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经济危机让美国社会保障相对于欧洲立刻相形见绌

(2023-03-06 00:59:53) 下一个

经济危机让美国社会保障相对于欧洲立刻相形见绌

              2009年6月4日

何必

这次经济危机已经在全世界漫延,许多著名大企业倒闭,中小企业破产的不计其数……(略。)

这是一则从企业管理角度谈经济危机下该如何面对的内容。具体的还是免了吧。这类胡说八道咱听得多了。

还是继续为经济危机立此存照吧。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何必注,这杉杉企业不是做衬衣的嘛?)

(何必注,略。)

(何必注,怎么样?果不其然,又被俺不幸言中吧。我早就说过,房地产根本就不用进入什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行列,因为房地产比哪个产业都重中之重。中南海本身就是个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哈哈。)

(何必注,略。)

而洋鬼子中文媒体的如此内容则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Taylor专栏》欧盟福利政策减缓危机冲击 引发改革反思

(何必注,略。)

呵呵。

说句题外话。(好像也只能用这种题外话的方式来悲悲切切地蝇营狗苟。)今天是什么日子?很值得咱们在心里举行什么仪式或者活动,为了已经离咱们而去整整两个十年的故去者进行追思。会记住他们的。中国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罹患失忆症。当然,今天俺当然会老老实实待在屋子里,别招惹他们丫挺的。

经济危机来咧。

再一次把美国与欧洲的比较提到了台面上。

曾几何时,咱中国改革开放,完全是瞄准了美国佬的模式,并且,在咱中国这个盛产奸细的国度,有着一批又一批以丧权辱国为荣的主儿们,美国模式,成为了中国改革的理想和目标,中国那些言必称美利坚的群体越来越庞大。

当然啦,在国外,中国人里对美国俯首称臣者也无处不在。本人就在美国的民运主要人物方觉,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什么多极,而只有美国一极。

他在美国,拿着米国人的钱,干着反中国委府的事,还在如此这般地为美国歌功颂德,其独立性与正当性立马贬损了太多。

而中国的左派、包括新左派,则是逢美必反(就像新左派人物在其代表性著作《中国不高兴》里批评、数落、讥笑中国那些逢中国必反的人一样),美国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成为其攻击的目标和题材。

这也是此次经济危机来了,美国登时成为中国左派大张旗鼓口诛笔伐的绝佳对象的心理原由。

相形之下,经济危机来了,那些言必称美利坚的主儿们或者集体性失语,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对于美国是不是还能够继续成为全人类的道德裁判者以及发展的领军人物,则闭口不谈。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中国委府揽权卸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专家学者们充满了对美国的艳羡,以及对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屑一顾。

抛开发展经济学、短缺经济学不说。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内部,中国也只效法美国,对于欧洲则冷嘲热讽。

这几乎形成了中国自由主义阵线的共识和不约而同的战略战术。

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攻击,一直就是中国自由主义阵营(也被笼统地称之为“自由派”或者“右派”)不辞劳苦的义不容辞。

俺在央视做节目那会儿,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们一个个粉墨登场。其中,就大有人在节目里,公开批判欧洲的社会保障制度。认为,社会保障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到现在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定论;社会保障成为养懒人的避风港,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率;欧洲的社会保障的相关试验和探索遭到了欧洲人的强烈质疑、反感和抵制,比如,法国人对于延迟退休就举行各式各样的抗议活动,发出了这相当于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增加了,而享受养老金的年限却被缩短了。

这种说辞的背后是什么?是为了中国委府揽权卸责寻找理论与现实的依据。社会保障制度正是自由派们恨之入骨急欲彻底消灭的东西。

官方自然乐见这些个专家学者们对社会保障的不遗余力的讨伐与围剿。也正因了这些,当局才可以在拒绝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寻找到代言人和吹鼓手,并一以贯之地实施官富民穷劫贫济富的狼心狗肺的政策。

这也是我一直对李炜光有关中国改革三十年在行政开支上又回到原点的说法不以为然之处。如果拿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后进行比较的话,最值得比较的,就是社会保障了。改革开放之初,会有新三座大山之说吗?会被养老压得不堪重负吗?

经济危机来了,欧美在社会保障层面上的优劣势高下立判。相关的内容,我引用的太多了。比如,洋鬼子媒体就报道,经济危机当中,欧洲人到处旅游,米国人则魂不守舍地节衣缩食。

从人力资本乃至社会资本角度,经济危机让谁在裸泳立刻显现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欧洲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就是不可指责或者挑剔的,就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但是,欧洲的模式,却给了那些曾经对美国与欧洲分别是来自不同星球的幸灾乐祸的说辞处于尴尬。

小布什因为伊拉克战争而把欧洲分为老欧洲与新欧洲,对波罗的海和巴尔干国家耳提面命,却对西欧和北欧国家臊么搭眼。

结果呢?经济危机当中,最不堪一击的,恰恰是小布什所分门别类出来的新欧洲,或者说是原来的华约组织成员国、以及前苏联分离出来的国家。

麻烦在于,美国自身因为经济危机而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佩洛西、盖特纳先后到中国来,低声下气强颜欢笑,让中国人有了主人的感觉和好为人师的冲动。

不管G2是不是个陷阱,至少,把美国与中国同日而语,这可是开天辟地吧。

G2!歇德洛维奇吧。

去看看欧洲吧。

知道在欧洲,什么语言最受人尊敬吗?

英语嘛,因为其广泛性和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在美利坚的牛哄哄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崇,但法国人却对英语嗤之以鼻。可法语真是就是那么美妙吗?不是耶。在很多欧洲人心目中,德语才是最值得津津乐道的,毕竟,德国是欧洲思想和太多学科的发源地。

没有了欧洲的参与(小日本先姑且不论),中国和美国就想联袂一手遮天?做梦去吧。

虽然说,经济危机里美国式的发展模式暴露出比欧洲模式相形见绌,据此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欧洲模式必将取代美国式。但是,却给了全世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美国式的路径或许比欧洲的更加危险、脆弱、狡诈和不人道。这点,对于依然处于转型当中的咱中国来说,是大可以权衡比较看到前车之鉴的。

当然,如果把视野放到美国是欧洲的殖民地、以及欧洲是依靠向外殖民才获得了今天社会保障的可能性,那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了。

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