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上海世博会热闹非凡与新闻评论的题材疲劳

(2023-05-13 14:11:25) 下一个

上海世博会热闹非凡与新闻评论的题材疲劳

                  2010年10月12日

何必

10月是上海世博会的最后一个月……(略。)

世博会还是臊眉搭眼地招呼着。

咱们也就继续来看看世博会及其举办地所诞生的我党的五花八门吧。

崔之元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有关世博会的消息。

(何必注,略。)

呵呵。

昨天傍晚,看到了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

俺这心里就开始矛盾上咧。

按理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是个天大的新闻。这意味着,中国当局已经用行动承认,通货膨胀的严峻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而通胀的控制,还是依照着官富民穷的路数,既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吸收所辖银行资金,却依然保持着利率不动,在利息税的作用下,就继续着用负利率进行对国民、特别是个人财富的强取豪夺。如此重大的事件,应该传播相关内容和有关分析和评论吧?今天到底是说世博会还是准备金率?这很让人头痛,是不是?

实际上,这种头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现如今已经开始总爆发的中国,大事接连不断让人目不暇接。

现如今,还有多少事俺还没有来得及涉及?安元鼎事件、海南洪灾、嫦娥二号……

又有多少事,还在没完没了可却没有工夫继续追踪?钓鱼岛、诺奖、汇率、贸易战、转基因、疫苗、政改、言论自由……

太多了吧。

其实,对于一个做新闻评论的主儿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没有事儿发生。那会是个让人抓耳挠腮上蹿下跳的境遇,如果是不得不评论,但又没有什么题材,那可是要命的事情。如果真的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是评论者的噩梦,只能找些个吹毛求疵乃至子虚乌有的事儿来说,比如讨论一下普世价值、世界到底是不是平的、中国到底是不是能够搞西方式的民主等等这类什么时候说都可以的颇有些扯蛋的所谓常效性话题,

知道为什么洋鬼子总是别出心裁吗?因为他们丫活得太没劲了,刚刚生下来就能够看到自己的死亡了,一眼看去,尽收眼底,没有什么大风大浪,没有什么始料未及,通通都在规划之中,太他妈无聊了,这种活法还有什么意思?所以,洋鬼子才钻牛角尖,对于一个什么犄角旮旯的问题穷追不舍,或者就干那些个挑战人类极限的勾当,进行各式各样的冒险。他们太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能够地动山摇一些,能够大喜大悲一些,哪怕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砝码也任了。存在主义有关不确定性的讨论,就是在这种意义上对一潭死水式的生活的讨伐,也才有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指鹿为马。

想当初,萨特之说曾经是中国知识人、尤其是乳臭未干的大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货色吧,但是用不了多久,丫挺的说辞就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为什么?

中国完全与世界其他地方迥然不同。中国太充满不确定性了。这种状况,应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了我党的时候,就愈演愈烈登峰造极了。

于是乎,对于中国事务的新闻评论者来说,所面临着的不是评论题材的匮乏,而是评论题材的数不胜数泛滥和过剩。

咱们都知道审美疲劳这个词,也通过无穷无尽让媒体评论都无话可说的什么矿难啦、自然灾害啦、贪污腐败啦、环境污染啦、杀害孩子啦、强制性拆迁导致血腥和伤亡啦、满门抄斩啦、阴道主义啦、卖国求荣啦等等而出现的审丑疲劳,也就是说,各式各样的丑闻已经让人实在没有时间、精力和说辞去挨个搭理了。

有了审美疲劳、审丑疲劳,那么对于评论者来说,就有着题材疲劳,即题材太多,扑面而来,排山倒海,惨不忍睹。

因此,在中国做新闻评论,那真是个太让人兴奋和激动的事情了。如果真是到了那些个所谓后发达国家那里做新闻评论,非得急死他们杂种的不可。

中国的新闻评论题材多得已经让人手忙脚乱了。

而与之对应的,就是中国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匪夷所思、空前绝后等等形容词都覆盖不了的丑闻乃至惨绝人寰的事情无时不刻不在风起云涌争先恐后接踵而至。

在萨特的语境上,说中国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胜地?嘿嘿,太言过其实了吧。实际上,中国也没有什么不确定性的,能够确定的,就是中国的灭亡。所有那些丑闻乃至惨绝人寰,都只不过是这个狗娘养的共同体行将就木之前的垂死挣扎回光返照。

从上面引用的各式各样的内容里,能够看到什么?

狼心狗肺。

那么多的人,都在层出不穷的冤屈里如履薄冰生不如死,还要什么萨特的不确定性么?

