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地震后各式各样的表现与说辞

(2023-02-04 01:30:07) 下一个

地震后各式各样的表现与说辞

                               2008年6月30日

何必

7名人民大学的学生,看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后,历时15天完成了一份长达4万字的“震后恢复建议”,并送达了国务院……(略。)

多好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上级领导很重视哦,还召见了拳拳赤子们哪。

真是让俺这样的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儿嫉妒得火冒三丈。什么时候,咱也能够受到父母官们的赏识啊。

其实,给灾后重建提的建议,还真是不少。不过,到底什么样的才会被贪官污吏们认可,那可就有太大的学问啦。

王未名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对于地震引起的连锁反应有着说辞。

“范跑跑”挑战中国人传统道德观

(何必注,略。)

一直发来电子邮件提供各种内容者对地震也涉及颇多。

(何必注,略。)

(老潘注,这种结论很匪夷所思,竟然会把责任虚置,化解在虚无缥缈之中。)

(何必注,略。)

(老潘注,该作者是个坚定不移的的自由派。其言论很有代表性。)

来自电子邮件的内容。

(何必注,略。)

(老潘注,如此内容当中,对于涉及民主讨论的业余程度,可以看出,经济学者谈政治的令人捧腹之处。)

(何必注,略。)

(老潘注,这是网上的电子杂志《公民》的评论员文章。)

(何必注,略。)

(老潘注,从圣火转移到地震,非常突兀,而且对地震与前面事件的关联、以及地震自身的社会发生机制基本上没有涉及。)

(何必注,略。)

呵呵。

这也算是有着千奇百怪的角度和视野了吧。

老周发来的内容。

(何必注,略。)

其实,我最看好的,还是来自电子邮件当中下面这首诗。

佚名:孩子,对不起

(何必注,略。)

众所周知,地震当初人们惊喜地发现的当局的豁然开朗早就不复存在了。随着天灾背后人祸因素的凸显,制度性问题就再度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之,信息的透明、舆论的开放、资讯的丰富、治理的宽松、资源整合上的隐忍、对非体制内力量的宽容、对内外势力的大度、等等,都物归原主,原形毕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啦,自从地震发生之日起,我就从来没有被悲情消解过,还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干好本职工作”,继续着自己看空唱衰的倒行逆施。我才不会理睬唐山地震的采访者钱钢的什么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放弃争论的胡言乱语(他也能够收到我如此文字),而是以为,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立场,才是最为重要的。

即使我不如此,别人也不会照方抓药。我的文字现在博客中国几乎命中率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发出的文字绝大部分都被删除了;而我在凤凰网上的博客则早就被关闭啦。

这也算是言论自由?这也算是个人日志?

啊呸!

博客网站自身当然不会自发删除文章了。

谁的指使呢?不言自明吧。

哈哈。

在这种白色恐怖之中,如果成天到晚提心吊胆,早就一命呜呼啦。

所以,革命的乐观主义还是要有滴,醉生梦死也必须滴,对危险视若无睹并且拿丫挺的当作如影随形的伴侣也是不可避免滴。

信不信,老丫挺的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个很能够开玩笑的活宝。想当年在看守所和监狱里,也是如此。

嘎嘎。

雪灾面向了鱼米之乡,地震糟蹋了天府之国,人们猜想,下一个当然是首善之区,接下来呢?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就可以完结的。

看看人们对地震五花八门的说辞,就可以知道,当今的中国真是魑魅魍魉。

民间对于中国的走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水落石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