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改革开放会回到阶级斗争意识形态

(2023-02-12 00:53:58) 下一个

改革开放会回到阶级斗争意识形态

                          2008年12月12日

何必

美国《时代》周刊10日发表文章,高度赞扬中国改革开放……(略。)

瞧瞧,咱中国人就是这么犯贱,洋鬼子一个烂杂志赞扬了改革开放,就被咱们吵得一塌糊涂。邓小平两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被中国官方也当作什么大不了的旷世奇闻没完没了地说三道四。说穿了,那不就是一本杂志嘛,与其他那些花里胡哨的刊物没有什么区别嘛。咱自己的什么杂志要是把小布什或者萨科奇给弄到封面上,美国佬或者法国人肯定不会像咱崇洋媚外而又寡廉鲜耻的中国人这样大惊小怪的。

更何况,报喜不报忧的规则里,洋鬼子说中国不好的内容嘛,就他妈全给屏蔽啦。

现如今,中国纪念改革开放简直是不厌其烦啊。各式各样的纪念内容五花八门无处不在,很是具有政治运动的气派,根本不理睬传播学上的基本原理,是不是会因为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人为造势而使得效果适得其反。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也跟着瞎吵吵。

(何必注,略。)

而来自民间的相关内容,就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何必注,略。)

老徐(景安)虽然退下来赋闲,却老当益壮,自然不肯无声无息。

xujingan

2008年11月23日 14:43

21世纪的中国:法治人权、自我认同和国际责任

(何必注,略。)

当然啦,最近老徐叫板中国社科院院座陈奎元之事,被放大了太多,以至于老徐自己恐怕都没有想到,会因为这么一篇原本很学术的内容竟然掀起轩然大波,左派更是以其传统的文革手法在话语暴力上对老徐无所不用其极,甚至采取了造谣惑众的方式。对此,老徐也是忍无可忍啦。李延明发来老徐的维权内容。

liymbj9206

2008年11月25日 15:50

转发

致人民网律师函.doc

致:   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人民网)

自:   王立律师

日期:      2008年11月24日

页数       2

关于:    发表侵害徐景安名誉权文章

(何必注,略。)

嘿嘿,热闹非凡吧。

一个曾经在我的发稿通讯录里、后来因为对我说了无理的话而被我剔除出去、再后来又通过我在博客上留下的电子邮件地址表示当初对我的指责错了、并依此发送了一些相关的言论。

老革命 <capitel@****>

2008年2月25日 14:18

 [学术]“胡温新政”是没落的丧钟

十三亿国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走狗!

 [学术]我看“胡温新政”

(何必注,略。)

左派则还是他们的传统路数。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老周发来的参考材料。

(何必注,略。)

老周引用的文字的作者也经常给我发来相关内容。这是昨天我收到他发来的文字。还是要说明,我现在的发稿邮箱是穆兄的同事代劳的,因此如此内容都是经过转发过来的。

左派的兴起与右派的衰落

-----一个矿工的观察与思索(一)

田忠国

(何必注,略。)

白祖诚发来的参考材料。

(何必注,略。)

(何必注,其中有很多惨不忍睹的图片。由于我使用纯文本格式,邮件还是占据了大量空间,更不敢再加上其他表格图片之类的招人更加不待见,因此只能将图片略去。)

(何必注,略。)

在美国的大学里执教的王飞凌发来的相关内容。

Wang, Fei-ling

2008年11月16日 11:17

Re: 《炎黄春秋》杂志社

(何必注,略。)

崔之元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何必注,“东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不一样,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可能无法理解中国的一些词汇的含意”,但是美钞装在自己兜里的含意是确切滴。)

很是丰富多彩吧。

可是,如果咱们看看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所进行的编辑部评论,就可以对正在进行的各式各样的乱七八糟有个盖棺定论啦。

2008 年 12 月 10 日 15:40:12

拘捕央视记者法出哪条?

(何必注,略。)

嘻嘻。

洋鬼子也够损的吧。

如果要不是个正经八百的媒体,估计也会像俺这样,粗口脏话污言秽语。

要知道,中国当局对洋鬼子在中国传播的媒体的规定,是只能在经济领域。

但显然,这个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

但是,一向监管缺失的中国委府,对此也就得过且过了。

更何况,现如今当局自顾不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五个结果里,把持稳定赫然在列。

昨天,崔之元发来文字,有王绍光有关学习能力与改革关系的论述,并且特别作了交待,暂时不要上网,(顺便说一句,崔之元也好,王绍光也罢,这个“暂时”暂到什么时候应该给个时期吧,或者,等到相关媒体采用了,发个通知,告诉咱该内容对咱传播已经解封了。别像咱当局似的,有禁令的发布,却鲜有禁令的解除。王绍光有关1949年后中国公共卫生的内容到现在俺也不敢随便用,不知道王绍光提及的可能采用其文字的黄纪苏所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是不是已经有所定论了。中不?)其中将最近中央党校以及国家行政学院等大量培训县委书记之举看作是中国特色,是中国高官微服私访以及调集基层干部进行轮训这种举世无双举措的创造性所在。只不过,我前两天发的文字里,别人对当局的如此举动并不像王绍光那样乐观而正面的解读,与前面沙叶新的评价倒是如出一辙。

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上直截了当谈论稳定,这也是别开生面呀。

虽然说,稳定压倒一切这个从六四后就被邓小平逐渐推上了重中之重的地位的货色,在治理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路径,都很值得质疑。但是,稳定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已经是江河日下黔驴技穷的写照啦。

邓小平之后,江朱、胡温无不比赛着在此看谁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实情况是,稳定遭遇到了共产党执政后前所未有的致命性挑战。因此,把稳定放在经济工作会议的结论里,足以看到事情远不像王绍光所判断的那么风和日丽。

按照白祖诚发来的相关内容里的说法,阶级斗争重新在官方意识形态里登堂入室恐怕也是指日可待的吧。

官方口径回到文革时期,这种趋向已经非常明显而确切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正在向着极左的路线上一往无前。

可怕的是,与此同时,社会政策上向右转的趋势也愈演愈烈。

对此,咱们还不是得忍气吞声?

没辙。

洗洗睡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