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咱银行与客户共同博恶造就中国模式的次贷危机

(2023-03-07 13:04:25) 下一个

咱银行与客户共同博恶造就中国模式的次贷危机

                2009年7月3日

何必

美国纽约华尔街眼下生意不赖……(略。)

经济危机还在继续。

可华尔街又卷土重来啦。

咱也就继续为这经济危机立此存照吧。

洋鬼子的中文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何必注,看看铁矿石谈判的前前后后吧,这真是个让中国人感觉奇耻大辱的勾当吧。)

(何必注,略。)

中国的传统左派的相关说辞。

(何必注,略。)

而洋鬼子中文媒体的如此内容耐人寻味。

(何必注,略。)

嘿嘿。

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次贷危机还是不可避免轰轰烈烈地开始着哪。

那边,美国鬼子的华尔街看上去一起都在走上正轨,华尔街大佬们纷纷加快采取筹措资金归还美国政府注资以赎回自身、还原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免得像去年AIG那样得到政府资金给高管发放奖金引起轩然大波和广泛众怒。

这边,中国的信用卡违约率节节攀升;而银行信贷扩张到了滥竽充数的地步,连党报都得旗帜鲜明地表态,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华尔街东山再起,是不是表征着经济危机行将寿终正寝?

不知道。

人们更是抓耳挠腮于,这次声势浩大的经济危机就这么稀里马虎地偃旗息鼓草草收场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实际上,经济危机本身的持续时间,也是全人类调整自身发展模式的认识历程。这个时间或者历程的长短,对于人类重新观照自身、并且闭门思过、产生上一次经济危机里像梅纳德•凯恩斯那样的大师来,是有着非常的助益的。换句话说,现在咱们面临着的经济危机,如果时间太过短促,那么会把太多的问题继续沉淀下去,积重难返。

比如,对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识,以及对新自由主义的评价,等等。

现在,全世界的右倾似乎铺天盖地。欧美对于移民政策的汹涌澎湃的口诛笔伐乃至调整,就是这种右倾的突出表现。

经济危机来咧,并没有让左派占得什么便宜。

而华尔街迅速地大病初愈晃晃悠悠恢复元气,则更是让比如中国的传统左派们咬牙切齿怒发冲冠。中国的无论传统左派还是新左派,都是逢美国必反。无论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丧尽天良的事情,左派们干的事,就是找出美国在相关领域比中国做得更为过分之处。比如食品安全、比如被杨佳袭击了的警方的为民服务的窗口、比如互联网管制……等等等等,都试图能够找到美国比中国恶劣得多的证据。虽然说这种证据看上去让人啼笑皆非。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忸怩作态姗姗来迟,改革的进一步退两步,使得中国的金融体系依然固步自封:资本账户不开放、金融衍生品还处于咿呀学语的襁褓状态、金融产品创新就如同中国其他领域里所谓的创新一样让人忍俊不禁;而这种封闭,在经济危机面前歪打正着地竟然成为护身符,并且被闲极无聊的骚人墨客们弄出来个什么中国模式或者北京共识,认为这种改革不到位本身是可以大书特书死乞白赖歌功颂德的。

事情果然如此?

看看各地银行(太多的全国性银行在具体的日常业务领域事实上已经属地化了,听命于当地委府)寅吃卯粮不管不顾地房贷行径吧。各级委府为了政绩,为了地方经济增长(实际上这种增长本身充其量只不过就是抽象的经济数据而没有任何实际效用),不择手段加大资金注入力度,银行在此则一马当先,也像中南海那样击鼓传花,先干了再说,出了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身后哪怕丫挺的洪水滔天。

今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里,国民经济信贷总量计划在5万亿。现在才半年,就已经超过了6万亿,而且疯狂放贷的趋势愈演愈烈,颇有垂死挣扎的意味。而温家宝们则还是恬不知耻地要继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已经非常明显的通货膨胀态势,视若无睹,为了保八,任凭通货膨胀对国民财富通过“合法偷印假币”来进行“不见面的洗劫”。

党报作为重大题材来对各地银行信贷提出警告,这就看出事情发展到了很难收拾的地步。

那么,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大量的呆坏账和不良资产排山倒海。为了消弭这类王八蛋,只能增加货币发放,加剧通胀局势。

这就是温家宝们所干的事。

同时,个人信用卡消费违约率居高不下,则意味着银行的另一个领域里险象环生。

金融最重要的,就是信用。

而信用又是现如今的中国最为缺乏的资源。

中南海就是造成信用崩溃完蛋的最大的罪魁祸首。朝令夕改,口是心非,花拳绣腿,阳奉阴违。

于是乎,上行下效,全国性的信用透支乃至灭绝风卷残云一往无前。

在中国,现在哪儿还有什么信用可言?

最简单的,俺到现在还保持着不迟到的习惯。

而这在俺的周围,绝对是凤毛麟角。

现在流行的是什么?迟到者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等候者嬉皮笑脸赶紧得说没关系。如果像俺这等总是不迟到而却总是被吃到者所困扰的傻,如果对吃到兴师问罪,那么显然我就别在这个王八蛋的社会里混了,周围会认为我无事生非小题大做。

这叫什么世道?

不迟到,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么?显而易见不是,应该是为人处事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可是,现在连不迟到都成为稀缺资源,可以想见,还会有什么其他信用。

所以嘛,俺还是同意有些人的分析,说美国的次贷危机,那是针对没有能力归还房贷者获得贷款所致,而中国的几乎所有贷款,都具有次贷危机性质。

银行将经营业务行政化,成为了一种完成政治任务并确保银行官员花天酒地车水马龙横冲直撞生活方式的准行政行为;全社会没有信用而导致信用卡成为人人笑掉大牙的玩意儿。于是乎,这供求双方就这么形成了一种新的对赌和比拼。

比的是什么?

袁剑称之为“竞次”,我则将其叫做“博恶”,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看谁更坏,更无法无天,更狼心狗肺。

这种对赌比拼,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次贷危机的丰富内涵。比起美国式的次贷危机来,中国模式的次贷危机,就有了更加王八蛋的属性,以及更加危在旦夕的共同体完蛋的危险性。

然后呢?就是现如今官方媒体不胜其烦使用的一个词,叫做“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说怎么个不堪设想法,那就得动员咱们中华民族傻呵呵的想象力,去进行设想啦。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