,比如有什么厌世轻生者俱乐部那样很是滑稽,组织存在的要件之一就是组织必须具有目标,这也就提供了行为的预期。就算一个阶段里悲观主义者占据了权力位置,但是,这种状况也是难以为继的,一方面,悲观主义者自身对于这种权力及其运作的前景没有期待,并不渴望和珍惜这种权力,也就无法很好地运用权力,逐渐对权力产生疏离乃至厌恶,另一方面,人们当然不会愿意在悲观主义者的领导下所作所为,特别是,乐观主义者无法容忍接受悲观主义的基本立场,更无法接受基于这种立场而产生的行为方式,由是,即或悲观主义者阴差阳错掌握了权力,最终还是会在组织里不得人心,和权力渐行渐远,在组织里逐渐被边缘化。所以说,悲观主义者都是而且只能是特立独行的人,无法结党营私。(如果从这样的视角去看,王小波、杨小凯等的英年早逝,也可以获得一个解释了不?)因此,高盛、IMF等等,以及其他组织,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乐观主义成为首领,而不可能把这样的位置交付给悲观主义分子。或者说,悲观主义者注定与组织权力绝缘,这是个人类选择的必然结局。

由是,奥尼尔拉加德们对于欧元区乃至欧盟未来的乐观判断,也就在所难免顺理成章了吧。

奥尼尔自从发明了“金砖四国”这个概念以来,名声大噪,金砖四国们都不由自主地按照奥尼尔的如此画地为牢来行事,召开金砖四国峰会,以至于后来金砖四国把南非也捎带进来成为金砖国家阵营时,奥尼尔对于如此扩充还耿耿于怀,认为这是对自己发明的一种歪曲。不知道,像奥尼尔发明金砖四国这种事情是不是可以申请专利,反正金砖四国没有一个向奥尼尔支付过哪怕一分钱的专利费。但奥尼尔作为金砖四国概念的发明人,当然可以借此名扬天下,而且没完没了地吃老本,拿着金砖四国的概念大做文章。奥尼尔此说,实际上也是对亨廷顿福山们理论的一次迎头痛击。金砖四国里,基督教并不占据主流,文明的冲突并不完全表现为宗教的比拼,历史也并没有在西方式文明那里得到终结。相反,奥尼尔发明的概念之所以一夜走红,实际上恰恰是西方式文明没落的一种标志性的产物和结果。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以及后来的南非,这几个国家根本就与西方式文明没有太大的干系。实际上,G7的烟消云散及其被G20-取而代之,也是如此路径依赖的一种表现。只不过,奥尼尔没有说“这个孩子是要死的”那样人嫌狗不待见的话,而是抽象出来金砖四国的货色,使其可以发现新兴经济体这种越来越风靡一时的现象归纳总结并坐享其成。

奥尼尔一直生活在欧洲,是不是因此具有了欧洲人的特质、而与美国佬有着一定的思想距离,这就是个问题了吧。

一个人们都看到的现象和趋势就是,发达国家江河日下了,冷战结束后北约成员国一下子没有了对手,特别是欧洲人不思进取,好逸恶劳,逐渐今不如昔,美国在失去了权力制衡的情况下,也发生着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自毁长城的蜕变。此次欧债危机之中,英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越来越显示出不共戴天的情状,也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又一次不可避免的遭遇。英国的自由主义身份,被弄得体无完肤。连带着,英美法系之中的美国,也一直就因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而大伤元气,实力今非昔比,洋鬼子认为,美国佬现如今已经无力领导世界,无法担当世界警察乃至人类楷模。而这背后,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没落,也是让人唏嘘不已的事儿。

欧债危机发展到现在,已经让人有目共睹的是在向着欧洲保守派主张的方向一往无前。此次危机之中,英吉利海峡两侧的那对宿敌继续唇枪舌剑唾沫星子乱飞地争论不休,英国鬼子对法国佬很不屑一顾的是,法国现如今连个主权国家都不是了,连自己的货币都没有,货币政策已经让渡出去,这时候还神气活现地与英国说三道四,很有些自不量力臭不要脸,但英国加入欧盟却保留自己货币的选择,被欧元区国家念念有词,像其他那些保留自己货币的欧盟成员国、以及像挪威那样连欧盟都没有加入者,到底是福是祸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挪威不加入欧盟,但是却被欧盟成员国包围得密不透风水泄不通,在几乎全部事务上不得不服从周边国家的安排,或者说看欧盟的脸色行事,这让没有加入欧盟的挪威很是不自在,但又无可奈何。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英国、丹麦等等非欧元区但却是欧盟成员国的主儿们,可以保留自身的货币主权,享受欧盟的待遇,又可以不在诸多事情上被欧洲大陆那些官僚主义的人浮于事拖拖拉拉的繁文缛节所困扰和羁绊,也算是揽权卸责的一种益处。

