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经济危机加剧了中国财经系一股独大的趋势

(2023-02-13 01:53:51) 下一个

经济危机加剧了中国财经系一股独大的趋势

                   2009年1月19日

何必

随着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新年伊始,全球又掀起了一阵裁员潮……(略。)

大势不妙吧。

全球纷纷裁员,这是最为直截了当的恐怖了吧。

经济危机继续肆虐,咱们也就继续将相关材料立此存照。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何必注,看到了吧,救企业不救国民,而且,中国汽车业本身就是对人多地少资源的掠夺吧。)

(何必注,略。)

(何必注,婊子就是婊子嘛。)

(何必注,略。)

(何必注,美国佬难道不知道中国的官员是揽权卸责的行家里手么?看看中国当局,什么时候对国内外认过错?)

(何必注,略。)

(何必注,方风雷、马雪征……嘿嘿。)

(何必注,略。)

(何必注,证监会……吼吼!)

(何必注,略。)

(何必注,怎么样?刚刚出现马多夫、萨蒂扬案时,我就说,他们丫与中国比,小巫见大巫,又被俺这乌鸦嘴不幸言中了吧。嘎嘎。)

(何必注,略。)

(何必注,保险资金托市,什么玩意儿!)

(何必注,略。)

怎么样?看了这样的内容,心里颇为不是滋味吧。

环球时报编辑发来的该报纸发表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老周外出旅行回来了,又能够看到他发来的参考材料啦。

(何必注,略。)

崔之元则继续提供着大量的相关信息。

(何必注,略。)

(何必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如果不这么说才叫见了鬼了。)

(何必注,略。)

(何必注,怎么样?中国这帮子狗娘养的。)

(何必注,略。)

(何必注,中国这种作品更多耶,让咱们感觉似曾相识的更甚。至少,1940年代中共新华日报的评论,现在怎么看怎么像是在骂当今的委府;同时,如果拿出那时候随便一部什么冷嘲热讽的文字,对比起现在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别忘了,1929年之后,日本人就“进入中国”咧。)

(何必注,略。)

崔之元提供的背景资料还真是琳琅满目吧。

其他的,则对中国的看空唱衰也是一路高歌猛进。

(何必注,略。)

呵呵。

传统左派还是逮着经济危机当中国有化倾向,对着新自由主义贬抑政府而尊崇市场的招牌不依不饶,很有些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不过,说起来也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一直是自由派占据着官方媒体,并且盘踞下了越来越多的舆论空间,把传统左派挤兑到了无处藏身的地步,各式各样的阵地逐渐失守,拱手让人。这一方面是官方对自由派的默许、赞赏乃至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左派自身的缺陷所致,缺乏严密而令人心悦诚服的理论体系,来不来就祭出让人非常反感的文革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姿态,无论是谁,只有看着不顺眼,就劈头盖脸一通暴风骤雨般的攻击,并且总是带有人身攻击的成分,在道义上失分太多,很难博取中间力量群体的同情与支持。

自由派嚷嚷市场原教旨主义也算是经年累月,到现在,市场化闹得民不聊生。自由派口口声声说,这是因为市场化程度低、也就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对权力的约束成为自由派矢志不渝的行动目标,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改革三十年了,越改越不着边际,越改国民越水深火热,越改越找不着北。

上面传统左派对自由派的攻击,也是拿着洋鬼子的武器来比比划划,什么凯恩斯啦,什么哈耶克啦,似乎,对于解释中国现状来说,比必须在凯恩斯或者哈耶克当中进行选择,舍此无他。

这样,传统左派也就陷入了自由派非常擅长的对洋鬼子理论阐述注释的框架当中,为自由派提供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绝佳机会。

到现在,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人能够跳出洋鬼子的范式,来对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进行解释。实际上,现在让全世界大惑不解的是,中国的发展并没有按照西方人经典的政治学理论那样,与固有的强权进行战争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是与比如单边世界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佬和平相处,这让所有的洋鬼子抓耳挠腮困惑不已。