当然啦,由于传播频率的限制,俺这里的材料当中,很多事情都有着别样的风景,但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及时传播出去。有时候,看到什么人对什么事儿大放厥词,俺只能说,丫挺的太孤陋寡闻甚至胸无点墨,或者干脆就是幼稚得一塌糊涂。

现如今,对于中国事务说三道四的人越来越多,看多与看空的各执一词。在纽交所,如果没有中国元素,股票的升值空间就会大打折扣。美国临近中期选举,驴象两党都拿中国作为题材,并且比重看谁能够列举中国的惨无人道和倒行逆施。实际上,在全世界,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是,人们都拿中国作为题材,麻烦的却是,都在用望远镜或者显微镜来找中国的丑闻,而不是像北京共识的发明家雷默那样对中国事务目不识丁却要来给中国当局捧臭脚。

可是,不论是什么人,又有哪个可以对中国事务分析得稍微靠谱一些?这种人全世界有吗?

兰德评论属于国民性常态分析,对于中国事务何去何从却缺乏动态性的结论吧?

其他人呢?

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斯蒂芬•罗奇?鲁比尼?纽约时报的弗里德曼?都歇了吧——洋鬼子对中国事务的判断,有着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

那么,中国的中国人(包括华人,下同)呢?陈志武?文贯中?郑永年?胡平?王军涛?魏京生?吴国光?……这些人的言论,到底与中国的现实有多少差距,咱们也一目了然吧。比如,陈志武呼吁把国有企业财产等等国有资产平分给国民,实现国有的民有化。这种建议怎么样?看上去很是人道主义并且大慈大悲吧,但是,陈志武之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我党的体制下,有什么公私的界定么?我党对他人主张天下为公,换言之,天下所有的财产,都是可以充公的,然后呢?国有化接下来就是官有化,悉数进入了贪官污吏的私人腰包,四川省最近出台的法规内容是,在紧急情况下政府可以征用私人财产,这太能够说明问题了吧,那么,在如此大背景下,把国有资产平分给国民,还不是分分钟被天下为公了?当然,陈志武在如此这般的倡议时,也提及同时要进行宪政改革,但对此已经超出了他的专业范围,语焉不详咧。实际上,宪政改革在中国,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前不久,国外的中国人在米奇尼克访华导致崔卫平们胡说八道的事情上,与国内的刘柠们爆发了论战,弹着点就是国外的中国人是不是比国内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事务并且能够对其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这点嘛,争来争去没有什么用。只要看看国外中国人的各式各样的主张就知道了。最近的事情够热闹了吧。美国徐水良、三妹们独树一帜,借着获奖之机才有了被洋鬼子媒体关注的机会。但他们的主张的一个基本路线是什么?中国官方十恶不赦,中国民众善良勇敢,一矣发动民众,消灭我党的法西斯政权,天下太平。果然如此么?他们缺乏一个最基本的政治学常识,那就是有什么样的国民,才有什么样的政府。如此,他们的说三道四,也就不攻自破了。

可无论如何,相形之下,徐水良、三妹们的分析,比胡平、陈志武们,还是要更加贴近中国现实得多。

当然啦,三妹们指责胡平、王军涛、王有才等被中共收买,那另当别论。

国内的中国人呢?咱们可以看到的就更多了吧。右派、左派、新左派、新权威主义、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有的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秦晖则列举了中国可以救社会主义、然后中国可以救资本主义、以及张五常所谓全世界学美国而美国学中国之类的说辞,有的说必须回到毛泽东时代哪怕毛泽东是个恶贯满盈也在所不惜,有的说必须要与国际接轨敞开胸怀脱了裤衩拥抱普世价值和西方式民主并对洋鬼子的来者不拒,有的则喋喋不休于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法家墨家咱家等等余音袅袅……

反正,各派都给出了如果按照自己提出的方案和路径,中国就是风生水起国泰民安,却全然不顾实际情况与他们丫各自方案的你说前门楼子我说头子驴唇不对马嘴南辕北辙完全就是两码事的状况。于此也暴露出中国知识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向权力卑躬屈膝的奴才心态和走狗模样。

可结果怎么样了呢?

存款准备金率不得不上调,房地产调控一败涂地,安元鼎如鱼得水,孩子们不是死在豆腐渣工程校舍就是在幼儿园死在歹徒铁锤之下或者毒奶粉,广州市老妪准备了燃烧瓶抗击政府的强制性拆迁……

在中国的知识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中国的出路与美不胜收的前程时,当家人的政治局常委们,却偷偷摸摸悉数裸体做官,习近平的千金最近去哈佛,就是个明证吧,更不用说曾庆红、胡锦涛、温家宝等等之流了吧。

问问这帮子上行下效的裸体做官者吧,他们丫会逢美必反么?他们丫会赞同什么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么?

领导人把后路都准备好啦,富人们也大规模移民啦,精英们也忙不迭地逃离泰坦尼克啦,……这种手脚并用向中国投反对票和否决票的态势,给那些个为中国出谋划策者兜头一棒——歇德洛维奇吧。

所以嘛,俺越来越坚定不移地认为,对于中国事务的判断,只能看空唱衰,舍此无他。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