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房价将引发动荡

(2023-01-01 22:50:18) 下一个

北京房价将引发动荡

                                       2006年4月17日

何必

最近新浪有一份调查,又超过三成的购房者超过房贷警戒线。房贷越来越沉重,很多人开始受不了……(略。)

这样一则报道,一看就是个话题类型的,属于时效性相对较差的内容,带有明显的人为穿凿附会的痕迹。

之所以有这样的内容,就是因为北京的房价现在简直是发疯般地向上冲。2004年底,中央政府开始对全国范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整肃,挥舞起了很具有非市场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大棒,试图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各界就此议论纷纷,有说高层如此做法是政权边界扩大蚕食社会利益超越了政府权限;有说这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较量,在分税制的现状下,增值税中的70%归中央,所得税中50%归中央,只有地产税费才是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到近半数的稳妥源泉,而且在目前中国文官体制框架里,地方官员大多只能靠卖地来实现政绩坦阔仕途,没有任何动力要求官员为卸任后的政局经济国计民生负责;有说这是北京市借助中央政府之手打压上海以给本届政府捞取政治资本压榨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设资金……可人们看到的结果是什么?宏观调控一年多,上海的房价经过短暂的盘整,又开始上升的势头;而北京的房价更是以超过20%的增长率,使得无论在增长幅度还是价格水平上都迅速超过上海在全国范围独占鳌头。

于是,就有了各式各样的调查,比如70%的北京人买不起房子,60%的北京人只能达到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30%的购房者超越房贷警戒线成为货真价实的负翁。

朋友给我发来了网上流传的一个说法。看上去有点意思。

(何必注,略。)

这种说法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掉进了地方政府、银行、房地产商、无良媒体乃至司法体系等等共同合谋出来的房地产骗局当中。

于是,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如今的房价早就远远偏离了其变动的合理区间,而成为一个巨大光亮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谋杀器具。

而且,如果说只是寥寥无几的“中产阶级”、白领们要破产而距离其他社会人群遥远的话,那么,这种财富迅速向少数人手里集中的过程,则形成了赢家通吃的效应。通吃嘛,当然不只仅仅吃直接消费者了,由于主力消费人群退出消费,将对整个市场价格体系甚至社会生活品质造成影响。

观众反馈中的说法是,买房首付把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全部花光,而小两口余下的30年,只剩下给银行打工的份儿了。

因而,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当然要对如此险恶的局面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到现在,北京房价涨得已经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涨都涨了,还怕人骂么?

从媒体安全性上看,只是针对高房价现象进行抨击,其中并没有把矛头指向任何具体实体,也给自己找了条安全通道,避免宣传机构的勒索。

所以嘛,就有了对北京房价连篇累牍的报道,各个层面,各个角度。

北京房价到现在真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其中蕴含着太大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风险,会出大事的。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北京的房价、以及房价背后所蕴藏的问题,已经远远不是什么简单的市场价格问题(在当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来就不是能够援引价值规律或者供求关系进行价格分析的),也早就超越了经济范畴,而成为标识并击穿社会敏感区域的风向标,其中诸如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劫贫济富强取豪夺、疯狂葬送北京城市品格、彻底将北京在文化和历史中边缘化……

易宪容、谢国忠等人一年前曾经预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将要崩盘,这种说法连同其他因素,引出了针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那么现在的北京呢?如果我们把现在北京房价的疯狂当作是行将就木的房地产以及更大范围的征兆、凶险的回光返照、奄奄一息时的垂死挣扎,不就是个想象力的事情嘛。

北京房价问题已经演化为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和政治合理问题。到现在,对于北京房价,应该是再怎么说都不过分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