按照奥尼尔的说法,欧债危机势必导致欧盟财政方面越来越严格的控制。似乎,作为欧洲人的奥尼尔,把这种集权程度越来越高的走向与自由主义原则的背离无毬所谓。而这种逐渐放弃英美法系自由主义原则的趋势,很是让人能够看到,这个世界整体性向右转的大势所趋。

实际上,西方左派所倡导的自由主义,就是对权力的谨小慎微甚至如临大敌,削弱权力基础是不遗余力的追求目标和奋斗方向,追逐个人的自由,拒绝让渡自己的权利,这是个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最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也因此,克林顿与莱温斯基那一腿才会如此满城风雨,而萨科齐就比克林顿要声色犬马得多。或者,如果卡恩的行径不是发生在纽约而是换在法国,或许就不会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华尔街金融风暴之后,人们看到了美国式的自由主义道路很是险象环生荆棘密布,如果没有监管,就会发生从贝尔斯登到雷曼兄弟那样轰然坍塌并且祸水四处流淌殃及全世界的结果。华尔街金融大佬们无法无天已经非常无所顾忌,垃圾资产(宋鸿兵称之为有毒资产)的证券化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终还是会爆发。华尔街金融风暴让全世界对美国乃至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情有独钟者哑口无言,特别是像中国那些言必称美利坚的主儿们集体性鸦雀无声,被顶礼膜拜的老师出了大问题,先行倒下了,作为老老实实并且不惜卖身求荣丧权辱国的学生该怎么办,当然是个问题了。张维迎看到现如今美国的惨状,只能欲说还休地招呼什么“中国和美国都需要进一步开放”,而不再总是把矛头对准中国,这种让中国继续开放的陈词滥调,在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就显得太扯蛋了。

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着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及金融保护主义行径。从美国方面来说,加大了对其他国家的指责力度,并且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凶相毕露的手段,比如熬爸妈史无前例地对中国轮胎特保案签署通过,从而一反历任美国总统否决或者搁置如此特保案的传统,开启了一个先例,而美国对中国以及欧盟的双反措施也层层加码,美国尚且如此,其他国家更是变本加厉。这个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全世界自由市场的严重倒退,或者说全世界都在发生着向右转的集体性行动。这也应了人们喋喋不休的一个说法,那就是自由主义只适合于风平浪静乃至欣欣向荣的时候,而全世界只要有风吹草动,所国家就会立即放弃自由主义立场,转向保守主义的闭关自守路线上来。也就是说,自由主义是全人类只可同甘而不能共苦的玩意儿,是一个人类蜜月的避孕套,一旦过了蜜月,只要稍微有偏差,人类就会对自由主义不屑一顾。

欧债危机到现在,欧洲央行已经开始出手。而如此动作,被人们异口同声地认为,将加大欧元区国家的银行们对欧洲央行的依赖性。这当然是集权程度越来越高的表现,也是让英国佬很是受不了的地方。集权化进程终于何处?

当然啦,如果把这种全人类向右转的趋势放在中国来看,又是个非常目瞪口呆的事情。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左派和右派区分,与洋鬼子完全是两码事儿。西方人保守派被称作右派,而主张自由主义囚禁权力的阵营被称之为左派。这种现象在中国恰恰相反,主张对外开放实行自由主义的是右派,要捍卫独裁专制的是左派。这种区分,不仅仅是在基本观念上,老左派文胆和旗手张宏良在与俺的讨论中就指出,国外的右派有着非常强烈而浓重的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对于底层民众的关注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和法则,但是在中国,右派们却罔顾贫困人群于不顾,视他们为草芥,因此,中国关怀底层人群的事情,都由中国左派担负起来。

反正中国就是个垃圾场和毒气室,全人类无论什么货色,只要来到中国,都会立即变味儿。要不然人们说,中国本身就是个酱缸文化的胜地,但凡人类文明经过这个酱缸,悉数都臭不可闻咧。

也因此,中国的右派们、当然包括那些言必称美利坚并对盎格鲁撒克逊文明赞不绝口的主儿们越来越被边缘化,也就是可想而知的结局咧。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