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公交IC卡不可能成为“文明”卡

(2023-01-01 23:02:12) 下一个

公交IC卡不可能成为“文明”卡

                            2006年4月22日

何必

很多观众反映在三环上乘车难,而300路更是众所周知的拥挤……(略。)

北京公交车将要实施IC卡取代纸质月票了。这种举措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乘车状况,从目前的情况就可以部分地得到预知和推测。

对于公交车运行状况的揣摩,是举凡在北京待着或待过的人有目共睹的,即使乘坐出租车或者私家车,也会在道路上看见无论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无论是文革期间还是改革开放快30年后的今天,一准儿是挤得像沙丁鱼般的北京公交车。不管是仨代表、共产党员先进性,还是被称作新三民主义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抑或八荣八耻,或者中国经济取得了什么样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以及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给洋人什么样的印象,反正公交车被贫困化边缘化垃圾化的状况,指代着中国公共场所厕所化的趋势是众所周知的。应该说,从电视制作角度看,无论从现场感还是画面的冲击性,公交车时时刻刻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着鲜活的图释和解读。

与时俱进到了今天,计划经济转型到了市场经济,党政换了一届又一届,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唯一不变就是这公交车的拥挤。

该节目还针对即将实施的公交车使用IC卡进行了采访。

有不少热心观众发来短信,称上下班高峰乘坐公交车拥挤,今天早上记者体验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在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刷卡乘车,一些车已经在门上贴出了上下车的标示,但是由于没有强制执行,所以许多乘客对此视若无睹,在记者采访的两个小时里,只有一辆公交车因为前后门没开,所以乘客才从中门上车。车站监督员:“人多上不了 道太窄。人少还行。就这十几个站,人多点还好。就我们三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乘客:“你要说都从前门上后门下根本就不可行。你说人这么多怎么挤呀。入口太小了。你以前三个门现在一个门肯定不方便。本身人就多。”记者从学院路沿着三环主路一直坐到了双井站,每个站台几乎都是一片等车的人,车一到站便蜂拥而上堵住了车门,不仅300路,37路、302路,345路支线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很多乘客还表示,5月10号要是实行一卡通,要想上下车就更困难了。乘客:“我觉得这三百要刷卡根本行不通。从这头走到那头根本走不过去。今天还有空隙,平时连脚都看不到。如果上车刷卡下车刷卡,根本就挤不过来,根本不可能。”“如果三百(路)还是一等20分钟,一来就三、四辆的话,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更不可能了。”“如果左侧安一个上车刷卡,右侧是下车刷卡,那样就会方便多了。三个门都可以随时上下。”记者在公交部门了解到,IC卡月票替代纸质月票之后,相关部门将对一些公交站点进行改造,如在四惠等一些客流量很大的车站设移动刷卡设备,可以先刷卡后上车,单一票制的车辆可以刷完卡直接上车,下车不用刷卡。

我靠,这都是什么样的情形!这是人待的地方吗?想想,大概也就是200年前美国从非洲贩运黑奴时有过这类景象。

一条节目说挤,一条节目说IC卡将要面临的困境,连续播出,大概也真是故意了。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邀请该节目就IC卡实施后在什么样的线路上增加车次进行民意征集,这反映出什么?交委方面声称,要增加1500辆车,这在北京现有18000辆车总量上,增加了区区8.33%,如此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公交车的运营压力可想而知;而且,这帮子官僚竟然根本不知道这些待增加的车辆该投入到什么样的线路上!

节目征集北京最拥挤的10条公交线路,结果应征者如潮水般滚滚而来。不出老潘所料的是,近半数都指向了北京三环路上著名的300路。

这300路可以称之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为拥挤的公交车,每天以运送30万人次而高居榜首,并且这条线路的拥挤状况也算是骇人听闻。很多北京人如今已经不敢乘坐这趟车,因为这已经成为闻名的农民工专车,北京的老弱病残根本甭想挤上那趟车,就算侥幸上去,面对广大农民工朋友,也根本甭想有人让座。

拍摄这两个节目的记者,一个就住在办公室附近,一个自己开车,几乎没有像老潘这样长年累月与公交车较劲的经历。他们尚且拍出如此惨烈的场景,也算是公交车真给节目增光添彩了。

从节目策划角度看,北京市将要实施的IC卡并不仅仅牵涉到北京每天约1000万人次的公交车乘客,几乎与此同时进行的出租车价格上涨,都会对北京交通形成巨大的影响。IC卡的实施将会造成北京已经不堪重负的交通更加拥挤;而出租车涨价将迫使原本以出租车为出行工具的人改换为私家车,加剧北京城市道路的超饱和状况。

而针对出租车涨价,市委宣传部再三严令必须和政府保持同样的口径,严肃新闻纪律,并且特别用口头(不留证据)的方式点了笔者有幸参与或者参与过的《首都经济报道》、《城市》和《身边》的名,指名道姓地让这仨栏目都他娘的给老子老实点,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存心给为官者捣乱添堵。

可作为新闻从业者,职责就是寻找公共利益的损益,并形成公共利益的话语平台。既然官方看到有老潘和谭湘这类老愤青担任策划的节目总是和出租车涨价过意不去而禁止,可总不能凡事都不许说吧。反正没禁令就说,等有了禁令再说别的。不让说出租车涨价,咱就说公交车。就像《城市》制片人李峙冰那兔崽子似的,你不让我说人,我就做个“人狗无界”,惹急了头顶毛比老潘多不了几根的丫挺的真敢拿人和鸡比。

而从宏观上看,节目的基本立意该如何?从2005年开始,针对已经实施了1/4个世纪还要长的改革,开始了全国性的大辩论。改革如果仅仅意味着贫富差距的快速扩大、政府权力迅速扩张而责任的全面萎缩、国民福利的迅即消逝、社会不公的加剧,那么当然就会呈现“改革共识基本破裂、改革动力基本消失、改革结果基本否定”的必然趋势。按照孙立平的看法,如果说1990年代中期的住房制度改革还是好坏参半的话,那么住房制度改革之后的所有改革,都成为了强势利益集团对于弱势群体的侵害,也就是说,从1990年代中期到现在,所有的改革无不是以弱势群体利益受到盘剥为代价。

更可怕的是,当农民、农民工和城市贫民已经被褫夺得几乎一干二净时,强势利益集团把搜刮对象转移到了中国的所谓中产阶级身上,而这对于中国社会的未来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也并非难以预料的。

节目后,主持人点评说,这IC卡可能会起到“文明卡”的作用,迫使野蛮的乘客不得不文明起来。老潘对如此说法嗤之以鼻:在当下所有的法律和道德底线屡屡被击穿的环境里,指望着一张强势利益集团对弱势群体进行新的财富掠夺的IC卡不仅让彻头彻尾城市贫民和农民工心甘情愿地多付出钱来出行,而且还能俯首帖耳地由此文明起来,服从强势者们对自己越来越糟糕的命数的任意安排,这会是社会文明的前兆?狗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