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新出台医改方案晦涩艰深那是故意为之的

(2023-02-11 18:36:46) 下一个

新出台医改方案晦涩艰深那是故意为之的

                    2008年10月16日

何必

新医改方案征求民意被指内容生涩难懂(略。)

哈哈。白岩松还出来哪。

看到了吗?白岩松醉酒后上节目胡说八道的内容?这就是央视第一名嘴耶。

不过,这个医改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却是个这副人嫌狗不待见的德行样。

王未名从美国发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也对医改给予了关注。

(何必注,略。)

中国的官方媒体对于医改也有着没完没了的期待与喋喋不休。

【我国正建立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

(何必注,略。)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医疗卫生体制在自由派的忽悠下完成了一次极为深刻的蜕变。人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看病最不难最不贵”也是实话实说

每聿

(何必注,略。)

右派代表人物更是对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道路赞不绝口,认为人人健康的说辞本来就不是市场所能够担负得了的。

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限制条件

周其仁

(何必注,略。)

左派则对右派的说辞给予了隔靴搔痒的回应。

(何必注,略。)

詹奕嘉发来相关的内容。

詹奕嘉

2008年2月28日 20:41

近期网文.rar

陈志武:中国到了非民主不可的程度.doc

(何必注,略。)

看到了吧。陈志武的说辞实在可谓是陈词滥调了吧。让国有变为私有(最近他改称民有),却还是摆脱不了徐水良批驳秦晖们有关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制度性前提(一党专制)的回避。陈志武这里所谓的民主,在一党专制条件下如何成为可能,他却闭口不谈。其实,这是个很轻松偷懒的做法,更是个很危险的方式,很容易把问题的性质改变得浮皮潦草蜻蜓点水。

詹奕嘉

2008年4月26日 23:33

近期网文共享

还要让我们再等30年.doc

仿佛有人当头泼下盆冰水:还要让老百姓等30年

(何必注,略。)

别忘了,陈竺是现如今委府高调宣传的非共产党人士主掌部级权力的典范。这个海归到了贪官污吏的位子上,按照中国的官场的逆向淘汰机制的作用,自然免不了沦落为王八蛋。

老周发来的参考材料。

(何必注,略。)

国家发改委贪官污吏如此说辞,似乎现在就找到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似的。

崔之元则继续着他发送大量相关信息的劳作。

(何必注,略。)

嘿嘿。

看到了吧。

崔之元所发的这些内容里的最后一个,是单纯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就能够解决的么?恐怕只要具有像俺这等弱智的人的判断力,就能够知道,凭借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来革除如此黑幕,那叫做痴人说梦。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介绍说,如果翻开199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1998年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志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2000年八部委《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就会发现,现在碰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以往的文件里都已提到,而且方向是正确的。 

这就是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路径等并不是什么世纪难题,而且早就有定论。

可是,本轮医改,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弄了近10个分别提交方案的群体,各拿各的,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一个个都大名鼎鼎,脑满肠肥。这个改革方案研究本身就成了一次在现如今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利益分肥。

卫生部主张加强供给,补助作为供给方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而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而劳社部则主张强调需求,补助作为患者方的居民个人,把改革的利益收入囊中。双方在如此战场上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直杀得昏天黑地。可是,这里面核心的人物、也就是国民,却根本不在场,完全被贪官污吏及其御用的什么专家学者取而代之,失去利益博弈的任何渠道、场所、手段和机会。

开篇白岩松在节目里对于此次出台的医改方案评头论足,实在是寡廉鲜耻。在刚刚发生的醉酒后不依不饶地上节目对武汉俱乐部退出中超联赛事件发表着让人云里雾里找不着北的说辞(列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找找其说辞,看看央视第一名嘴在参加了神七庆功会酒足饭饱后上节目是如何胡说八道的),我看了如此内容,第一反应就是很有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风范。

格林斯潘的风范是什么呢?那就是绕来绕去用非常复杂而拗口的词句表达着谁也听不明白的内容。

为什么要如此?就是因为这样可以既摆脱“无可奉告”而被狗仔队吹毛求疵的风险,又可以喋喋不休却毫无实际内容让公众只能得到一大堆外强中干的花言巧语,避免祸从口出言多语失带来麻烦所产生的责任。

当然,白岩松是醉酒后胡说八道语无伦次才有了格林斯潘的底蕴。

可是,现在的医改方案却是在太多利益集团明白无误的情况下而有着与格林斯潘异曲同工的路数。

为什么?这当然就是格林斯潘如此行为的路数。

如此兴师动众折腾出来的医改方案,到现在却是这么副德行样,艰深晦涩,纳税人的钱又一次被糟蹋成这副样子啦。

自不待言的是,如此方案就是为了让人看不懂,就是为了让全社会云里雾里找不着北,就是为了采取拖延战术来争取时间。

争取什么时间呢?

击鼓传花的时间。鼓手还没有停下,就赶紧把一个天书般的方案像抛垃圾似的扔给外界,一来二去评头论足个个把岁月后,本届委府也就到了平安着陆卸甲归田荣归故里颐养天年的时候;至于说下一任委府该如何应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越来越多的什么毬毛体制改革,那才不是现如今的主儿们操心的事呢——“我身后,哪怕它洪水滔天!”

改革进入深水区,要用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当中遇到的问题,改革到了攻坚阶段……如此等等这类让人眼花缭乱的说辞咱们听得太多、也太不厌其烦了吧。用改革来改革这个改革自身,这还真不是什么绕口令,而是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系统。就如同疯牛病一样,如果在一个过于封闭的体系里进行循环,那么出现极度的功能退化以及崩解,也就指日可待了。

改革攻坚也他娘的攻了十多年了,到现在还在攻坚。咱伟光正的委府这时候也奶奶的不是什么无坚不摧了。问题是,哪儿有他娘的能够如此坚挺的一撅就是十多年?

还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似乎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不容置疑的生杀予夺,谁要是反对改革,就有着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犯罪嫌疑。真是一个前门楼子一个头子,都是哪儿和哪儿啊。

要知道,没有高层的恩准,如此医改方案是不会得以面世的。官方拿出这么个货色来滥竽充数,也就知道,咱们期待的对新三座大山等等的铲除,那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咧。

没辙。

生长在中国,死不死啊你。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