当然啦,中国的政治学嘛,也就歇德洛维奇吧。政治学当中,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国不管研究机构还是高等院校,根本就没有本国政治研究的项目,政治学研究让位于学校里的政治课的胡说八道。因此,靠着中国人来从政治学范畴里解释中国特色,恐怕真是勉为其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

耐人寻味的是,人们常说在中国,1980年代是人文系,1990年代是财经系,而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会是宪政系的天下。但是,这个十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也没看见宪政系有所作为。至少,官方媒体也好,坊间舆论也罢,还是那些经济学家摇头晃脑人模狗样独霸一方,而宪政系们则殚精竭虑卯足了吃奶的力气,却弄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不管是中国宪政报告,还是零八宪章,都是些个老掉牙的货色,让在美国的对人们称自己为“汉奸”乐不可支的芦笛挤兑说,零八宪章就是“曲庸和寡”的货色,实在了无新意。

这恐怕也折射出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尴尬。吴国光认为,中国国内对政治学研究的荒疏,简直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中国竟然不准许存在,遑论发展。

于是乎,我们才看到像张博树那样研究哲学出身者歪打正着干上了宪政研究,而北大毕业的政治学土鳖博士刘军宁,则一叶障目,停留在“再怎么开放都不过分”的崇洋媚外上不思进取老生常谈,并借此狂吃老本试图几十年如一日霸占话语权。

这也形成了,现如今对改革评头论足最为流行的作品还是经济学家、至少是以经济学工作见长者之手,而鲜见其他领域学者著作的尴尬现状。换言之,经济学家、或者说财经系垄断话语权的状况,并没有随着人们预期的那样有所改变。

人们在议论纷纷,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到了底线,接下来应该是社会改革,然后是政治改革。我对此说嗤之以鼻。这是可能的么?看看官方媒体的资源分布吧。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有经济频道或者财经频道,哪儿有个社会频道?央视好不容易在频道的名称上有了个社会的字眼儿,却还是弄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社会与法”频道,用司法案例这种给块骨头狗都会干的通过讲故事的手法向节目当中注水来填充时段,而且那个频道半死不活的模样也昭示了对比经济频道的惨不忍睹。

中国唯一的一份名字上有社会的官方媒体,就是民政部办的《中国社会报》。而民政部本身,就已经给社会报道限定了太多的先天不足。要知道,民政部是国务院部委局办当中最为保守的地界儿,也是改革的重灾区。别的不是,光是看看非政府组织注册的门槛、以及去年地震当中各式各样基金会的表现,就一目了然咧。

我一直喋喋不休于,委府这么多年来,所作所为的一个非常明确的行动方向,就是打压、逼仄乃至扼杀中国的社会,而将所有的资源都揽入委府怀中。这样做的便利之处自不待言,提供了巨大的设寻租空间,为中饱私囊制造了路径,成就了现如今的无官不贪;可是,这样做的负面效果也是有目共睹,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只有风吹草动,原本很小的事情,在以往由德高望重的长着或者绅士出面调解就万事大吉,可现在却把矛头都指向了大权独揽的委府,社会的自我容错修复再造调节功能悉数丧失殆尽,甚至连毛泽东时代都不如,因为那时候,类似夫妻吵架或者邻里纠纷等等,都可以由被人们称之为“小脚侦缉队”的居委会老头老太太们出面息事宁人,但现在则动不动就闹上法庭,浪费了大量原本就稀缺的司法资源;而中国法律为官所豢的现状,更使得一旦通过法律进行救济的渠道阻塞,那么怨恨直接就对准了公权力,加剧着官民对立的紧张局势。

有人说,谁要是能够解释中国的和平崛起,谁就是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可就目前的情形看,在中国这几乎是痴心妄想吧。

嘿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